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武县论坛

首页 » 问答 » 介绍 » 兴平人打縠墼的传奇故事
TUhjnbcbe - 2021/8/26 17:39:00
民间故事—兴平人打縠墼传奇

作者:西江月

来源:高谈可论

一楔子我们家在兴渭大道附近不远,村庄一直和睦友善,相邻关系融洽。因为咱们史家庄,基本都同姓,传说除了极个别亲戚姓氏以外,五百年前都是一家人。昨天中午,听说隔壁大姨家从西安来了几个朋友,虽然有些惊愕,还是没太在意。只是远远瞧了瞧,年龄关系看到两口子或者姊妹像的一对男女,年纪约六十余、倒是专门注意到一老妇,穿着一条雪白色裤子甚是亮眼、她们家门口附近坐着一老媪,看不清人模样只看到了小小的鞋子样。午饭后邻里们再次攀谈热议,说是十点多时,大姨正在邻居家门口扯淡,有汽车路上经过发现而停下来,正是大姨西安朋友一行。老媪手拄拐杖自己下车不用掺扶,白裤子老妇接着下车,大姨看到后马上起身连忙迎接,与两个老人一起在半道上激动拥抱;年轻一点的两个人径直将车开到大姨家门口。大家注意到,老媪年纪最大关键是古时小脚,但其走路稳当身体尚好,矫健的身姿硬朗的言行。后来还听说老寿星自己,一个人可以去大姨家老宅子上厕所,那可是土地高低凸凹不平呀,可见老寿星精神矍铄,一顿还能吃个两碗蛤蟆蛙鱼呢!简单介绍一下大姨她的情况吧,书香门第大户人家女子出身,嫁给了英俊潇洒、少年得志的白马乡乡长。乡长大叔正直善良,夫妻两人如鱼得水恩爱有加,这都是她们年轻时的佳话。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大姨却不幸早年丧偶,儿女长大结婚以后,四儿一女各自另立门户,孑然一身在老宅生活。偶尔也进过城住不惯小儿子家,其他儿女家呢从不打算去住。七嘴八舌议论时,大姨才认真介绍以答疑解惑:西安朋友们吃完了她现做的搅团,而且用蛤蟆蛙盆盆淋了,半盆子蛤蟆蛙鱼也都给吃了。这时候西安朋友一行已经离开,我好奇她她本人也快80岁了,怎么会有这么多朋友?我还觉得一行四人年龄都不相同嘛。她便如数家珍娓娓道来:十年前曾在西安打过工,期间结识了这些朋友,同龄不同龄的忘年交都有。今天来家看望她的主要是嫌她,再不回西安看望大家伙,她的众多朋友们,所以专门叫儿女开车来“埋怨”她…小脚老媪今年岁、80岁的白裤子老妇和她是亲家、司机两口子是小脚的小儿子和小媳妇,两亲家都是大姨好朋友。她心灵手巧,擅长帮助朋友们做点好吃的,还有针线活之类。自己每年五月端午在街道上摆摊卖过“胖娃”,平时也做过布鞋,尤其以小孩的“猫娃鞋”见长,这些濒临灭绝的手工活,让她交到好多朋友,她可以帮助朋友们干点针线活,还可以教教这些人给各自后辈的,稀欠娃以传统方法“繎缰绳”。所以当时这些朋友们都戏谑叫她“张战斗”,因为她娘家姓张,行动快动作帅。一段十年前的友谊本已难能可贵,念念不忘的是身居城里的,岁小脚老人更加弥足珍贵,可是大姨在西安的打工来历说出来才是无巧不成书。二说来话长。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间,咱们兴平县农村在农闲时,生产队会派出青壮劳力出门打工。多数往往就是靠山吃山的手艺,因为咱们这儿*土颇厚,自古以来大多数建筑材料,最常规的莫过于縠墼砌墙。二十年前西安市西大街,好多临街商铺山墙往往皆然,古都市区尚且如此,可想而知縠墼砌墙的普遍性。有市场需求就有职业产生,这个工作只要蛮力就好,技术含量很低的。勤劳勇敢的农民工,虽然那时叫短工或者撵场,苦于生计流汗流血,艰苦拼搏精神永远值得晚辈学习尊敬。