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中国农业的领*人物,所有人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先生,他解决了我们中国水稻产量低的问题。而我们今天要讲的,是我的家乡咸阳的“活菩萨”——梁增基先生,而他解决的,是我们西北大地小麦产量低的问题。毫不夸张地说,正是由于有了梁增基和袁隆平两位“活菩萨”。中国的粮食产量才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间接的活人无数!
毫不夸张地说,他们是我们中国40年改革腾飞最坚实的奠基人。我们可以想象下,如果我们中国到现在依然没有办法解决14亿人的温饱问题,中国依然需要每年从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家进口大量的粮食才能保证我们国民不被饿死。那我国还有什么底气和美国叫板,还有什么资格和澳大利亚议价,我们就会成为毛主席口中的纸老虎,看起来凶猛,其实一戳就破。
我今天就给大家介绍下这位“活菩萨——梁增基。
年,西北农学院农学系毕业的广东茂名人梁增基响应*的号召,来到了陕西咸阳当时最苦最穷的北五县之一的长武县农技站,担任农科员。
当时的长武县有多穷,且不说年的那三年自然灾害,单说平常年景,长武县也是十年九灾。长武县春季回温慢影响小麦返青和大秋春播,夏热多伏旱常常有程度不同的夏旱、伏旱或夏涝发生,秋凉雨绵绵但由于长武县地处*土高原容易引水涝,冬长冷于寒又会造成严重的冻害。正因为长武县这个地区恶劣的自然环境,这里当时小麦亩产只有30到50公斤,当地人根本吃不饱肚子。而且我听老一辈的人说,这个吃不饱肚子可不是粮食吃不饱,是粮食吃完了,连糠皮都吃完了,还是吃不饱肚子。现在咸阳市酿造厂生产酱油醋的下脚料,喂猪的糟子,在当时都有长武县人来买回去给人吃,因为那些糟子可是比糠皮要金贵的东西。对那个时代的老长武县人的记忆就是饿,很饿!
而就是在最困难的时候,当时的县委书记将这个难题交给了年轻的梁增基。面对长武县上下老百姓一双双淳朴的双眼和质朴的诉求,身为一个国家培养出来的专业学者,梁增基没有退缩,他决心要解决这个老百姓吃饭的问题。
但是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可就难了。当时的梁增基一穷二白,要搞育种简直简直就是难于上青天。为了能准确地选对育种品种,不浪费科研院支持的多个品种资源,10年间,不论春夏秋冬,梁增基跑遍了长武县的沟沟壑壑。他白天下地,晚上学习,成年累月的的对比观察,实验育种,将所有的心思和精神都投入到了科研中。
在家人的支持和梁增基的不断努力下,一道道难关逐渐被攻克。年“长武”“长武”诞生,从这年起,长武县农民终于能够吃饱肚子了。年育成更丰产的“秦麦四号”,在渭北形成一道“锈病隔离带”,保障了关中小麦的丰收。年育出的“长武”,是旱塬第一个半矮秆高产抗旱品种,达到旱地小麦亩产公斤。至此,长武县因为吃不饱饭的岁月永远地离去了。
梁增基的双手
抗锈、抗冻、抗旱、抗倒伏,中筋、优质、高产,一个个育种目标的实现,让渭北旱塬的小麦从亩产50公斤提升到公斤,梁增基赢得了长武群众由衷的尊敬。“要吃粮,找老梁”,这句在群众中广为流传的话。而这一句话的背后,是梁增基长达60年的坚守。
扎根咸阳长武县的60多个年头里,他只回过老家广东茂名3次。为了工作,他一直到36岁才成家;为了工作,他没有见到自己母亲的最后一面;也是为了工作,他的媳妇说只有到吃饭的时候他才知道自己有个家;同样是为了工作,大女儿梁瑞芳向妈妈抱怨:“我爸白天忙,晚上忙,夏天忙,冬天忙,还哪有时间管我们。”而就是这份工作,梁增基培育成旱作小麦国审品种3个、省审品种3个,在长武县和渭北高原及甘肃陇东、河南、山东等地累计推广超过1亿亩,增产粮食20多亿公斤。这20多亿斤粮食,对于在靠粮吃饭的农民来说,这就是他们的命!而梁增基,被当地的老百姓亲切地称呼为“活菩萨”。
就是这个身为共产*员的梁增基,一直将“粮”心贯穿着自己平凡的生活。他在咸阳工作的60余年里,前前后后,包括奖金,一共捐助了40多万元,而自己和老伴却住在50多平米的廉租房里面,家具还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梁增基用自己节俭的生活,向我们展现了一个科学家的无私奉献精神,除了*府和社会各界给予的荣誉,他真的什么都不要,他将自己所获荣誉的奖金全部都捐了出去。
直到如今,已经86岁的梁增基依然每天在试验田里奔忙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