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武县论坛

首页 » 问答 » 地理 » 白描回泾创作天下第一渠,谁能给他做助
TUhjnbcbe - 2021/6/20 11:53:00
白描:陕西泾阳人,作家、教授、文学教育家、玉文化学者。曾任鲁迅文学院常务副院长,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玉文化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国玉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兼玉雕专业委员会会长;现任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作家书画院执行院长,中国玉文化研究会佛造像艺术专业委员会会长,兼职中国传媒大学、对外经贸大学、延安大学等高校客座教授。白描,已经成为泾阳走出陕西的一张重要的文化名片!近年来,白描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家乡。他带着游子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和多年游历的厚重积淀回来了,在浩瀚的泾河文化长河里拾贝、在五彩绚烂的张家山上寻觅。多年来泾阳的稼穑养育的关中汉子在几千年的农耕文明拣拾出自己的大渠——《天下第一渠》。作为白描的创作助手,泾阳电视台编导李胜灵有幸见证了整个创作历程,揭秘了许多不为人知的故事——

担任白老师《天下第一渠》写作助手之前,和大多数人一样,对白描老师的了解,大抵如此。其实,也不止于此。与白描老师初识应该是在年。年,从中国传媒大学进修归来的我总想让自己的所学能发挥作用。查阅大量资料后,由我拟写的《东西南北泾阳人》栏目策划案放到了领导的案头。经过讨论,决定将采访第一站定为首都北京,前提是必须采访到泾阳籍著名作家雷抒雁和白描当中的一位。

据在北京媒体工作的泾阳乡*讲,此前北京电视台和北京日报社曾经想采访雷抒雁和白描均未成功,陕西电视台也曾发出过采访邀请,同样被谢绝。之前我拜读过两位老师的作品,他们那些描写家乡的作品中,能深切感受到字里行间渗透着浓浓的乡情、乡恋,基于此,我想办法找到了白描老师的联络方式,试探着打通了他的电话,那个电话我打了将近三十分钟,详陈栏目宗旨和目的,其间一再强调乡情乡恋,并请他代为联系雷抒雁老师,白描老师答应一天后回复。等待回复的时间漫长难熬,心情忐忑不安,以至于回电过来时,我迟迟不敢接,出乎意料的是,两位老师都欣然应允。油泼辣子、泾阳折花锅盔,是我们赴京采访时带给两位老师的礼物,现在说来确实太过寒酸了些,可是两位老师却爱如珍宝。相比雷抒雁老师的儒雅知性,时任鲁院掌门人、用一口地道泾阳方言和我们沟通的白描老师则热情、亲切如邻家兄长。

记忆最深的是他接过我们带去的油泼辣子时,立刻打开瓶盖凑到鼻尖闻过之后,极为兴奋地说,这就是咱泾阳油泼辣子的味儿,一个字:“爨”!他说,“爨”这个字真是太到位了,其他地方只说香,没有“爨”这个嗅觉词汇,而“香”根本无法那么传神那么到位的替代你所体味到的特殊气息。

在面对面的采访交流中,白老师对儿时、少时趣事、往事的回忆,对家乡厚重历史文化的认识以及自己的文学创作之路等历程的回忆,都让我获益匪浅。他还饶有兴致的向我们介绍他多年来收藏的各种玉器,给我们讲玉的起源、玉与中华文明发展密不可分的渊源以及玉所象征的美好寓意等等。记得白老师当时说,玉是一种物质,《说文》谓之“石之美者”,在我们老祖宗看来,玉是沟通人与天地神灵的媒介,凡从玉的字,大都与美好事物联系在一起。玉象征着人的高洁品德,在中国人眼里,美玉具备某种人格化道德化的意义,与操守品行紧密相关。玉石的品质是天生的,这种固有的天德,和人们对于善恶、是非、荣辱、美丑的概念紧密联系在一起,所以君子比德于玉。

年2月,人民日报海外版刊发白描老师《笔架山上的丹阳》,这篇文章中说泾阳是个“出文曲星的地方”。不得不承认,泾阳确实是个文化积淀深厚、文脉兴盛的地方,远的不说,近当代就有爱国人士、书法家于右任,学者吴宓,诗人雷抒雁,作家李若冰、白描等一大批泾阳籍文化大家、学者,他们不正是中国近现代文学星空那一颗颗光芒四射,熠熠生辉的“文曲星”嘛!诸多居外且驰名全国的泾阳籍文化大家都有颂扬推介泾阳的文章流传,但专为泾阳撰文成书者,白描老师应为第一人。