打縠繫是指把湿陷性*土(带沙粒杂质的土质不好打),多数是提前用水闷湿以利粘合,在硬质平台(表面平整石头)上,把模子内*土用硾子礅打成型,晒干变硬备用。所用工具:平石就地取材,石磨扇到处都是;模子,以木头制作的工具,可张可合。当时最好的模子以媆(应是木旁)枣,或者叫“软枣”(就是柿子的砧木)木由木匠做成,常用的规格是五斗:其长一尺二宽八寸,厚为两寸,还有六斗模子略小于五斗。没有合适媆枣木头,也可以硬木槐木代替;镢头、锨齐备;打縠繫硾子是平底短圆柱体石头,上面中间凿一圆形卯,以带把直径约不足十公分木头隼入,隼口开裂夹一木楔子,胀大致其无法脱落。硾子大小轻重因人而异,没有统一标准。大概十斤左右吧,硾子大则重拿起费力,礅打却不费劲,稍微放下即可;硾子小就轻,轻拿轻放省劲可礅打费力。打縠繫步骤是,摆放好模子,以草木灰扬于模子与石头面上,以利縠墼与模子、石头结合处,用镢头挖土,以铁锨承土至模子里,用硾子礅打成型以后,能够及时方便端起湿縠墼,置放和马上晾干。整个打縠繫过程由两个人,配合完成效率最佳,在下面土壕里的人叫供模子,上面的人才叫打縠繫。分工是这样的,供模子的人摆放模子扬灰、用锨铲土倒于模子里,一般都是两锨多一点;等打縠繫的人礅打好,放硾子同时,供模子的两手打开拿掉模子,刚好打縠繫者弯腰,轻轻端起来湿縠墼,再移步至堆放縠墼的摞子上。间隔性整齐每层逆方向,层层相交状摞起来晒干风干,一摞以五百为数。有个顺口溜叫:两锨一撩,4硾子不饶!意思是说,每个縠墼需要土量大概是两锨再加一点—两锨一撩;湿土打光结成块堆起来,需要4次硾子礅打—4硾子不饶。否则土量欠缺,不够份量硾子打在模子上,它就成不了型;硾子礅打数量力量不够,縠墼凝结不好也拿不起放不下,*土还是成为不了縠墼。当时人人都有争强好胜心,谁都想力压群芳,千方百计以质量数量取胜。比如模子五斗变六斗,土量减小劳动量相应降低。二十四硾子最低变成六硾子一个縠墼,降低了劳动强度,增加了技术难度。湿縠墼块状发育不健全,双手端起来不烂不容易。力度跟技巧相映成辉,那你才能胜出。杰出的工作者在冬季,就可以最多一天打两摞子縠墼,块縠墼在白天短的季节完成,那就是佼佼者。当然跟起早贪黑、一整天马不停蹄密不可分。两个人一直不怠慢不停歇,忙碌一天到晚上栽倒就睡着了。工价由一摞三五快到七八块,当时全国平均工资一天恐怕一块左右吧,这种繁重工作,高手挣得可是几倍工资啊!三书归正传。史家庄当时打縠繫冠*,有点传奇色彩的乃是史习武。他的家庭背景有些渊源,其父史生伯是个很有影响的人物。传说史生伯自小练功,上楼从来没有梯子,担子上栓一条绳上下。后院用石头打磨了一对石锁,每个重量不低于30公斤,可以双手像哑铃般托起。别人往墙上钉钉子用铁锤砸,他却一直用手锤头。这个人有两个故事,一个是当年有时候挨饿,就去搭伙上别人地里弄一点胡萝卜,多了以后人家就选派最歪的人,手脚厉害有劲的人看管。开始大家不知道情况,一如既往去了,结果有劲的人一出来,吓得大伙弃甲撩盔,落荒而逃中连携带的担笼和胡萝卜,都顾不上要了。唯独史生伯却不紧不慢,人家撵上来一把攥住他的担笼繫,想要夺走而且以为肯定随便就抢走了。结果是他依旧坚挺沉稳地走着,手里还是没撂担笼,可抓担笼的人被空闪,狗吃屎一般趴下半晌没有言语,后来大家再回来各人拿上自己的担笼…这个故事一再发酵传播,神乎其神传遍四村八乡;另一个事情更夸张,民国时期这一代有个大财东,赫赫有名的有钱有势,他为了保护自己的私有财产,就豢养了一帮保安力量,并且购置了盒盒枪来耀武扬威。有一次就在他自己商业铺子门口,地摊上为了一顶羊皮帽,他的带枪护卫小王队长和史生伯争抢,两个人执拗硬是争取同一顶羊皮帽,卖帽的两边哪敢得罪呀?