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欢迎加入晓文语文交流群(群号:),持续为您搜集、提供高中语文优质资源。
前几天,晓文语文推出了龙城居士整理的“网红文化”专题。第四期因部分内容违规,无法发送。资料已经上传到群里,如有需要,欢迎入群下载。
今天要推出的是龙城居士为八省联考作文复习所做的素材。共八个专题,我们将分8期推出。敬请
这个叫做朱祐樘的皇帝已经二十二岁了。五年前,在位二十三年的父亲驾鹤西归,老皇帝给他留下了一个糟糕无比的烂摊子。国丧之后,不到十七岁的少年朱祐樘无奈地扛起了大明王朝这副沉甸甸的江山。他即位初期便遭遇天灾人祸,*河发大水,陕西闹地震;五年过去了,天灾人祸依然不断,广西古田壮族农民起义,贵州都匀苗民起义,件件都是麻烦事。
他是明朝十六个皇帝中的第九个,大明王朝的国运刚刚行进到半程,便已千疮百孔。未来,在岁月的古井里,静静地等候着他,像等候着一个力挽狂澜的巨人。很多年以后,历史,这个慈祥、严厉又睿智的老人给了他一个赞许的称号:明孝宗,而这少年确实不曾辜负过他肩负的这个江山。他宽厚仁慈、勤于*事、励精图治,一次次为濒危的王朝扭转乾坤。这一年,他又要出场了。
秋,早已在不知不觉间来临。夜幕四合,夜凉如水,空落落的树林里寂静无声,倦鸟早已归巢,鼎沸的人声随着坠落的夕阳消失在黯淡的夜色里。草地上一些新*代替了旧绿,枯叶捧着薄薄的露水,静静地散发着潮湿的气息。银杏树小扇子般张开的叶子开始由翠绿转成金*,在夜色中熠熠发光,随即飘然四散,铺就了一地灿烂的碎金。
这是一个平平常常的秋天。夜将要走到尽头,黑而且凉。启明星那如水波跳跃的音符,如常般照亮着无数后来者的征程。在地球的另一端,欧洲的史官谨慎地记录下这个日子——年10月12日。
两个多月前的8月3日,意大利航海家哥伦布带着87名水手,驾驶着“圣马利亚”号、“平特”号、“宁雅”号三艘帆船,离开了西班牙的巴罗斯港,开始远航。
海上的生活沉闷单调,水天茫茫,无垠无际。过了一周又一周,水手们沉不住气了,吵着要返航。就是在这样艰难的旅途中,哥伦布率领三艘帆船,经过两个多月的航行,前方仍然是漫长的黑暗。
10月11日,哥伦布看见海上漂来一根芦苇,他高兴得跳了起来!有芦苇,就说明附近有陆地!果然,这天夜里10点多,他们发现了前面有隐隐的火光。第二天拂晓,水手们终于看到了一片黑压压的陆地,全船发出了欢呼声。
哥伦布开心极了。那时,充满迷信色彩的欧洲,大多数人认为地球是一个扁圆的大盘子,认为海洋的尽头有魔*守候着,再往前航行,就会到达地球边缘,帆船就会掉进深渊。然而,哥伦布坚信,海洋的尽头是一片新土地。现在,他终于用事实证明了那些传说的虚妄不经。
年的天空布满钢铁般的倒刺,一个伟大的时代等待着云开雾散。月牙儿从一团淡淡的云层后透出氤氲的白光,雾气不知不觉地包围过来,像一枚枚急驰的子弹,在海面上、在每个人的身上铸就了一层冰凉而透明的盔甲。
此时此刻,哥伦布的内心洋溢着难以言表的喜悦,因为他坚信自己已经到达了亚洲的东部沿海,坚信自己不久就可踏上梦寐以求的*金之路——中国。
哥伦布出生于意大利的热那亚。他从小最爱读《马可·波罗游记》,从中得知,中国、印度这些东方国家十分富有,简直是“*金遍地,香料盈野”,只要坐船向西航行,东方的财富就唾手可得。于是他便幻想着能够远游,去那诱人的东方世界。这其实是一次横渡大西洋的壮举。在这之前,谁都没有横渡过大西洋,不知道前面是什么地方。哥伦布也不知道。他努力控制自己激动的情绪,站在船头,目光越过茫茫的海面,投向远方的海岸线。
他在寻找什么?一座城市,一座马可·波罗所说的世界上最为雄伟、壮丽的城市——天城。找到了这座城市,就找到了传说中的中国!“天城,在哪里?”哥伦布自问。他满怀憧憬,甚至想象自己跨越天城里成千上万座石桥去见中国皇帝的场面……此时此刻,他浮想联翩,他不知道这座城市在哪里,不知道它在历史上举足轻重的分量——那个时代,西方对中国了解得太少太少了。他不知道这里的百姓长什么样子,说什么语言,如何作息劳动,他不知道自己将面对什么,将看到什么,他不知道的还有很多很多。他不知道,是的,他一定不会知道,这座“天城”的中文名字就是——杭州。
