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无锡的“锡”在春秋时期吴越称霸中原所起作用
?
公元前年至公元前年的春秋时期,那时一些较大的诸侯国,为了争夺土地、人口以及对其他诸侯国的支配权,不断进行兼并战争。谁战胜了,谁就召开诸侯国会议,强迫大家公认他的“霸主”地位。先后起来争当霸主的有: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历史上把他们称为“春秋五霸”。在诸侯争霸的过程中,大国兼并小国,诸侯国数目逐渐减少,华夏民族和其他各族接触频繁,促进了民族融合。
?
锡山(无锡)相传古时山中产锡,故名。陆羽《惠山寺记》:“有锡兵,天下争;无锡宁,天下清”。《东周列国志》有关无锡的一章第回《兼六国混一舆图,号始皇建立郡县》一节,其书言“时秦王二十二年事也。……留兵十万屯*山,以断江口。大*自朱方进围兰陵,四面列营,*声震天。凡夫椒山、君山,荆南诸处,兵皆满布,以绝越中救兵。项燕悉城中兵,战于城下。……城中大乱,秦兵登城启门,王翦整*而入,抚定安民。遂大*南下,至于锡山,*士埋锅造饭,掘地得古碑,上刻有十二字云:有锡兵,天下争;无锡宁,天下清。”王翦召土人问之,言,此山乃惠山之东峰,自周平王东迁洛,此山遂产铅锡,因名锡山。四十年来取用不竭,近日出产渐少。此碑亦不知何人造。
《诗经·秦风·无衣》写到“王于兴师,修我戈矛。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从该诗就知道中原以车战为主,适合车战的武器主要是弓、矛、钺、戟、殳等长武器和远射武器。但吴越作战擅长并依靠步战,那就必须要有适合步战的短兵器。这个兵器就是“剑”。
《考工记》古代铸剑术:(1)制范。即制作供浇铸用的型范。剑范多用泥塑造,然后放入窑中经火烘干,再加修正,质地似陶,故称泥范或陶范。制范以铜剑的器形设计为依据,而铜剑器形是否能够达到设计要求,是否规整而谐调、匀称而美观,则决定于制范是否精细。制范还要为以后的装饰打下基础,如剑体上铸出的花纹和铭文,都必须预先在剑范的内壁上刻镂出阴阳相反的纹路,实际上,铜剑装饰的第一步即是范型。(2)调剂。铸剑的材料是青铜,青铜是铜和锡或铜和锡、铅的合金。剂即剂量,指青铜合金中各成分的比例,古时写作"齐"。熔炼青铜之前,须对铜、锡或铜、锡、铅等原料进行调配,称作调剂。这是决定铜剑性能的关键环节。在一定范围内,青铜中含锡量高,能够相应提高合金的硬度和强度;但含锡量超过一定的界线,就会使青铜合金变得非常脆弱,易断折。在青铜合金中加入少量的铅,可调节金属的铸造和加工性能,但铅含量过高,也会降低合金的硬度和强度。因此,只有按照合理的比例对各成分进行调配,才能得到适于制作剑材的既坚又韧的青铜。?
对于铜剑合金的成分配比,春秋战国之际已经认识到了其中的规律。《考工记·攻金之工》所记"金有六齐",标明了六类铜器的成分比例,其中第四类为"大刃即剑,叁分其金而锡居一",指青铜合金分作四等份,铜(金)占三份(75%),锡占一份(25%)。冶金史研究者陆续分析检测了一些春秋晚期和战国时期的中原铜剑,发现其合金成分中,铜的含量与"大刃之齐"(我国先秦古籍《考工记》里记载的"六齐",是最早的合金工艺总结。所谓"大刃之齐",是指"三分其金而锡居之一。")很接近,大致在75%上下;但锡的含量相差较多,实际含量只有16%左右,较高的也只有20%左右。这种差别可能因为是《考工记》"六齐"只标明了青铜合金中最主要的两种成分——铜和锡,而铜原料中常含有少量铅及其他一些元素(铁、锌等),因此,"六齐"的铜锡配比法大概是一般性地代表了青铜合金中铜和其他非铜元素的比例,如此,则青铜剑实际成分中其他非铜元素的总量也就大致接近25%了。?
撇开上述文献和实物的差别不说,有两点是明确的。一是《考工记》关于"大刃之齐"的记载说明在春秋战国之际,中原匠师对于铜剑合金成分的配比规律已经有所认识和总结,并以之指导铸剑;二是铜75%上下和锡16%左右的实际合金比例是合理的,一些研究者对如此配比的铜剑作了机械性能和硬度试验,证明其具有很好的强度和硬度。?
古代匠师们经过长期实践,摸索总结出青铜合金的配比规律,但古人铸剑既无先进的熔炼设备、纯净的原材料,又无精确的测试手段,因而不同匠师铸出的铜剑的合金比会不尽相同,所以有配比常数上下浮动的现象。?
(3)熔炼。原料调配停当后,将之装入坩埚熔炼。熔炼的目的是将铜、锡、铅等原料熔为一体,同时也进一步去除原料中含有的杂质,如去除附着于原料上的木炭,以及原料中含有的氧化物、硫化物和铁等其他金属元素,使合金精纯。?
熔炼的关键是观察火候,判断是否熔炼成熟。《考工记》对此有较详记述:"凡铸金之状,金与锡,黑浊之气竭,*白次之。"黑浊气是原料上附着的木炭、树枝等碳氢化合物燃烧产生的。*白气主要是熔点低的锡先熔化而产生的,同时,原料中含有的氧化物、硫化物和其他元素挥发出来也形成不同颜色的烟气。?