护卫一把抢走帽子进了自家铺子,挡好了柜台进口。然而史生伯天生不怕谁,赤手空拳翻过人家铺柜,硬生生把羊皮帽抢来戴头上,大摇大摆扬长而去,小王队长只得作罢。敢于手无寸铁直面大财东带枪护卫队长,毫无畏惧大财东有钱有势,这种气魄胆量无人能及,从此史生伯名声大噪,惊动了当局*府。传闻省*府某秘书叫人找到史生伯,认他做了干儿子,还有听闻后来带去了南京,甚是飞*腾达…期间多次寄钱回家,家里的三间门房、厢房、厅房四檐平;后面还有烧锅房,四进房精致豁亮,担子柱子都是最大的尺寸,椽粗大的缝隙之间滚核桃不会掉下来,厅房前檐墙精美的砖雕艺术,美奂气宇轩昂,漂亮绝伦的看厅前面地下是渗井,显得光线不够而阴森。车房门墩是一对鼓型,说是叫做户对,门额上有木牌匾,上书“光于前”,落款不详。传闻前些年,本县一举人后代托人找到他家,要求花钱收回这个牌匾,说是他们举人祖上所书,想要研究。还有一种说法是,于右任当年刚科举中举以后,为兴平末任县令杨宜瀚做家庭私塾教师期间,周游全县遍访高门大户,为他们家写过字呢…好在关键时期,史生伯没有背叛祖国故乡,他后来布衣还乡,拿着一纸南京*府的介绍信,证明过去只是个在外教书的先生,新中国成立了便返回家乡,想要为家乡人民做贡献。以后便学了中医,服务于史家庄直到终老。其人与人为善性格和蔼可亲,家乡乡*也就逐渐忘记了他曾经往事,只当他就一直没离开过家乡。至于身后家里人翻出来好多史生伯照片,包括长袍马褂合影,除了他以外别人一概无人知晓,因为他生前从来没有跟后代提过,他的相关经历和往来,所以那些民国遗老遗少合影也就失传了。四史习武从小不大关心家庭背景,他们弟兄三个跟以前不常在家的父亲关系一般。反正老大的他自小饭量大,只要能吃饱也就满足了。他说自己胸无大志,小时候份量大,成人后不但食量有增无减,一个人相当两个人食量,而且力大无穷。身长八尺,块头甚伟真有虎背熊腰之势。别人干不动的重活累活他全揽,因为他不以为然啊,再加上个人不修边幅,不怕脏不怕累,人又没有过脾气。恰好生产队铁匠炉缺人手,有人有意想学手艺,却惧怕出力出汗,而史习武一切满不在乎,根本不计较得失。师傅是专门从河南聘请的张师的儿子,小张已经学会了他爸的全部手艺,一个人能够独当一面后,张师返家留下小张,并且小张在史家庄,做了上门女婿倒插户。很快的史习武就跟小张打成一片,他们师徒二人啥活都能做出来,因为一个敢动心思设计,一个有浑身使不完的力气。铁匠铺效益好待遇也就不差,他们基本属于垄断行业,在这方新天地里面。有人急着赶活那就免不了送点烟酒,生产队长也不能轻易得罪他们,不然他们不支持工作也不好弄。后来公社领导也表扬过,生产队偶尔也给加点工分,多分个红嘛。英雄有了用武之地,受人尊重存在感很不错反正。铁匠铺的活不是老忙,而史习武又耐不住寂寞。当他听说史江山跟史来面两个人搭档,秋季一天居然可以打两摞子縠墼,队上给他们多少工分倒是不在乎,问题是就凭那两个面*肌瘦的家伙,打两摞子縠墼他根本不相信。总不能让别人干蛮力活超越自己呀,他在铁匠铺干活,被老伙计们戏谑“蛮牛”,虽说有点低讽不得巧,可玩笑中的牛总是好意呀,至少说明自己力气如牛啊!于是找到队长,说明自己申请要出门打縠繫,队长犹豫不决他再次重申,铁匠铺忙时他还愿意回来。所以如愿所偿地,史习武专程找到史江山所在地未央宫大马路大队。他要和史江山合作,抛下史来面跟别人另行组合。自然而然的,他当然自己执硾子,并且专门带去了最大的,史江山没意见呀,就供模子挺好。开始三天由于史习武没有经验,虽然也能打两摞子縠墼,但是消耗时间足够长,可是他也不觉得累。熟练以后他的体力特长终于发挥出来,一边干活一边谝闲传两不误,时间不长便传遍了整个村子。