二十年来家国,千万里地山河
外部开发20年,山东能源人的足迹遍布塞外边疆、南国椰城、大洋彼岸。在蒙黔陕,疆晋陇,在澳大利亚、加拿大、南美洲,敢闯敢干的“山能人”,在拓展企业发展空间的同时,把“孔孟之乡”的自强不息、尚仁重义传到了四海八方,谱写了一曲民族团结、和合共融、共同发展的壮美华章,也缔造了中国能源企业走向世界的靓丽“名片”。
走出省门,地企携手“赢共赢”
西风烈,战鼓催。
20多年前,致力于民族共同发展和富裕以及东西部协调大发展的“西部大开发”吹响号角。祖国西部腹地的广袤热土,期待新的“拓荒人”。敏锐的山东能源人,发挥长久积累下来的管理、技术、人才优势,大胆“走出去”,在全国范围内寻找和开发资源。
▲年10月30日,亭南煤业公司举行奠基仪式
年的陕西咸阳,八百里秦川迎来了一批外部开发的“山能人”。那年的10月30日,作为山东能源集团最早实施外部开发的企业之一,淄矿集团与陕西咸阳市人民*府联合举办彬长矿区开发建设暨亭南矿井奠基仪式,由此开启了千里之外的创业之路。
▲建设初期的亭南煤业
然而,资源富集区,往往也是曾经的发展落后区、生态脆弱区和交通信息闭塞区。亭南煤矿所在的长武县,当时仍是一副“80年代”的景象——陈旧的道路,狭窄的街道,遍寻不着的“红绿灯”……全然没有城市的模样。与东部发达省份的巨大差异,让人恍如“穿越时空”。
作为山东能源走出省门在陕西投资建设的第一对现代化矿井,“山能人”深知,只有与地方共同发展,才能让企业走得更远。在20年的建设、发展和壮大过程中,亭南煤矿始终坚持“共赢发展”宗旨,在积极践行共享发展理念中打造地企共赢发展的“命运共同体”。
▲亭南煤业公司将职工捐赠的余件衣物发放给当地困难群众
他们将支援地方新农村和美丽乡村建设、为地方群众百姓解决就业问题、参加社会公益活动、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等工作与自身实际紧密结合、有机融合,在互惠互利中推动企业稳健发展,在合作共赢中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亭南煤矿的到来,不仅带动了整个陕甘片区煤炭资源的开发,还让这片贫瘠的大地,彻底改变了模样。
▲亭南煤业压煤搬迁投资建成的“全国人居环境示范村”宇家山村社区
一座座安置楼房拔地而起,一条条乡村道路得以修筑,一个个贫困学生得到救助……一件件实事,一桩桩好事,让“山能人”的好作风、山东人的好形象在当地群众中广泛流传,更是受到了当地*府的高度认可,全面推动形成了地企互利共赢、共创共享的可持续发展格局。
▲亭南煤业
亭南煤矿也在付出中收获了沉甸甸的果实。煤矿先后荣获了陕西省“质量服务信誉AAA级单位”“外省市区在陕投资优秀企业”等近20项荣誉称号。同时,地方各级*府也有力支持了企业持续做大做优做强、又好又快发展。
能源企业,资源是发展命脉;外部开发,共赢是最佳格局。
▲陕西未来能源煤制油项目
素有“中国科威特”之称的陕西榆林,煤炭、石油、天然气储藏丰富。这里坐落着陕西未来能源化工有限公司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全国首套百万吨级煤间接液化制油项目。该项目不仅是山东能源向清洁能源转型的重大突进,也是陕西省煤向电力转化、煤电向载能工业品转化、煤油气盐向化工产品转化“三个转化”的战略成果。
然而,项目落地初期,有许多当地群众不理解。在他们看来,“山东人是来抢资源的”“煤转油肯定是骗人的”……凡此种种,在未来能源纪委书记、工会主席邱学强看来,“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了,任何一个对外项目,都有一个从不理解到理解到支持的过程。”“山能人”能做的,就是要尽快融入当地群众,获得群众理解,争取*府支持。
▲年9月,陕西未来能源煤制油项目一次投料试车成功
事实证明,未来能源没有辜负集团的重托和当地的期待。年未来能源煤制油项目的成功运行,填补了我国大型煤间接液化技术工业发展的空白。扎根陕西榆林11年来,未来能源在技术改造、产品开发、管理创新等方面不断发力,为建设陕北高端能源化工基地做出了杰出贡献。
与此同时,随着山东能源“建设清洁能源供应商和世界一流企业”目标的确立,外部开发带给各地的是越来越强劲的“绿色动能”。
▲盛鲁能化阿拉善新能源公司风电项目