“岩石!汝何时得开!”然而,哥伦布错了。
10月12日,哥伦布带领三艘帆船,终于踏上了新大陆。他认为,这毫无疑问是他找寻已久的亚洲。但是,他错了,这是美洲。那时的人们根本不知道在欧洲与亚洲之间,还存在着一个美洲——哥伦布更是压根儿连想都没想过。
不需要再讨论——究竟是人找到了世界,还是世界找到了人。哪里有比这更亘古的传说、更痴迷的寻觅?哪里有比镌刻在人们心头更永久的伫望?苍茫的大海上,哥伦布播撒的种子已化作满天繁星,可是,怀揣着梦想的欧洲,连同四处寻找这梦想的哥伦布,又一次失望地发现,存在于他们想象中的那个遥远的中国、那个遥远的天城,仍然是一个无比遥远的梦。
天城—杭州,几乎可以认定是唯一曾经无数次托梦给西方、让整个欧洲为之迷醉的中国城市。史学家从残存的史料推测,西方人将杭州称为天城,源于“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句谚语,口口相传中的天堂,毫无疑问就在中国。
可是——杭州,在哪里;天城,在哪里?中国,又在哪里?
中国与欧洲,分别位于欧亚大陆的东西两端,相距遥远,中间还有崇山峻岭、江河湖海、戈壁沙漠。公元前6世纪,在地中海地区诞生了辉煌的古代希腊文明。至少在公元前5世纪,中国所产的丝绸、茶叶已经远销到古代希腊文明的中心——雅典。尽管如此,以希腊为中心的西方,仍然对中国文明一无所知,甚至在很长一段时间,他们坚信居住在世界最东方的居民就是印度人。
公元前2世纪后期,西方人通过横贯中亚的陆上“丝绸之路”获悉,在遥远的东方有一个盛产丝绸的民族“赛里斯”;公元1世纪中期,西方人又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得知东方有一个被称为“秦尼”的国家。最初,他们认为,这是两个不同的国家,古希腊科学家托勒密的《地理学》则支持了这种误判。在著作中,托勒密言之凿凿地写道:从欧洲最西端越过大西洋向西航行,距东亚并不遥远。在东亚地区有“赛里斯”和“秦尼”两个国家。赛里斯在北部,被群山环绕,这里有几条大河,它的都城是赛拉城,其经、纬度分别是°15′、37°35′。赛里斯的东面是未知的土地,它的南面则与秦尼接壤。秦尼的东面及南面都是未知的土地,西面与印度相邻。秦尼都城的位置是经度18°40′,南纬3°。秦尼的南部濒临一个“大海湾”……
托勒密对于中国的论述,长期影响了欧洲。就在整个欧洲为托勒密所误导、在一片黑暗知识的黯淡背景中屡屡冲破迷雾努力寻找中国的时候,有且只有一个名字,在他们的梦想中从未动摇,那就是作为“人间天堂”的“天城”杭州。
秦朝设县治,隋朝筑城郭,吴越建王城,南宋立国都,往事和传奇在数千年的日日夜夜中流转,层层叠叠积淀在这片土地上,累积在这座古城里。光阴像一只又一只惊慌失措的鸟,箭一般地飞向高空;然而,大地和古城却神态自若,列祖列宗在这里繁衍生息,子子孙孙在这里绵延赓续——这是一群人的力量,也是一座城的力量;这是一群人的魔法,更是一座城的魔法。找到了杭州,就找到了中国,就找到了天堂。
16世纪末,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来到中国,这个被大学者李贽赞誉为“到中国十万余里”“凡我国书籍无不读”的虔诚教徒,着手绘制很多种影响了整个世界的中文世界地图,“明昼夜长短之故,可以契历算之纲;察夷折因之殊,因以识山河之孕”。利玛窦将其中最重要的一幅命名为《坤舆万国全图》,作为呈献给中国皇帝的礼品。在这幅气势磅礴的地图里,杭州相当准确地被标注在北纬30°的位置。
16世纪始,从大西洋绕过非洲通往东方的新航路被开辟出来,越来越多的欧洲人来到中国东南沿海,他们逐渐认识了中国,认识了杭州。在近代西方工业化以前,以丝绸、茶叶为代表的产品在国际市场具有相当强的竞争力,这是中国文明辉煌的一页,也是世界近代文明的开始。然而,令人遗憾的是,此时的中国开始实行闭关锁国的*策,严守明太祖“寸板不许下海”的禁令。更多深怀遗憾远眺这块神奇大陆的人,却从未有缘踏进中国,遑论杭州?他们在内心发出无限的感喟:这真是一个不可思议的国家,但为什么就是不愿打开国门拥抱世界呢?