大马路二队长以此为荣,当初他们队上想要为来年,盖保管室准备縠墼,好几个打縠繫的人都想揽活,史家庄的人是他决定的。正确的决定让他感觉脸上有光,可是却使想要跟他竞争队长的电工嫉妒。这个电工名叫李雨轩,原本当地一名混混,相当恶霸级别。本来凭着他的拳脚功夫,现在的队长绝对甘拜下风,可是要是队长跟史习武投机,找到会干活的说明队长独具慧眼,再加上还有劲,万一成为队长的帮手,那自己的优势就荡然无存,这样一来自己的胜算把握就不大了。李雨轩越想越不对劲,连忙叫自己两个好朋友来家喝酒,顺便商量撵走这帮兴平客。五天一亮吃完早饭,史习武跟史江山悠哉悠哉,又来到土壕里准备干活。到了一看傻眼了,昨天最后那一摞子縠墼,有规则的坍塌倒了一地。他们也搞不清是野兽攻倒了,还是娃耍怪?反正不是地震下雨等自然灾害。赶紧叫来队长观察,主要有个责任认定,队长说:“昨天收工时,倒掉的这些队上会计已经上账了,损失属于他们队上的,与你们史家庄无关”。然而,他同时判断这个现象明显,偏人为破坏造成因素大些。这就奇怪了,兴平人来未央宫附近打縠繫,也是比较传统的区域,这里的一切都很熟悉,不管是未央宫边上机井跟前的,圆形水泥混凝土圈上边带射击眼的碉堡,还是各生产队基本都有熟人。谁会干这种损人不利己的事、动机目的呢?史习武、史江山没有往复杂了想,反正就是一身力气一身汗的事,大不了多干几天也就是了。第二天再来縠墼倒是没倒,可是土壕里打縠繫的石头莫名的断裂…第三天工作现场又多了好多砖头石块,影响取土作业,这个显然是针对咱们打縠繫的人了呀,史习武不用费脑子也明白了。不过他觉得,自己没做亏心事,哪怕半夜*敲门呢!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吧。费点力气时间而已,他们下苦力的人不在乎这些,又打了一摞子多縠墼。其实这些事都是李雨轩他们干的,为了一己之私。一连三天没能吓倒兴平客,便恼羞成怒披挂上阵了,李雨轩前面走,两个伙计紧随其后,终于到达现场,算是粉墨登场了。“你们别打縠繫了,立即停下”,李雨轩到了跟前说。史江山顿时醒悟,便立马停下扬灰的手,因为他认识了解李雨轩,那是惹不得的人物呀。“甭停呀,咱继续咱的,除非是队长叫停下”,这是史习武的话。他又不认识李雨轩,也不用想他怎么有名霸道。“你敢”,李雨轩再次呵斥。史江山手足无措,一时不知该何去何从,就小声对史习武说:“这活干不成了,电工没人惹得起,更别说咱是外乡客”。史习武这才仿佛意识到,原来这几天打砸的就是这个李雨轩,气不打一处来,心想着咱不用找,你倒自己上门来了。史习武突然就来了兴致,咱就跟他西安这个怪东西打一架何妨?一较高下多好啊。便撂下硾子,直起腰杆来,并不生气反而笑嘻嘻地问:“得是你这两天打砸,你倒想弄啥吗?”李雨轩回答:“不怪你们,只不过你不能干了”。史习武说:“那可不行,我是专门要着来打縠繫呢”。你咋不知好歹呢!李雨轩想着还没有那个客敢不听我的话呢,你敢跟我打?“不听话的东西,再皮干就挨打”,李雨轩命令道。“你娘的皮,你是个啥球东西”,史习武也骂道。李雨轩还从来没遇到过这种人,居然敢骂他,便一个箭步跨过去,说时迟那时快一个巴掌,眼见着就快到史习武脸上。然而史习武不慌不忙,轻轻一把就给挡住,并且把李雨轩手掌给攥住。李雨轩丝毫没有办法,气青了脸挣红了眼可就是,无法摆脱史习武的制手权,另一只手还没动弾就又给摁住。“我就打个縠墼,你还不行”,“你再甭骚情,我打我的縠墼,你回去好好弄你的事去”。史习武很客气的说完,便撂下了李雨轩两只手。结果刚一撂下,李雨轩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拳脚并用同时开打过来。