内蒙古阿拉善盟属高空西风环流区,是全国光热风能资源最为富集的地区之一,广袤无垠的沙海,风的歌声撩动着人们的心弦。盛鲁能化阿拉善新能源公司风电项目的开工建设,将让“空吼”了千百万年的风,蜕变成绿色清洁的电能。
外部开发20年,像这样的故事在山东能源不胜枚举。走出省门的“山能人”,在外部开发中展现了山东人的责任担当,在携手地方发展的同时,提升了山东能源的品牌影响力和社会美誉度。
融入地方,民族团结“诚共诚”
天南海北“山能人”,五湖四海一家亲。
当“孔孟之乡”的文化底蕴与民族地方交汇相融,结出的是如石榴籽一般的民族团结果实。在长期外部开发的过程中,每一个“山能人”,都将“他乡”作“故乡”,奉献出全部的光和热,赢得了尊重,促进了团结。
▲*能化伊犁一矿
*能化是山东能源重点开发建设的基地之一,产业布局涉及*“一市四地州”。众所周知,*地区多民族聚居,民族习惯、思想观念存在差异,而*能化的名职工中,就包含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回族等11个少数民族,在民族习惯、思想观念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
随着“*基地”的加速崛起,文化融合、思想聚合的需求更加迫切。对此,*能化践行“产业援疆+文化润疆”使命担当,探索实践“和·润”特色文化品牌,形成了以“天山雪莲”*员先锋品牌、“石榴籽”民族团结品牌等独具特色的“1+N”文化体系格局。
▲结对认亲兄弟一起过春节
通过建立处理涉及民族因素的群体性、社会性事件应急预案,成功处理各类问题20余项,让“石榴籽”抱得更紧更实。而“六个一”活动的开展,则让各民族同胞在互动中增进理解、凝聚共识。截至目前,已有多位*员干部与少数民族职工结成了“好兄弟”“一家人”。民族团结教育,夯实了民族职工团结奋斗、共谋发展的思想基础。
▲六一儿童节期间,伊犁一矿职工为少数民族儿童送去礼物
“山东能源进疆十几年,在产业援疆和文化融合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尤其是国家层面提出文化润疆工程后,为我们在疆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而公司*委提出推进‘和·润’特色文化建设,则取得显著成果。”*能化公司*委书记、董事长王绪友说。外部开发至今,*能化也获得了“开发建设*奖状”等20余项国家和省部级荣誉。
无独有偶。山东能源的外部开发,拓开的是企业发展之路,走出的是民族团结之路。携手共进、共同富裕,是“山能人”带给每个开发地最庄严的承诺和最丰厚的回报。
▲营盘壕煤矿
鄂尔多斯公司营盘壕煤矿的主井井塔,是上海大世界吉尼斯记录中最高的蒙古族特色建筑。这座极具蒙元文化风格特点的建筑,成为乌审旗“工业旅游”中的一道靓丽风景,更成为“山能人”在外部开发中尊重民族文化的重要象征。事实上,在该矿区,所有建筑物均以蒙元文化元素、苏力德标识为主要装饰。
营盘壕煤矿机运工区主管工程师孔栋介绍说,作为山东能源在蒙开发的重要“落子”,煤矿从开发以来,就以开放包容的姿态融入属地文化,铸就民族团结、和谐发展之基,形成了开放互动、互利共赢、融合发展的良好局面。
▲参加百企帮百村地企一家亲迎春联欢晚会
年,初到乌审旗的“山能人”告诉蒙古同胞的是:“我们来自‘孔孟之乡’,是山东人”。而山东人和内蒙人骨子里共有的“豪爽”,也让双方“一见如故”。也正因为如此,营盘壕的“山能人”,更将搞好民族团结作为重中之重。他们秉持“融入地方、融通文化、融洽关系、融合发展”的理念,在民族团结、地企共建中彰显作为。
▲年营盘壕煤矿与当地共同开展新春年货促销会
从参加牧民婚礼,到出资赞助那达慕大会;从宣传蒙古族民风民俗,到与牧民开展地企联谊活动,无不体现了来自“孔孟之乡”的建设者对属地文化风俗的尊重。从救助患病蒙古族同胞,到帮助村民发展庭院经济;从“亲诚惠容”的工作策略,到积极参与地方精准扶贫,无不展示了驻外企业的好形象,树立了山东能源的好口碑。与此同时,围绕生产产业链,煤矿还协助矿辖区两个村庄建成了运煤周转车辆服务区集体经济商贸公司,促进当地农牧民增收。
据统计,山东能源年进入内蒙开发建设以来,累计完成投资0亿元,上缴税费近亿元,为拉动驻地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从蒙古草原到伊犁河谷,从陇原大地到黔贵高原,从渭河平原到海南之岛……外部开发者携着“孔孟之乡”的齐风鲁韵,播植民族团结的希望种苗。在企业与地方的密切合作中,在与民族同胞的深度融合中,谱写了奉献企业、服务地方的华丽乐章。