年,意大利传教士范礼安描述“中国是个秩序井然的高贵而伟大的王国,相信这样一个聪隽勤劳的民族绝不会将使用其他语言和文化的朋友拒之门外”。但是,事实让他感伤。他远渡日本,遥望中国,大声呼喊——
“岩石,岩石!汝何时得开!”“光荣应该属于中国”
几场大雨之后,又一轮酷热卷土重来,那种秋雨霏霏、野草疯长的湿漉漉的日子已经很遥远,很朦胧,风干的往事因潮湿重新舒展开来——岁月是那么短,思念却总是那么长。
摩肩接踵的人潮、美丽的湖光水色,逶迤苍茫的群山,是人间的海市蜃楼,是天堂的红尘景象,灯火家家市,笙歌处处楼。八千年前,跨湖桥人凭借一叶飘摇风浪的小舟、一双满是厚茧子的大手,创造了璀璨的跨湖桥文化,浙江文明史从此上推一千年。五千年前,良渚人在“美丽洲”繁衍生息,耕耘治玉,修建了中华第一城,创造了被誉为中华第一城的灿烂的良渚文化。而今,这座有着八千年文明史、五千年建城史的天城,骄傲地向着生命的晨曦、向着饱满的成熟走去,她的目光星辉聚敛,她的身姿摇曳生香,她的脚步坚毅稳健。明朝田汝成编纂的《西湖游览志余》记载:“自六蜚驻跸,日益繁艳,湖上屋宇连接,不减城中……其盛可想矣。”东南形胜,三吴都会,端的是钱塘自古繁华,端的是天城长盛不衰!
数千年来,这座叫做天城的古城,傲岸地俯视着接踵而至的拓荒者、朝拜者、淘金者、筑梦者、远征者,他们兴师动众而来,兴师动众而去。在朝圣的故事里,杭州是——有无数个前世、却是唯一可以今夜枕梦的城市。在游子的梦呓中,杭州是——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在乡朋的宴席上,杭州是——为我踟蹰停酒盏,与君约略说杭州;山名天竺堆青黛,湖号钱唐泻绿油。在远方的客人不辞万里的驱驰中,杭州是——一叶扁舟泛海涯,三年水路到中华。心如秋水常涵月,身岂菩提那有花。
时间行进到20世纪30年代,在遥远的不列颠群岛,年届不惑的英国生物化学家、科学技术史家约瑟夫·特伦斯·蒙特格马瑞·尼哈姆挽着他相交至深的中国女友沿着冰封的泰晤士河边散步,他在日记本上用中文歪歪扭扭地写下了她的名字——鲁桂珍。约瑟夫端详自己的杰作,发誓道:“我必须学习这种语言。”接着,鲁桂珍为他取了个中文名字——李约瑟。
此后,这个有着中国名字的英国人由衷地对中国产生了兴趣,最后难以自拔地爱上了中国。出于对社会主义和中国的认知,李约瑟在激烈的反战情绪影响下,开始了他的中国研究。他在集中精力完成第二本著作——被称为“继达尔文之后真正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生物学著作之一”的《生物化学与形态发生学》的同时,给英国的报刊写文章,到伦敦参加游行,并出版小册子,支持中国人民。年,李约瑟受英国文化委员会的资助来到中国,支援抗战中的中国科学事业。他访问了多个文化教育科学机构,接触了上千位中国学术界的著名人士,行程遍及中国多省。李约瑟认为,中国对世界文明的贡献,远超过所有其他国家,但是,所得到的承认却远远不够。
年5月15日,李约瑟正式向剑桥大学出版社递交了《中国的科学与文明》的“秘密”写作、出版计划。他提出,这本一卷的书面向所有受过教育的人,只要他们对科学史、科学思想和技术感兴趣;这是一部关于文明的通史,尤其
这一年的天城,正在数不清的困厄中挣扎。杭州府志载:杭州春二月,大旱;夏六月,大风雨,西山水发,大雨害稼;冬十一月、十二月,又大水,城墙崩坏,街市可乘舟而行。与此同时,仁和县虎灾数年,民饥而难。少年皇帝悯恤众生,赈济灾民,安抚百姓,并着令杭州府免征一年税粮,百姓终于得以喘息,安生。一时间,*治清明,经济繁荣,百姓富裕,朝野称颂。