史习武这次发了力,两只手马上迎接快速反应。先是逮住手脚再使劲一下子推倒,嘴上同时说:“你这怂还有劲很,李雨轩胯地一下子倒地。史习武又喜乎乎的招呼史江山,赶急打,直到打够两摞子縠墼才收工,李雨轩也早回家了。一连三天李雨轩都挑战不断,结果都是以失败而告终。史习武跟李雨轩也同时,对对方有了好感,李雨轩觉得这个人难得有劲,但心底善良,每次扳倒即止以后再干活;史习武也发现,李雨轩从来都是明处打捶,从来没有携带暗器下黑手,力量也还可以。惺惺相惜不断切磋以后,总以史习武胜利而告终,从来没有平过手。这使李雨轩心悦诚服,他便思考史习武远在自己功夫之上,化敌为友也是幸事。史习武倒考虑,人家城跟前的李雨轩还是电工,这里经济状况远比史家庄好得多,他又怎么会看上和咱交朋友呢?六戏剧性打架的结果就是,不打不相识成为现实。他们此后不再打架了,进而变作李雨轩主动帮助史习武干活了。没有人影响,史习武也越来越快,一天能打个縠墼了。李雨轩几乎见天来土壕找史习武,不再是打架或切磋,而是扯淡跟为他们倒水叫休息,有时也帮助他们打一点縠繫。期间多次叫史习武到家喝酒,直至天天晚上两个人睡一个被窝,李雨轩与史习武成为了好朋友,一时传为美谈。队上的縠墼如数打完以后,李雨轩专门留下史习武,在他家里多住了两天,不舍得朋友离开。至此以后史习武再也没去打过縠墼,而李雨轩每年都会来兴平,找到史习武家叙旧住个两天,当然史家庄挖了红芋或是早玉米下来,史习武也会给李雨轩稍些送去。不打不相识的故事以两个人成为好朋友暂时告一段落,史习武回生产队继续打铁按下不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以《少林寺》为代表的武打片风靡全国。同时各种武林外传,同类题材小说杂志随处可见,无论是学校门口、车站码头、书报栏厅,金庸跟梁羽生驰名中外。传说某大人物特别喜欢武打小说,亲切接见过金大侠,所以当年阅读风向一度都是这类题材。《霍元甲》、《射雕英雄传》、《陈真传》…好多年人们都是津津乐道这种噱头不断。武林风盛行时期,轻功气功传奇人物层出不穷,什么峨嵋派、武当派、华山论剑。电视新闻里充斥着不少,神奇功能风云人物…当时全国基本人人身材匀称,个别腆着肚子的人,一般“不是首长就是伙夫”,那时*人服装只有两种款式:士兵是草绿色的确良两个口袋红卫服;各级*官一律都是四个口袋的,草绿色的确良红卫服。官兵衣着区别就是“两、四个袋”,体现的是基本人人平等。但凡见到不是四个兜的身体魁梧者,除了炊事员,一般都是了不得的人物。兴平原上也有了一代武林宗师。原下有个家喻户晓的风流人物,名叫“臧清”,系武林大侠徒孙,声称自己师从王师乃是杨二徒弟,常以师祖杨二自居。其人身高一米八,体重80公斤,人见人怕,更以武林人士自居,威名在外着实不小,人们都叫臧清为“拳呱呱”。臧清听闻史家庄小伙子史习武战胜西安人,并交了朋友以后表示不服,就差人下了战书:某年某月某日,敬请史习武与我臧清一决高下,一切后果双方情愿自负…史习武并不在意,他就是满不在乎一个人,继续打铁挣工分。约定时期到了,恰好史家庄有四川客贩过来收猪,把肥猪逮住并且装到汽车上,一般都得好几个身强力壮人一起完成。当臧清赶到时,正好可见五六个人正在往车上装猪,不巧的是有人手滑,让一口肥猪坠落跑掉了。大家伙七手八脚连忙四处追赶,空旷的路上即使一个人抓到了也放不倒,一时半会没办法齐心协力共同工作。只见史习武一个人缓慢过去,一只手撴住了猪尾巴,轻轻一提,整个猪都给抬高跑不动了,大伙再一块抬起来装进铁框,装好在车上。当时臧清并不认识这个人就是他找的对手,但是他挺欣赏逮住肥猪的这个人,那么大力气远在自己之上啊。