《天下第一渠》创作动议年月,泾阳县*协刘辉主席带领《泾阳文史资料白描专辑》编纂工作相关人员与时居广西北海的白描老师进行沟通商议时,我随行采访。在交流沟通中,白老师就其正在潜心写作的题材内容、故事梗概做了介绍,那是一部结构宏大的表现玉雕人艺术人生和价值追求的长篇巨制,白描老师长期涉足玉雕行业,这个在别人感觉中非常神秘的领域,他游弋其中却如鱼得水。刘辉主席向白老师详细介绍了泾阳近年来的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发展情况,特别是在行*区划上泾阳经历了较大变化后所面临的产业结构调整战略布局重新规划,希望白老师在这个关键时期多支持家乡文化发展,在自己的文学创作中融入更多的泾阳元素,为推动泾阳社会经济各方面发展多做贡献。其时,泾阳郑国渠遗址刚刚被授予世界灌溉工程文化遗产称号,这是陕西的一张“金名片”,泾阳人为此感到骄傲。刘辉主席试探地询问白描老师能不能写一写郑国渠。经过一天时间的考虑后,白老师答复,家乡正面临历史性的大变革,他可以放下手头正在创作的长篇小说,将工作重心先放到关于郑国渠的创作中。他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刘主席啊,你这次来北海,帮助我下了一个决心,多年来我一直想写家乡历史上一些重大事件,重要人物,但因为在内心看得很重,也就轻易不敢动笔。你的‘命题作文’,推了我一把,而且突然也有了感觉。郑国渠我写,通过作品回馈家乡热土和家乡人民,是一位泾阳籍作家反哺家乡应做、能做的贡献。这部作品就定名为《天下第一渠》!”年4月中旬,白老师回家乡开始做创作准备。白老师返泾后的第一件事就是与文化、文物旅游、郑国渠管委会及相关人员召开座谈会。白老师在座谈会中说到,自己离开家乡四十四年了,关于家乡的题材一直在心中酝酿,刘辉主席一行的北海造访把自己心中积蓄太久的激情调动起来。郑国渠是先秦三大水利工程之一,其时空跨度大,历史意义非凡,但是与都江堰和灵渠相比,世人对郑国渠的认知率太低,自己以《天下第一渠》为题就是想通过郑国渠展现这片土地上曾经上演的重大历史事件,展现这条渠艰难曲折的流转演进的历史,探究郑国渠与泾阳、与关中地方经济、地方文化兴衰都有哪些联系,书写这条渠对中国农业文化的塑形,解剖家乡这个农业文明的典型标本,破解中华文化埋藏在这方土地上的诸多密码。年,白描老师被《人民文学》杂志誉为开文化非虚构先河的大著《秘境:中国玉器市场见闻录》出版,广受好评。《天下第一渠》则是继《秘境》之后的又一本历史与现实交相辉映的非虚构文学作品。幸为白院长编外学生泾阳人很形象的把老师分为“亲老师”和“叔伯老师”。“亲老师”是指给自己当过班主任、教过语数外等主课关系密切的老师;“叔伯老师”则指教过副课或者压根没代过课的老师。对于我这个参加工作后才落户泾阳的新泾阳人来说,从引领我进入文学写作之路的冯日乾老师,到后来的马林帆、雷抒雁、白描、雒长安、李甫运、张鸿钧等泾阳籍文化学者、名人,虽然我从内心都尊他们为老师,可是若按照泾阳人的标准来分,自然没有资格称这些老师为亲老师,连“叔伯”也够不上。可是从他们每个人身上,我都收获了如何做一个德行兼备文化人的道德准则,学会了该怎样客观理性的认识这个世界并以自己独有的文字风格展示出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他们都是我心中深深崇敬的老师。白描老师回泾后,也许是读了我的《追寻泾河*》一书的缘故,向刘辉主席点名要我和县*协文史委主任孙春祥作为他写作《天下第一渠》的助手。这让我不胜惶恐。鲁迅文学院,中国文学艺术的最高圣殿,相信,每一位写作爱好者,对鲁院这所“中国文学界的*埔”都是心向往之的,虽然至今没有机缘走进这座圣殿,但是知名自由撰稿人、“微风轩”主魏峰的一句话让我有茅塞顿开之感。他说,你担任白院长的写作助手、前鲁院掌门人天天都在给你讲课,你不就相当于白院长的编外学生嘛。