英国计量经济学家麦迪森在其出版的《中国经济的长期表现》《世界经济千年史》为这个值得回味的时代开列了一串长长的数字:公元年,中国经济占世界经济GDP的29.2%,而在同样的时期,欧洲各国的情况分别是:法国4.7%、意大利4.3%、德国3.8%、英国1.8%。无独有偶,美国历史学家彭慕兰在他的著作《大分流:欧洲、中国及现代世界经济的发展》中提出:何以中国尤其是江南的富庶一度为世界所忽视?他用比较的方法得出的结论令人深思:中国文明一直保持在世界领先位置,它内心的活力恰是这种文明样式赓续绵延的动力,如何让这种动力成为世界文明继续前行的力量,这需要骄傲的西方反思。
昨日的天城——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今日的杭州,今日的中国,抖落风霜,扬鞭奋蹄,努力找回欧洲两千余年的憧憬,找回古老东方永远不老的情怀、永远不曾变凉的热血,找回这个世界回家的识路地图。拿破仑征战沙场数十年,创造了无数**奇迹与文化辉煌。回顾一生,他意味深长地说,世上有两种力量:利剑和思想;从长而论,利剑总是败在思想手下。诚哉斯言。
几度梦里回天城,教人怎不忆江南?
(四)来自经典电影的影评
《卡萨布兰卡》影评
(1)二战的情势异常紧张。在卡萨布兰卡海边的里克酒吧里,常常聚集着各种肤色和各种身份的人,里克咖啡馆的老板里克是位神秘的男子,表面上看里克是个很爽快、无忧无虑的男人,其实里克是前美国驻巴黎情报员。在来卡萨布兰卡之前曾经历一段难忘的恋情。
(2)在巴黎,里克和漂亮的美女伊尔莎(著名演员英格丽·褒曼饰)相遇后相恋,很快陷入情网,塞纳河的汽艇中豪华的饭店里都留下双双依偎的身影。里克感到很幸福,傻乎乎地问伊尔莎为什么爱他,是不是上帝派她来到自己的身边。“为什么我这么幸运,会遇上你?”伊尔莎坦言曾经爱过一个男人,可他不幸去世了,现在自己是深深爱上了里克。
(3)坠入爱河的里克和伊尔莎这对帅男靓女筹划着结婚,而此时战争的硝烟已经刮到了巴黎,德国*队正在向巴黎步步逼近,于是他们只好改变了结婚计划,约定一起乘火车到马赛去结婚。在风雨交加的火车站,焦急的里克没能等来心上人,却收到了伊尔莎派人送来的字条:“我不能和你一同走,也不能和你再见面了,你一定不要问为什么。只要相信我爱你。”
(4)里克一头雾水,心情沮丧,辗转来到卡萨布兰卡,经营了一家咖啡店。故事到此还没有完结,一天晚上,捷克反纳粹组织的领袖拉斯洛和妻子伊尔莎成了里克咖啡馆的不速之客,他们的目的是要得到里克手中可以通往美国的通行证。里克发现伊尔莎正是自己当年失散的情人,里克无法原谅伊尔莎当初违背誓言的行为,拒绝帮助他们得到出境证。万般无奈之下伊尔莎道出实情:在遇见里克之前她已经嫁给了法国地下*领袖拉斯洛。但婚后不久,拉斯洛就被盖世太保抓走了,并传出消息说拉斯洛在逃离集中营的时候被枪杀了。后来伊尔莎遇到了里克并发自内心地爱上了他。就在他们约定离开巴黎去马赛的当天,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有个朋友告诉伊尔莎一个惊人的消息:拉斯洛还活着,他病得很严重,非常需要她的照顾。伊尔莎慨叹上帝的捉弄,纠结之后,只好选择忍痛和里克不辞而别。因为如果盖世太保知道她是拉斯洛的妻子,那对她自己和里克来说都是相当危险的。