正在考虑人上有人,大家却看见了臧清,名人嘛差不多都认识,马上便有人叫住史习武,“臧清来了”!史习武并不认识臧清,他也是好奇就停住脚步看了看,不假思索地说“就是你要跟我“试活”?史习武是随意无心性格,臧清却不是,他有脑子。“没有啊,我只是没事路过,那天捎话是别人开玩笑,你不用当真的”,臧清觉得自己根本打不过史习武,于是经过深思熟虑回答道。然后骑起自己心爱的本田,似乎镇定自若地缓慢离开。尽管史习武生性善良,他不想跟任何人打斗,自然也就不会计较臧清的挑战与改口。但是大家分明都知道是臧清怯场了,这么赫赫有名的武林宗师徒弟,身强力壮高大威猛,专门捎话带信挑战,却临场“沟子松”不战而败,让史习武不清楚的是,不战而屈人之兵,缘于自己轻易拉猪一个动作,无意间暴露了自己的力量。当然了,后来臧清与人攀谈说起这件事:“与其当面好多人打败,不如间接借口放弃”。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就是不明智,好像80年以前买大车(指的是cc排量以上的摩托)的人,逞一时之勇,现在活着的有几个人?七分地到户以后,史习武娶妻生子,育有一女一儿,女子大儿子一岁,大的叫史迪花、小的叫史迪。地里活他一个人轻轻松松就干完了,老婆就在家带孩子,做饭洗衣服。然后又承包了队上的铁匠铺,后来再买下来一家人分出去住里面,打铁连同做饭,包括各种工具农具啥的,统统乱堆乱放,一屋子连个下脚的地方都没有。一家人吃饭也不干不净,衣服多久才洗一回,别人说他邋遢不爱好,他也只是“嘿嘿”一声,或者笑骂一下而已,好人就是这个好性格。这种不紧不慢,不穷不富的日子就这样过着,一直到年。再说西安未央宫大马路村,李雨轩临生产队解散以前终于如愿所偿的当上了队长,这个人江湖气息浓,为人义气朋友间名声很好。他自小父母走的早,与他姐两个人相依为命,姐姐就嫁在本村,方便照顾弟弟。城边村容易拆迁被征地,日子也就逐渐好了起来,姐弟两边两家都已盖了新房,然后李雨轩也有了老婆,身体是单薄一些,可蛮有头脑,生了只一个独生子取名李达娃。分田单干以后,李雨轩眼见建房热,便由“沙霸”开始做起了建材生意,也是风生水起,之后再做了旅社、医疗器械生意,公司当时颇具规模。前面说过农业社时代,李雨轩因为力大义气,江湖名声不小。市场经济以后,他很好的发挥了自己的优势,邻居家盖房要架楼板,他热心肠就主动去帮忙,安装电葫芦架子,沿高架低又费力气,却正是他的强项;别人抬楼板是一边六个人抬,他只要自己一个人就行,所以全村乃至附近人缘都不错。盖房用上楼板以后,縠墼也就淡出了视野,李雨轩发现砌砖离不开沙子,于是他就联系沙子车,并积极营销。同样的质量价格,热心肠的大力士江湖高人销售,哪个不给面子呀?由民房开始做沙子生意,到联系到单位工地沙子生意,再发展到以后的房地产领域,从沙子及石子水泥等,所有建材生意全渉足。赚钱资金宽裕以后,开始赊账供应,这让同行们无力竞争。利用队长职务便利,为自己家某了一份临路庄基地,他没有顺着盖房,而是踅着盖,门开在侧面却临街,之后开了家庭旅社。后来生意越做越大,还学着别人在家附近,开了一家医疗器械公司。当然李雨轩只是统筹规划,具体操作业务部分归了老婆经营,夫人卓越的经商头脑让这个家庭越来越火。说个插曲,李雨轩还有个传闻,一年过年去她姐家走亲戚,她姐就说了一句:你咋没送灯笼给外甥?因为李雨轩不拘小节,走亲戚给外甥送灯笼居然忘了灯笼…来年他专门记住了,叫卖灯笼的人跟上他,将一眉县背笼的灯笼,清点一下数目,按价如数付钱,全部送给了外甥…后来她姐发生了婚变,责任方可能是他姐罢,他姐另嫁别人以后,他却只认前姐夫和大外甥;后来的姐夫及小儿子,也就是小外甥,包括自己的姐姐,他都不太往来。