一直以来,我总认为,自己这个非正统的泾阳人以准泾阳人的身份,认识、采访了一批在中国当代文坛堪称大家的泾阳籍作家,并因此使自己也更加热爱和执着于写作及对历史文化的了解研究,是我在泾阳工作、生活二十年来的最大收获。这次我这个新泾阳人,因走遍泾河流域并对泾河流域文化有所了解和研究,有幸被白描老师亲点为写作助手,说是协助白描老师创作《天下第一渠》,倒不如说是白老师给了我这个编外学生一次多少人羡慕不来的学习机会。跨界奇才为师为范回泾阳后白描老师还有一件重要事情:拜望老师。首先拜望的是他在永乐中学就读时的“亲老师”李相钤老师,第二位是与他的文学启蒙者刘羽升老师交往甚密的“叔伯老师”杂文家冯日乾老师。八十多岁的李相钤老师精神矍铄,思维清晰。白描老师读初中、高中,他都是班主任。回忆起白老师学生时代的往事,师生两人立马就像穿越时空回到了当年。李相钤老师用“奇才”二字来形容中学时期的白志钢(白老师本名):志钢那时候就酷爱文学,只要县文化馆有文学培训,他请假都要去,那时候的培训班也比较多,几乎每个学期他都要请几次假。但是这一点儿都不影响他的学习成绩。除了爱好文学,他体、音、美方面也都很突出,是当时学校篮球队、排球队、田径队的主力,又是学校文艺队的小提琴手,学校办墙报,他既写又画,无论是人物,还是花草,都画得十分传神。十九岁时,他就是泾阳县全民运动会五项全能第一(当时未设男子十项全能),跳高亚*。有一次参加咸阳地区排球赛,集训和比赛走了整整一个月,回来后第二天就要考物理。晚上教室按时关灯,他跑到老师那里借煤油灯要看书复习,老师说他是代表县上去比赛,这次考试可以不参加,他说让他试试。结果那次考试班上一半同学不及格,他却考了满分。假期,他帮助老师家、同学家打胡基(土坯)、盖房子又成为一个精壮劳力,这样全面发展的学生,老师不偏爱不由人啊。其实,我也常常感叹白描老师才华的多向性。他是作家,同时又是文学评论家,无论是文学理论还是作家作品评论,都丝丝入扣,文采斐然。他的评论对象包括小说、散文、诗歌、纪实文学,还有音乐剧、民间艺术,没有广博的学问打底,是很难做到这一点的;在作家当中,他又是多面手,小说、散文、纪实文学、影视剧,都有优秀作品问世,多次荣获全国和地方以及大刊名刊的文学大奖。他是书法家,从小习字的他功底深厚。中国作家书画院成立,他众望所归地成为执行院长,出版书法作品集,在浙江等地举办个人书法作品展。北京和全国各地,由他题额的牌匾也不在少数,有些电视剧也请他书写剧名。他的字,在故乡尤受欢迎,人们把求得他的墨宝视为幸事。他还是蜚声全国的玉文化学者,在专业性极强的玉雕领域,他被推举为中国玉文化研究会玉雕专业委员会会长,玉文化著述颇丰,他的很多评论文章,对玉雕这个古老而又生机勃发的行业具有引领作用,倍受玉雕大师们信服和尊敬。他懂玉,识玉,会鉴赏玉,所以,全国最大的玉器评奖活动之一“百花奖”,每届获奖作品集都由他担纲主编,同时出任总鉴评。有传说是,上海一位大师的一件玉雕作品,起先价格定位0万元,白描老师写了鉴赏文字后,价格直升至60万元,翻了一倍。年9月,白描被上海海派玉雕文化协会授予“全国玉雕艺术评论家(首席)”荣誉称号。一个人横跨文学、书法、玉文化研究等多个领域,而且每个领域都做得风生水起,需要多么丰厚的学养,多么雄厚的知识储备?单就时间和精力分配来说,对很多人都是难题,但白描老师做到了。难怪他的老师夸他是“奇才”,他的班主任在他读中学时就看到了他异于常人的禀赋与潜质。在冯日乾老师家中,相差十几岁的两人更多的是关于文学创作方面的交流,白描老师说,刘羽升、李相钤、马林帆、冯日乾四位老师对自己在文学创作路上有相当大的影响,在他心中,冯老师作品思想的深刻性是首屈一指的。对于白老师的登门拜访,自称连“叔伯老师”都有点勉强的冯日乾老师极为高兴,冯老师并未给白老师带过课,但是两人却心神交汇,对方的作品和创作动向都互相
1
查看完整版本: 白描回泾创作天下第一渠,谁能给他做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