迈向世界,国企出海“和更合”
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
中国企业出海打拼,文化冲突是绕不过的“坎儿”。作为有着14家境外机构的山东能源,同样面临这样的问题。
▲兖煤澳洲莫拉本煤矿
山东能源境外机构分布在澳大利亚、南美、新加坡、泰国等。不同于在国内的省外开发,跨出国门的“山能人”,面临的是与他国在文化、法律、区域和种族等多方面的差异和冲突。而发轫于齐鲁大地的山东能源,则将秉承儒家“和合”理念和创新精神,作为消弭各类文化差异和冲突的“制胜法宝”。
兖矿集团是国内首家“走出去”的资源型企业。出海打拼的兖矿坚持文化融合、管控融合和跨境融合,培育中国文化与属地文化相互融合的企业文化,培育外籍员工的企业认同感、归属感。具体实践中,通过打破传统固化思维束缚,充分尊重东道国的利益诉求,努力消除环境、法律的差异和冲突,在技术标准、市场营销等方面,融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格局,实现融合发展、互利共赢。
兖煤澳洲公司积极构建中西融合、沟通顺畅、运营高效的管理团队,在澳洲由中方人员担任公司执委会主席、财务总监等关键岗位,管理的澳籍员工,实现以我为主、为我所用、中外融合、澳人治澳,以属地管理实现文化融合。
登录兖煤澳洲官方网站,在“ourpeople”的人力资源介绍中,公开写道,“OurCompanyisledbyanexperiencedAustralianbasedmanagementteam(我们公司由经验丰富的澳大利亚管理团队领导)”,旁观者很难发现,这其实是一个中国企业。事实上,在公司11位董事会成员中,兖矿集团派出的管理人员占了6位。
这种属地化管理和领导方式,让兖煤澳洲有了更大的活力,得到了澳大利亚人的认同。兖煤澳洲雅若碧煤矿前总经理保罗·斯特林格就是其中之一。
▲兖煤澳洲煤矿
年初,保罗被任命为雅若碧煤矿总经理时,雅若碧煤矿出现了兖州煤业接手以来的第一次亏损。保罗凝聚人心、稳定队伍,调整采场顺序、优化洗选工艺,抓管理控成本,当年就实现了扭亏为盈。现在,保罗已成为兖煤澳洲公司的首席运营官,负责管理下属所有矿井的生产运营。在获得兖矿集团授予“劳动模范”称号后,他将所获奖金主动汇入澳思达煤矿捐款专用账户,用于帮助遭遇危难的职工家庭。保罗不仅为兖矿多年来倡树和推广的企业文化、价值理念作了有力而生动的注脚,更赢得了兖煤澳洲公司全体员工的尊敬。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山东能源的海外布局也随之加快。这个过程中,企业坚定秉承“和合”精神,以“开放包容、兼容并蓄”之道,走出了一条共同发展的和谐友好之路。
按照“一带一路”建设部署,山东能源兖矿集团高举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旗帜,主动加强与国内外一流企业合作,全球产业链布局能力、国际竞争实力更加凸显,成为我国唯一拥有四地上市平台的煤炭企业。
▲年8月,兖煤澳洲收购力拓联合煤炭公司完成资产交割,成为澳大利亚最大专营煤炭生产商
特别是年实施的“大圣项目”,采用股权融资、资本运作方式,收购力拓公司优质煤炭资源,将国际巨头嘉能可由竞争对手变成合作伙伴,实现了公司规模当量提升、资产质量优化、经济效益增强。
截至年12月底,山东能源境外资产合计人民币亿元。在14家境外机构中,山东能源境外公司员工总数高达0余人,而外派常驻人员却仅有64人。
打破僵化思维,消弭文化冲突,融入当地发展,文化在融合中升华,文明在交流中互鉴,而山东能源也由此收获了发展,赢得了空间,更让“中国品牌”“山东能源品牌”越来越受到各地民众的普遍认可和高度赞誉。
在杜鹃花掩映的西南葱岭,吕梁山脚下、太行之巅;在荒凉无垠的毛乌素沙漠、逶迤辽阔的天山脚下;在远隔重洋的大洋彼岸,异国他乡,外部开发的“山能人”执着创新、艰苦创业。走出山东、走到全国、走向世界,“山能人”正在“民族团结、和合共融、共同发展”的道路上,坚定不移、执着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