(5)误解解开之后,里克原谅了伊尔莎,仍然深深相爱的他们陷入了艰难的抉择。看到拉斯洛也是深深爱着伊尔莎,也为了他们更重要的事业,里克对伊尔莎的深情得到了升华,他选择牺牲自己的幸福成全爱人。里克冒险帮助拉斯洛夫妇登上了飞机,目送着自己的心上人和她的丈夫离开卡萨布兰卡
(6)“世界上有那么多城镇,城镇里有那么多酒馆,而她却偏偏走进了我的酒馆。”这是电影《卡萨布兰卡》中的经典台词,正是因为里克的侠气和伊尔莎的勇气,成就了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两大基石。除此之外最重要的是爱情,虽说影片中的爱情不能改变当时的现实,但爱情却给人带来希望和未来。一部令人荡气回肠的爱情故事片从此深入人心。正是因为这部电影中弘扬的正义、善良、勇气及永恒的爱情主题,让该片在年奥斯卡奖颁奖礼上获得了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剧本三项奖项。年,美国好莱坞编剧协会评选了史上“部最伟大的电影剧本”,该片独占鳌头,享誉海内外。
《金陵十三钗》影评
令人“信服”的言说,从19世纪40年代到20世纪中期,一个多世纪留给中国的多是屈辱记忆。亡国灭种的危机高悬头顶,一代代中国人付出了数以千万计的生命才最终换来新中国的浴火重生。文天祥说过,“痛定思痛,痛何如哉”,当一个人经历过惨痛遭际后,每当转头回望时,那种痛苦仍会鲜活再现,仍然会真实地啮咬着自己的内心,以至于很长时间内人们都无法正视内心最黑暗的记忆,只能小心翼翼地维持着自己尽量不去触碰。
隐痛的解除,要么是留待时间的流逝来淡化记忆,要么是自己的内心已然非常强大到能够坦然直面。个人的情感体验是这样,一个国家的情感体验也是这样。过于深重的伤痛往往沉淀在历史的河床,它深厚真切但又无法正视。今天,对于作为集体的中国人,心底最黑暗的公共记忆莫过于年岁末的南京大屠杀。半个多世纪的时间不足以将悲痛冲淡,这份屈辱成为人们心中永远的伤痛(以及仇恨)。因此,在新中国的文艺中很长时间里关于南京大屠杀的表述相对缺席。直到整整五十年后,从上世纪80年代起,以南京大屠杀为创作主题的电影才陆续出现。从《屠城血证》(罗冠群导演,年)、《南京》(吴子牛导演,年),到新世纪的《南京!南京!》(陆川导演,9年)、《金陵十三钗》(张艺谋导演,),或可加上中方出资(华谊兄弟)、德国拍摄的《拉贝日记(佛罗瑞·加仑伯格导演,9年),影人们渐渐开始触碰这块心底最疼痛的伤疤。而且能够看到,后面三部影片都密集出现于新世纪的几年之间。
这种情况正如张颐武先生所分析,“由于20世纪中国的历史太过于沉重,中国人在自己的民族悲情还没有得到真正的化解,中国还处在贫弱状态下和面临严峻的挑战的时刻,往往并不刻意地揭开历史的伤痛,而是将自身的大无畏精神和必胜的信念作为自身文化的主题。”他认为这种“缄默”、“并不意味着伤痛对于中国人并不沉痛”,相反,“正是由于伤痛太过于沉重,所以它变得更为珍重地深深地埋在心底。”直到新时期以后,随着中国国力的发展,才使得“我们有了能够更加自信和自觉地思考历史的条件,对于20世纪中国的深沉的悲情和痛苦有了更加能够直面历史的可能性。”用电影来表述这一事件本身,就是内心力量增强的征兆。要揭开伤口总是很残忍,正视创巨痛深的历史需要更加深邃的目光。