李雨轩就是这么固执,江湖义气就是这么来的。八自此与史习武那年相见恨晚,促膝交谈彻夜长谈以来,这些年来李雨轩一直念念不忘兴平朋友。虽说几乎年年都有联系,眼见自己一天天出人头地,而朋友依然如故,他就与老婆杨秀娟商量,该如何样帮助史习武呢?两口子第二天赶早,驱车来到了史家庄。但见原来的铁匠铺丝毫未变,一家人住房家具跟十年前无异。寒暄过后得知,铁匠铺活计越来越少,因为机械化耕种临近普及;史习武老婆还身体经常生病;大孩子女儿史迪花马上得读高中;自己既要照顾老婆,还要给两个娃做饭…出不来门挣钱。大家伙都好奇,怎么史习武门口停放这么好一部汽车?便有人窥视:就在脏兮兮的史习武屋里,就在这个黑老锅里,史习武为李雨轩杨秀娟夫妇,打了一锅玉米面搅团,吃之一毕西安朋友两口子决定:第一,史习武老婆带走西安检查身体有病看病;第二,史迪花西安上高中,争取考上大学;第三,家里收拾完,史习武一块来西安,共同做生意。一句话,“我有啥我家娃有啥,你也得有你家娃就是我的娃”,临上车时,李雨轩斩钉截铁地这样说;“这也是我的意思”,杨秀娟补充道。从此以后,史迪花就在西安安营扎寨,一心读书,后来考上深圳大学法学专业。包括上大学一切费用,通通来自李雨轩家,家里的氛围就跟自己家一模一样。老婆经过检查确诊不治,史习武坚持自己带回家,连同儿子一家人一块生活,让老婆在没有思想压力下,过上原来的日子走完人生。杨秀娟也同意这种临终关怀,不过要求李雨轩马上为史习武家盖好楼房,土房里不能够住上她们家的朋友。后来又由西安出钱,在新楼房里照顾完病人,并为其举办了一场风光的葬礼。家里不需要顾及了,史迪也不怎么读书,于是李雨轩又接这父子两人来了未央宫大马路,并对史迪说,你就是我第二个儿子,家里原来的大儿子李达娃有啥,你就有啥。然而史习武并不适应习惯,整天陪着当了老总的李雨轩,这样的工作生活状态,他说自己就是一个铁匠或者打縠繫的,被人簇拥请示这样的繁文缛节,他难受死了。李雨轩杨秀娟夫妇本打算,让史习武学会她们的工作生活,融入这种商业氛围当中,再为史习武家另外投资注册一家公司,让他感觉自食其力,学会有尊严的生活。最后只好叫史习武一个人回家,继续他以前的生活习惯,史迪留下来重点培养,并且与李达娃一样实行工作工资制。相安无事过了几年,抽空李雨轩杨秀娟两口子来兴平看看朋友。然而生意越做越大,杨秀娟却得了病导致半身不遂,不过四十岁。所以李雨轩叫史习武帮他物色,一个可靠的人选做杨秀娟随从,照顾杨秀娟一切工作、饮食、起居。这才有了前文开头的主人翁,大姨加入了故事情节,大姨当时不到六十孤身,孩子差一个全部成家立业,小儿子也已长大打工只是没结婚而已。史习武找来大姨说明情况,两方面都愿意。大姨说,第一天就遭遇到杨秀娟的铁娘子冷怼,差一点都没有了前面的故事。头一天上班,大姨掌握了自己的工作状况,专门帮助杨秀娟,顺便给自己和李雨轩夫妇,做好一共三个人的午饭,早晚饭都是外卖。第一天她就包了饺子,下熟以后给杨秀娟吃了,等李雨轩期间看见史迪,就招呼史迪吃饺子。杨秀娟便告知大姨:咱这里的中饭就只有咱三个人,其他人包括我们儿子李达娃和史迪,都不能让不能惯他们毛病,这是习惯规矩。然而大姨觉得委屈,心想自己刚来便遇见“母夜叉”,以后还怎么处呀?便就对史迪说:“大妈在这干不了,晚上就回去呀”。史迪跟他叔叔李雨轩并没有说清楚,只是说大妈要回家呢,李雨轩就对大姨说:你要是不习惯嫌热或者蚊子的话,就先回家几天没事,等方便再来也行。大姨便把因为史迪吃饺子的事说了,李雨轩哈哈一笑,原来如此,那没事,她那样说是为了留住你,怕你因为吃饭人多,做饭就多了辛苦呀,以前好几个人都没留住,她又离不开人照顾。