"*白之气竭,青白次之。"温度升高,铜熔化的青焰色有几分混入,故现青白气。?
"青白之气竭,青气次之。"温度再升高,铜全部熔化,铜量大于锡量,因此只有青气了。而且,焰色纯净,表明原料中的杂质大多汽化蒸发,剩下残渣可予以去除。然后"可铸也"。?
上述次序,也是古代匠师长期实践的经验总结,后来人们用"炉火纯青"喻功夫纯熟,就源于此。?
为了提高青铜合金的质量,工匠们还对铜锡进行多次熔炼,以进一步去除杂质。《考工记·栗氏》所记"改煎金锡",就是指重复煎炼。?
(4)浇铸。将熔炼成熟的青铜液体浇灌入剑范,待其冷却、凝固,铜剑就成型了。?
(5)铸后加工。范铸出来的铜剑仅是一个坯件,表面粗糙,故卸去铸范后,还须进行如下的修治加工:?
春秋战国时期的名剑最盛;干将莫邪两把就不用说了,八方剑、画影剑、腾空剑、文光剑、照胆剑、承影剑、纯钧剑、鱼肠剑、泰阿剑、湛泸剑、龙渊剑、工布剑、纯钩剑、毫曹剑、巨阙剑、太阿剑、工市剑等等名剑都出于这个阶段。
总结:1、吴越争霸发生在公元前年左右;2、居《东周列国志》记载:惠山之东峰,自周平王东迁洛,此山遂产铅锡,因名锡山。四十年来取用不竭,近日出产渐少。产锡时间在周平王东迁洛公元前年;3、居《考工记》记载:春秋战国之际已经认识到了合金的规律,(大刃即剑,叁分其金而锡居一);4、吴越时期冷兵器极盛,也就是说无锡在公元前年(自周平王东迁洛)开始产锡;春秋时代(自公元前年至公元前年)人们开始掌握合金铸剑技术,锡成为重要的铸剑合金材料;所以在公元前年左右才有凭借冷兵器铸剑技术拼斗的吴越之战。周、秦间锡山产锡,至汉朝锡尽,故名“无锡”。新莽时锡复出,改县名为“有锡”,东汉初为无锡。这一说法见于唐朝陆羽《惠山寺记》,谓:“山东峰(按:指惠山东峰,即锡山),当周秦间大产铅锡,至汉方殚,故创无锡县,属会稽。自光武至孝顺之世,锡果竭,顺帝更为无锡县,属吴郡。”
剑在中国的发源很早,但是剑在春秋末期以前更多的是作为随身的装饰品和防身武器,并未作为战场上主要的作战工具进行使用。因为春秋末期以前剑的大多长度都在十几厘米到二三十厘米,相当于一个长匕首。比如威震天下的秦剑,在春秋末期以前的长度也就二三十厘米。但是到了战国时代,剑的长度基本都变成了五十到七十厘米,秦国关中长剑的长度更是超过了八十厘米,最长者将近九十五厘米。剑的功能主要是刺,秦剑比其他诸侯国的剑更长,那么也更容易刺中对手,有着更强的攻击力。那么剑的长度为何从春秋时期到战国时期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这就是吴越步战技法引起的剑的全面革新。
吴越作战以步战为主,步战的武器又是以剑为主,所以吴越两国就在“剑”这个兵器的创新与变革上下了大功夫。首先是使剑变得更长,让剑更有攻击力,使之能够在战场上作为步战主要武器使用。所以当其他诸侯国的剑还停留在二三十厘米的时候,吴越两国剑的长度已经达到五六十厘米。目前出土的越王勾践的剑,长度就在55.7厘米。其次,青铜剑变长了,也就容易发生剑身变软或者变得过硬易折。因为在在青铜时代,铸剑的关键是要掌握在冶炼时向铜里加入多少锡。锡少了,剑太软;锡多了,剑硬,但容易折断。所以吴越两国十分注重研发铸剑的冶炼技术,因此吴越两国的铸剑名师人才辈出。特别出名的有干将、莫邪、欧冶子、薛烛、风胡子。吴越铸造出的宝剑也特别多,有以铸剑师名字命名的“干将剑”与“莫邪剑”,有欧冶子铸造的五把举世名剑:“湛泸”、“纯钧”、“胜邪”、“鱼肠”、“巨阙”。其中“鱼肠”剑成就了专诸刺杀吴王僚,使专诸青史留名,位列春秋战国四大刺客之一。还有越王勾践专门请铸剑师打造的八把宝剑,《拾遗记·卷十·诸名山》进行了相关记载,八把宝剑分别为“掩日”、“断水”、“转魄”、“悬翦”、“惊鲵”、“灭*”、“却邪”、“真刚”。就是吴越两国在春秋末期掀起了这场青铜长剑的冶炼风潮,加之吴越两国用步战佩长剑的战法又取得了一系列的胜利,这股风潮终于迎来了高潮。其他诸侯国跟随着这股风潮,先后都加入了冶炼青铜长剑及重视步兵作战的行列中来了,最终在战国时期形成了青铜长剑的普及化与规模化。
吴越之所以能打造出青铜宝剑,除了国家注重研发,铸剑人才众多以外,拥有天然的矿产资源更是一个不可忽略的因素。金庸在《越女剑》中就借铸剑师薛烛之口道出了吴越拥有的矿产资源:“铸剑之铁,吴越均有,唯精铜在越,良锡在吴。”江苏的无锡,我想在吴越时代,无锡前面的这个“无”字儿应该是另外一个字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