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武县论坛

首页 » 问答 » 地理 » 观察丨15万人一起扯绳,这场面不震撼都难
TUhjnbcbe - 2023/9/7 21:20:00
06:25

万人扯绳赛,听到这个名字就知道这个场面很壮观。在甘南藏族自治州东南部的临潭县,城关镇每年的正月十四至十六晚上,这里都会举办元宵节万人扯绳赛,每晚三局,三晚共九局。其规模之大让人难以想象,年参赛者超过15万人,之前的粗麻绳换成了钢丝绳,直径6厘米,长米,重约10.05吨。看看这些数据就能让人瞠目结舌。年7月,该活动还被载入了世界吉尼斯纪录。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拔河这项活动,不过在那时不叫拔河,而称为“钩强”或“牵钩”,后演变为荆楚一带民间流行的“施钩之戏”。《明太祖实录》记载:“洪武十二年春正月,洮州十八族番叛,命沐英移兵讨之,英*至洮州城。”期间驻*在当地做“牵钩”游戏,因此留传下来,后为扯绳。《洮州厅志》记载“18城民有拔河之戏,用长绳一条,联小绳数十,千百人挽两头,分朋牵扯之。”

临潭县的万人扯绳始于明代,已有多年的历史。起初这项赛事也是*中强体的游戏,后来遂由*中转为民间。临潭县每年元宵节的万人扯绳赛就起源于此,成为群众自发参加组织的大型民间竞赛活动。

临潭县的万人扯绳活动,参加人数涉及两州(甘南藏族自治州、临夏回族自治州)一市(定西市)以及卓尼县、夏河县、碌曲县、岷县、渭源县、康乐县等。临潭县的万人扯绳,历史上主要是汉、回、藏三个民族参加,随着历史时的变迁,临潭县周边的东乡族、土族、撒拉族、黎族、苗族、满族等都参加扯绳活动。

临潭县万入扯绳主要内容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为“赛前祭祀”。正月十四,临潭县要举行隆重祭祀绳头(龙头)的传统仪式,数百名戴礼帽的老人率领上千的年轻人,手持点燃的香炷,在主持的高呼声,长号唢呐的吹奏声,锣鼓的打击声中,听念祝文,磕头煨燃桑烟,伴随的社火-齐出动表演,其中扮熊为临潭县独有。

第二部分为“赛前准备”。传统的扯绳以麻绳为主,由于经不住南北两支扯绳大*的力量,时时扯断,存在危险。现改换为长米,直径14厘米的钢丝绳,比赛前一天用拖拉机将“绳”拉置街道,捆扎成头连、二连、三连、连尾(也叫双飞燕),因为重达八吨,布置起来委实不易,必需依靠大量劳动力和现代机械才能完成。

第三部分为“扯绳”。“万人扯绳”赛在每年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晚上举行,每晚三局,其扯九局决出胜负,届时,来自甘南、临夏、定西等地各族群众,身着艳丽的民族服饰,从四面八方涌向临潭县城。由广大群众推荐之“少壮”担任“连手”,负责每局的胜负,并与对方联结“龙头”(即绳头),比赛开始,参赛者一拥而上,分挽绳的两端,双方连手将木楔子串在龙头中间,以鸣炮为号,开始角逐。其时,喊声震天动地,实为少有的壮观与宏大。

临潭县万人扯绳赛主要的祭祀仪式、祝文写作、扯绳的赛事规定,都是配合社火,由当地识字,且群众基础好,自身又乐意学、乐意做的人,通过广大群众推荐担任“少壮”、“连手”,(相当于现代体育赛事中的裁判),口传身教,承习这项活动。

临潭县万人扯绳赛这个古老的群众性活动具有民族学、民俗学和人类学价值。更重要的是通过扯绳赛加深了当地以汉、回、藏为主要民族的各民族之间的团结,起到了连心绳的作用,周边各民族从未发生冲突的事实,充分证明了万人扯绳活动对于增进民族凝聚力,促进民族团结具有重要价值。

非遗传承人展播

剪纸传承人系列之张锐利

张锐利,现居庆阳,祖籍陕西省长武县,出生在一个叫枣园的偏僻村庄,祖辈世代务农,勤劳朴实的母亲省吃俭用,一直让聪明好学的张锐利从小学念到高中。年至年,她曾代表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先后赴法国、埃及等国家进行文化交流活动,得到了国内外专家的一致好评,为省、市获得了荣誉。

近年来,她的剪纸作品之所以达到了炉火純青的地步,主要是她在不断的“识”和“学”这两方面有着极高的造诣,因此其作品真正达到个人独特的剪纸风格。作品题材广泛,注重原创,主题鲜明,将传统元素和时尚巧妙融合,装饰性强,得到专家和同行的认可,适合大众人的审美情趣。

1
查看完整版本: 观察丨15万人一起扯绳,这场面不震撼都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