孩子们要吃饭可以买啊,咱家几十号人呢,我又不怕吃穷。大姨一想,原来是为了我轻松才说的,那就继续干呗。还有一次,杨秀娟叫大姨把她的一些衣服,拿去洗衣房洗,大姨也没检查就一股脑抱去洗衣房。结果工人洗完却抱怨里面内裤没有取出来,被杨秀娟知道了,便拿着五十块钱专门推轮椅过去,首先道歉:“不好意思,嫂子没有检查仔细,把所有衣服都拿了过来,给你添了麻烦,这是另外工钱”,给了钱以后第二天这个洗衣工也就下岗了。两件事对大姨触动比较大,杨秀娟精明犀利,凡事都不能犯忌。这就说明强悍生意人必须恩威并施,所谓“慈不掌兵,仁不经商”。当然杨秀娟也有慈善一面,经营生意是一方面,为人处世又是另一面。史迪花准备上大学前,事无巨细杨秀娟都是亲力亲为,女孩子衣物用品,一件一件精挑细选,被单蚊帐都要求从西安采购,然后叫人给史迪花办好银行卡,千叮咛万嘱咐,她觉得此时孩子无娘,而自己一定就是;给大姨小儿子说:你只要上进,找不到工作我给你,咱们家这么多岗位任你选,你找到对象,我花钱为你娶回家,尽管知道这都是客套话,但也激励人呀;大姨照顾杨秀娟六年后,女主人终于撒手人寰,当时史迪花、史迪姊妹两人痛哭流涕,悲痛万分与亲生父母无异。生前对独生子和老公李雨轩交待:嫂子的两年工资我没给,只是打了白条,目的是她现在不用钱,给她按一分利息结算,让她回家多带点,我三周年以前,不要让嫂子回去,就在家工资照发…杨秀娟就是这么的有血有肉,充满情趣与爱的好人,过往的严厉是出于企业管理需要。大姨打工一共九年,杨秀娟生前六年,身后三年基本清闲。所以就在大马路交了好些朋友,与这些朋友也是亲密无间。大姨说,今年的小脚老媪,自己戏说自己就是“河南担”,她在*河发大水时,与丈夫两人轮流挑着担子,一路从河南逃荒来到西安,担子一头挑的是锅碗行李,一头是一对儿女…后来西安食粮紧张,她们再一次被安置在了长武县。现在居住西安还是儿子工作状况好转,她们才又住回西安的。九杨秀娟走后,李雨轩郁郁寡欢,整日借酒浇愁。后来也查出来得了糖尿病,便解散了医疗器械公司,失去了斗志,人便苍老了许多。史习武又不会安慰人,除了每年李雨轩来兴平几次看他,他都不会去西安。再后来受一个得道高僧点化,李雨轩将所有生意交给李达娃打理,只身前往终南山,随便找一处茅草棚,重一点菜疏,隔月史迪开车送一点米面,同许多人一起,过上了清修隐居山林过活…医疗器械公司生意最好的非典时期,一天营收就达46万,但是李雨轩觉得赚钱失去意义;建材生意早都不跑了,自己曾经的客户都是好哥们,陈账愿意还就还,不还也从来不问还不准孩子问;就连后期自己旅社改酒店,施工方是史迪朋友,但是偷工减料多次被发现,也不要追查到底,只是指示换建筑商另施工。史迪花一直供到本科毕业直至工作,曾经承诺的自己孩子和朋友孩子一视同仁,李雨轩跟杨秀娟真是做到了。后来史习武要求史迪陪李雨轩在终南山,一起吃住方便照顾,时间不长史迪耐不住寂寞又回到西安,以后李雨轩病情加重,也于59岁之时结束了生命。临终前,考虑自己李达娃与史迪恐生是非,便把酒店交给儿子经营,给了史迪一些钱,让他另谋出路,史迪用这些钱办了一个校车队…

关于作者:

高武斌,号高谈可论,署名西江月,西南乡丰仪人。信口开河天地间,笔记自然岁月中。

声明: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文责自负,和本平台无关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兴平人打縠墼的传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