《金陵十三钗》之前的三部电影相对来说都是以“全景”为主,而就影片具体题材和处理方式而言,80年代的《屠城血证》比其后的《南京》和《南京!南京!》都更为优秀,侵略者出离的强暴残忍,中国人出离的伤痛愤怒,都得到了直接的、富有冲击力的影像传递,而最值得称道的是这部影片的中心线索:一名中国记者冒死保护、送出了记录日*暴行的照片的故事。为未来的审判保存下今天的证据,这本身就是一种对历史的负责。而且亦可视为该影片以这种方式自觉将自身定位为叙事“前传”,为后来人更充分地表现南京大屠杀提供“引子”。然而,在吴子牛和陆川的影片中,他们都似乎一下子站在了更“高”的“人性”层面,能够比较“冷静”地抽离现场,于高处、于外部俯瞰这场人间惨剧,一抒上帝般悲悯之情,并慰藉以博大的人性之爱与救赎。
虽然,人们常说拍摄这种电影不是为了延续或激起仇恨,而是提醒“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但与纳粹屠犹的历史不同,关于南京大屠杀的“前事不忘”至今仍远为达到。这类电影就如此这般站在“全人类”高度把“悲悯”的大旗一挥,惨痛记忆就得以解除,而对方残忍的兽性也迅即被导演一厢情愿地救赎,这种“高迈”的解读历史方式只能让人们感到悲哀。以这种方式将屈辱的记忆这么简单地“抚平”,这种处理方式本身就是一种“症候”,虽然已经身处新世纪,但一部分国人历史观和人性观还停留在80年代。其背后也折射出主创者国家认同的涣散:在《南京!南京!》中,唯一完整的视点竟然是日本兵角川———这个在任何南京大屠杀的历史资料中都找不到生活原型的自杀谢罪者。而中国人的浩劫竟然完全没有用中国人的视角来讲述,却去编造了这么一个形象、设置这么一种视角能够说明什么?这部电影完全可解读为角川的忏悔“实录”,是一部友好“亲善”的无视历史真相的虚假之作。
当然,如果希望今天中国人能够像大屠杀后的犹太人那样,通过反思“对自己的传统、意识、思想进行了一次彻底清理”,显然又不是作为大众文化的电影所能负担的功能,这更多要依靠学术思想界来从事。只是,电影可以尽己所能让过去真实的惨痛不被扭曲与忽略,以最大的诚意对待历史。在不再隐讳回避之后,能站在今天的时代高度上,以中国今天的自信来还原当年所遭受过的极端屈辱,坦然地还后人以“前事”,而不是莫名其妙、脱离史实和当下语境来闭门造车。
难以令人“接受”的言说《金陵十三钗》的出现,再次将国人心中这段最为惨痛的往事揭开。这次影片没有采取吴子牛和陆川般全景化的观照方式,而是很策略地采用“小中见大”战术,抓住整个屠杀事件中的一个“点”来精雕细刻。在这个拯救与新生的故事中,从人物到情节都充满了极强隐喻性,冲突与张力也同样震撼,亦可说整部影片完全就是一部杰姆逊意义上的“国家寓言”。而且,这种“寓言”的表述方式也有着鲜明的当下特色。影片的叙事视角选取别具匠心,以小女孩书娟(张歆怡饰)的眼光来结构整部影片,中间为了叙事的清晰穿插入全知视角———这是张艺谋的过人之处。
以书娟为代表的这群女孩在浩劫中的暂时幸存,她们成为这个沦陷之都、沦陷之国“新生”的隐喻和希望。她们的纯洁因此被影片中其他人全力捍卫,李教官(佟大为饰)和他的兄弟们为了她们战死;米勒(克里斯蒂安·贝尔饰)因为要保护他们而将自己超度为“Father”,小心翼翼与日*周旋;陈乔治(*天元饰)男扮女装义无反顾踏上不归路;更有本片主角群像———那十二个“秦淮河女人”为了保护它们而坦然奔赴凌辱与死亡的约会。所有的人们接力般拼死护佑着这帮女孩们,直到最后将她们送出覆灭之城。这其中小女孩书娟的画外音贯穿始终。而很多镜头也是通过小女孩从教堂的花玻璃向外张望的视角来呈现———从灾难中最无助女孩的视角来观察这场人间浩劫,这其中寓意更是呼之欲出:在惨遭屠城的当口,国家民族的新生希望对于身边正在的历史是在敏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