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春节,我国各地尤其是农村,人们都喜爱耍社火。社火的种类很多,多是在白天表演,而在长武县,除了有白天表演的社火外,还有专在夜晚表演的一种社火,因为这种社火的每个节目都有一定的故事内容,又不像高跷、芯子等在高处演,而是在地面上步行表演,所以当地人把晚上耍的这种社火叫“地故事”。
“地故事”中的每一个节目叫—转故事,相当于戏曲中的一折戏。其内容多来自“三国”“封神演义”,及戏曲和民间故事,如《桃园结义》《三英战吕布》《黑虎搬三霄》《赵匡胤千里送妹》等,其中关公的故事最多。
演出时,每次装扮的角色10人左右,其脸谱、装扮和秦腔类似,有红脸、花脸、老生、小生、旦角、丑角等。同一脸谱的角色在不同节目中可扮演外形相似的人物。如红脸角色在《出五关》中是关羽,在《赶驾》中换个白胡子又成了赵匡胤。旦角以前都是男扮女装,现在都由青年女子扮演,显得更加俏丽活泼。
演员的基本动作是前脚掌着地,后脚跟抬起,脚不离地急速地换着小步前进,如戏曲中的旦角跑圆场,轻快又平稳。拿大刀的一手把刀托在身后,一手捋着胡须;拿长枪的则把枪头朝上举过头顶;拿鞭提斧的边走边挥舞兵器,一个个显得很威武很神气。值得一提的是,旦角演员行进时两手分别提着两个裙角一上一下地舞动,像蝴蝶飞舞似的很是好看。如果不是武打,那么,几个演员出场后都是边走边舞,互相穿插走“8”字形;若是人物交战,则和戏曲中的武打相同,不过,动作更快更猛,幅度也更大。
耍“地故事”最讲究锣鼓的配合,锣鼓手要根据节目内容和场上人物动作的变化掌握轻重缓急。一般情况下,锣鼓声较平缓。演员一会儿扎势,一会儿亮相;若是场上几个人物战杀起来,锣鼓声就骤然紧张起来,大锣大鼓大铜铙擂得震天响,演员便随着这急促的锣鼓声挥刀舞枪、你来我往,杀得不可开交,让人眼花缭乱,使人惊心动魄,气势特别火爆壮观。
演员表演时,观众则围成一个大圈,明亮的电灯照耀着场地,演员则扎堆儿站在出场处,按每个节目人物的出场顺序先后出场。每转故事短则七八分钟,长可十多分钟,最长的节目《出五关》大约要演二十分钟。遇到“神灵”出场或人物被斩杀时,有专司放火的人在旁边点燃火把,放在出入场口的地方(“地故事”出入场在一处)。若是“神灵”出场,就抓一把松香粉往火上一撒,“腾”地一团火焰飞起,演员趁势出场,表示神仙驾云而至。若遇节目中的敌将被杀要退场,也是顺地放一团火焰,在火焰升腾中,扮敌将的演员随着对方刀枪的来势,翻个侧身车轮跟斗退出场外,表示敌将被斩杀。有了烟火相助,更增添了“地故事”神秘而热烈的气氛。
《出五关》是人们十分喜爱的一转故事,最能显示扮演关公演员的水平。“关公”在火焰升腾中打个垫脚出了场,然后侧身两腿成弓马步站定,横端大刀,手拿两根马鞭。这时,两位“皇嫂”扶着关公的刀柄慢慢出场,关公给她们每人一根马鞭。接着关公一手拖大刀,一手捋着长须;两位皇嫂一人手拿马鞭,一人双手提着裙角一上一下挥舞起来。锣鼓声中,三人如走马灯似的穿插着走几圈。忽然间,关公若有所觉,回过身来,横过大刀,将二位皇嫂安置一旁。这时,锣鼓声骤然紧张急促,只见一员花脸黑衣的敌将闪出,立刻就和关公战在一起。你来我往,鼓声如雷,关老爷大显神威,只几个回合,便斩了敌将。关公又继续护卫皇嫂上路,鼓声也显平缓。就这样,一会儿走,一会儿杀,连斩了六员敌将,这一转故事才告结束。
社火班都有严密的组织,管前场的、管化妆的、管烟火的、管服装道具的、管秩序的、管收赠礼品的,分工明确,有专人负责。“地故事”一般都是在前一年的腊月就开始添置服装道具、确定演员,然后进行排练。每年正月初二一直到元宵节,每晚在村中开阔的场地上演,或者走村串户地演,有时还到乡镇和县城的机关单位去演。男女老少从四面八方赶来观看,人流如潮,伴随着锣鼓声鞭炮声,热闹喧天。
社火是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历史悠久、内容丰富、群众喜闻乐见。特别是长武“地故事”更是独具一格,它融戏剧、舞蹈、武术、音乐、美术于一体,具有故事性、舞蹈性、节奏感强的特点。尤其是其场面热烈火爆,动作夸张而富于变化,在表现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方面更生动形象,有极高的艺术性和观赏性。它和秦腔有着直接的渊源关系,甚至比秦腔产生还要早。它是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应该得到保护、传承。而这中间,去糟粕存精华是关键,即在新时期,增加新内容、新形式,让它得到创新和发展。
长武在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