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方,饺子是冬至的“标配”
冬天天寒,容易冻着耳朵
而饺子形如“耳朵”
小编儿时,奶奶常说
“吃饺子可以保护耳朵”
包!饺!子!
煮!饺!子!
吃!饺!子!啦!
冬至包饺子大赛
今天长武县全都购物广场举办迎冬至包饺子大赛吸引了众多市民参与弘扬了我国的传统文化营造了浓厚的节日氛围比赛中,大家有的调馅有的和面,有的擀皮......现场一派欢乐祥和的气氛冬至主题教育活动
长武县实验幼儿园开展了“幸福至,迎冬至”主题教育活动。活动不仅让孩子们在欢乐的氛围中感受了中国的传统习俗,也让孩子们从中体验到了劳动的快乐。冬至吃饺子习俗
饺子原名“饺耳”,是东汉末年医圣张仲景发明的。传说,东汉末年,时任长沙太守的医圣张仲景,有一年冬天回南阳故里探亲,走到白河岸边,看见很多穷苦的老百姓衣不蔽体,冻得手脚生了冻疮,有的甚至耳朵也冻烂了。经过一番研究,张仲景选了一些能抵抗严寒的药材,再加上羊肉、辣椒这些温补的食材,放在大锅里煮熟后捞出捣碎,用面皮一个个分开包好,包成耳朵的样子,再放到原汤中煮熟,分发给那些贫苦的百姓吃,这就是饺子的原型-饺耳。吃了饺耳,喝了汤的人们觉得浑身发热,耳朵变暖,一段时间后,身上的冻疮和烂耳朵全好了。之后,每年冬至这一天,人们就会用驱寒药材+羊肉辣椒等食物用面皮包成饺子吃,一方面为了纪念张仲景的医术和功德,另一方面确实能起到驱寒保暖的作用,就这样千百年来,冬至吃饺子的习俗被传承至今!
“吃了冬至面,一天长一线”今日以后太阳直射点开始向北移动正午太阳高度会逐渐升高北半球的白天也将慢慢变长自冬至开始
我们正式进入“数九”天
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数九”其实数的是期盼心中装着对春的期盼不疾不徐,就这样日日数到暖静候春日来1
来源:央视新闻、人民日报、陕视新闻、长武融媒
审核:兰丹
编辑:姜娜王小艳
声明:1、我们重视保护作者版权,被刊用文章和图片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如有版权异议侵权的,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
2、我们注重分享,如需转载请保持图文完整,拒绝任何形式的删改,并请注明出处。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