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进门脱棉袄就穿短袖,所以很多人都忘了那些年我们一起用过的取暖神器!今天小编整理了满满的“暖冬”回忆送给大家。
那时候一到冬天,长武家家户户都离不开这样取暖神器——火炕,几乎连吃饭都在炕上。一到下午每家每户口烟囱都开始冒烟了,那就代表人们开始烧炕了。
上炕一般都用麦草、玉米杆、玉米芯等……,在户外取暖,一般人们都烧树根或柴火,几个人围一起,一般冬季长武农村人“过事”,书记桌和吹手跟前常用。家里的大火炭盆,一大家子围着说话,旁边再架几个红薯,心里面都暖洋洋的,这种烧的都是木炭。那时候我们都胆大的就提着用手甩火笼儿,总被爸妈拧着耳朵拉回家。电炉子也是方便的,开一会儿整个屋子都暖和了。蜂窝煤炉子,几块煤能烤上一整天,不过容易一氧化碳中*是真的。现在很多家里还有这种烟囱大铁炉,这家伙比暖气空调好用,整个房子温度起来了,又干燥又温暖,烤得脸庞都红烫烫地。或者就直接插了电热毯,窝在床上,也是特别暖和。神器当然不止这些,除了烤火还要出门保暖啊!细心的母亲就给娃们脸上擦上各种防冻抗风的油油儿!
妈妈自己抹得一般是“万紫千红”和“雅霜”,给爸爸抹得就是大宝了哈哈。娃娃们统一用袋儿装的什么“孩儿面”,“郁美净”,还有那中塑料盒子的小*鸡护肤霜,那种当时是最洋气的。老年人常备pangpang油,抹嘴抹手都用它,防止皮肤皲裂的。娃娃们晚上睡觉怕冷,当妈的细心总要给灌上暖水袋塞在被窝里,还有一种自制暖脚瓶,给葡萄糖瓶子灌上热水,套上一只干净袜子,塞在脚底下很暖和。但坏处是晚上蹬到床底下或者漏水了,都不是闹着玩儿的!小的时候一定都穿过这个!手工棉袄,妈妈牌“毛衣、毛裤”,都是一身的。再围上妈妈打得围巾,穿一双“棉窝窝”,冬天的商洛娃娃,都穿着像个棉粽子。爸爸都有一个老式飞行员的皮夹克,那时候可是很时尚的衣服,必须得烫了卷头发才能穿!又或者这种现在还被赶上国际潮流的*大衣(*大昌),跟雷锋帽是一套的!关于暖手宝这个东西,早些时候电热饼,很多家庭条件好点的娃就带着去学校了。都羡慕坏一大群人!我们上初中之后,插电的暖水袋就很普遍了。那时候老教室冷,人手一个,最后学校的电箱给烧坏了哈哈!
那时候只有这些取暖神器还不行!还要有这几样东西冬天才算完整了。放学的时候五毛钱买一串冰糖葫芦,路边在老汉的纸箱子里买一块板板糖,铁炉子里要一个烤红薯,甜滋滋得吃一口才觉得温暖。
那时候的串串儿还叫“麻辣烫”,又麻又辣得吃上几串,浑身都暖和起来。吃饱了穿暖了,一大伙碎娃就出门挤暖暖儿了!太阳底下,墙角角、操场上,一到冬天就是这幅热闹的场景。十年前的长武人都是这么过冬的,一片热火朝天的样子。又厚重又温暖。现在很多东西我们都不用了!被轻羽绒,空调,电暖器这些“高大上”的东西代替了。冬天从此变得无惧寒冷了,可是童年那种一大家子人围着火炉烤火,嗑瓜子的热闹也没有了。时间改变了很多,又好像什么都没有!偶尔想起来这些记忆里曾经温暖过我们的东西,希望也能在这个寒冬温暖你!
大家都在看亭口炒面泾川县长武老城遗址长武要改名字了,你敢说不!老照片:最后的摆渡人长武这下要在全国出名了!投稿/合作(注明来意)
微小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