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武县论坛

首页 » 问答 » 常识 » 裔兆宏泾川的五彩诗意
TUhjnbcbe - 2021/5/1 18:59:00

8月的兰州。阳光炽热,*河滔滔。

年8月17日上午。甘肃日报文创大厦六楼会议厅。凉风送爽,济济一堂,社会各界嘉宾、媒体记者齐聚于此,仔细聆听泾川县的脱贫攻坚故事。

而在甘肃日报报业大厦西侧小广场上,泾川县的特色农产品展位前,人头攒动,热闹非凡。

平凉红牛肉。

红彤彤的苹果。

“空中西瓜”。

有机辣椒。

……

面对品种繁多土特产品,前来参观的游客们赞不绝口,竞相购买。

此次泾川县“脱贫攻坚宣传周”发布活动暨“脱贫攻坚主题成就展”,是由省委宣传部、省扶贫办等单位共同主办的。

“泾川县是六盘山特困片区扶贫开发重点县之一,年,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村91个,贫困人口5.89万人,贫困发生率18.46%。年底实现整县脱贫摘帽,到年底,全县剩余贫困人口户人,贫困发生率下降到0.31%。”

在启动仪式现场,泾川县委书记吕鹏举发布的数据,赢得在场人员的阵阵掌声,与会者由衷地为泾川脱贫攻坚取得的成就喝彩。

泾川,你为何值得人们的颂扬、喝彩?难道仅仅是因为脱贫?你的魅力究竟在哪?

初秋时节,当我踏进泾川这片土地时,立马被这里的迷人景致吸引了。

流连泾川的乡村,万亩苹果园,千亩柿子园、千亩菊花园……硕果累累,似海如锦,令人目不暇接。

走进山塬沟壑的深处,那清脆的鸟鸣,潺潺的溪水,让人顿感心旷神怡;

置身千年古刹寺庙,则梵钟清越悠扬,香烟缭绕,幽静如兰,令人顿生出一种铅华洗净的禅意……

泾川,难道是一个梦幻般的乐园?

古人类发祥地

泾河,是*河的一条较大支流。李白有诗云:“豳谷稍稍振庭柯,泾水浩浩扬湍波。”

泾川,因地处泾水腹地而得名。

泾河穿流而过,福银高速、国道横贯泾川全境.

泾川的地理位置是独尊的,地域资源在华夏文明史绝无仅有的。泾川,位于陕甘交界处,地处*土高原的古陇东高原。凛冽凶猛的朔风,裹挟着大西北的漫漫*沙,不停地撞击绵延于此的六盘山脉,日积月累,一层又一层地沉积,厚达百米。

当华夏文明的先祖们尚不知铜铁为何物时,在他们的眼中,风积而成疏松细腻的*土层,便是上苍的恩赐。陇东高原堆积的十多层地质,有淡红色的,有褐红色的,有紫红色的……

赤橙*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七彩的地质结构,是否留有古人类文明的曙光?

距今年到年以前,古老的中华大地上,从东到西,由南而北,分布了许多神秘的原始文化。它们,密集于东南沿海、两河流域和渤海湾。

但数千年前,在山与海的升降和进退中,究竟有怎样的先民们在自由地奔走?又活跃着怎样的最原始的文化因子?

年10月中秋的一天,*河岸边的一个偏僻的小村庄,迎来了一位大个子的洋人。

这座小村庄,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仰韶村。这位洋人,就是瑞典人安特生。

从此,仰韶文化,成为中国第一个考古学文化。

但安特生却认为,仰韶文化就是中国古代文化的前身,是由西方传入的。

安特生不仅给中国考古学带来了巨大的冲击,还带来了比过去广阔得多的视野。那么,仰韶文化真的由西方传入的吗?仰韶文化到底是什么性质的文化?

*河的涛声是雄浑的,是华夏祖先的足迹是生动的。

华夏文明的辉煌,是从*河母亲的胸腔深处迸发而出的。

多年前临洮巴马峪沟的洮河波光,照亮了马家窑文明的曙光。

而令考古界感到震惊和神奇的是,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陇东的泾川开始发现了大量的古生物化石。

走进平凉博物馆,你会发现,泾川境内的古生物遗存丰富多彩。这里有:

多万年前的互棱齿象下牙化石。

万年前的动物寄生化石。

万年前的树干化石。

在汭丰乡百烟村欠子梁沟,考古界发现了至万年前的古生物化石,可辨别的物种有三趾马、犀牛、鬣狗等。

此次发现,丰富了当地的地质信息,为研究泾州地区古环境、古地理和古气候提供了重要依据。

而万年前的犀牛牙床化石,则属早期人类生存环境中的动物群化石。

神奇的是年,在泾川县泾明乡发现的“泾川人”化石,距今约3万至5万年,中国社科院古脊椎动物和古人类研究所研究表明:

“泾川人”头骨化石,是更新世晚期己经进化为现代人的代表!

经考古史学学论证,这个20岁左右的女性头盖骨,在人类进化系统中处于晚期智人的地位。它所显示的人种特征,与蒙古人种相符。

因此,它被考古界命名为“泾川人”,亦称“泾川少女”,或“平凉少女”、“平凉人”。

这一发现,是继“蓝田人”“大荔人”发现之后,至甘肃“武山人”发现之前,陕西以西广大地域间发现的首个人类头骨化石。它填补了5至10万年前中国没有现代人的空白。它比北京“山顶洞人”早1至2万年。

随后,“泾川人”头骨化石的再研究,为现代人类多地区起源和连续进化附带杂交的学说提供了证据,填补了中国乃至欧亚大陆人类进化史上尚未发现的现代智人化石标本,力证了现代中国人起源于中国本土,而非来源于非洲。中国人不但有年(大地湾遗址考古结论)的华夏文明,而且有数十万年的史前历史。

年,在太平公社三星大队梅家洼生产队,发现了泾川大岭上遗址,其石制品有41件。它距今约60万年以前,这是迄今为止,甘肃境内最早的一处旧石器时代遗址。从那远古开始,人类就已经展开了与自然、人与历史由远及近,到面对面的对话。

另据统计,泾川共发现新石器遗址处。它们有仰韶文化的,也有齐家文化的。还发现了商周遗址97处。

这些化石的发现,逐渐形成了一个信息链,那就是在远古时期。这一带属于亚热带气候,是生物进化的适宜区和人类进化的重要区域之一。

化石,是历史沉积的记忆,是远古生命的繁衍,尽管沉睡上万年乃至数亿年,但它始终是生命渊源的标本。

“端行鉴远,正身笃行”。从泾川出土的青铜器,年代横跨商周到清末各个历史时期,器物囊括了石器、酒器、兵器和杂器等。泾川博物馆馆藏铜镜五十余面,形制各异,工艺精美,囊括了从两汉到明清各时期的品种。

泾川的先民为故园留下了无数历史遗存:

古人类遗址。

古人类化石。

新、旧石器时代遗址数百处。

各类古生物化石数十件。

……

无疑,泾川是古人类的发祥地。

也许泾川的独特性,便在于此。

佛道圣地

佛教,是觉悟解脱的哲思,是人生的一种心灵通达。

提起陕西扶风的法门寺,人们会立马联想到,年,在这里发现了唐代地宫,出土过4枚佛祖释迦牟尼真身指骨舍利。

然而,你绝对想像不出,早在年12月,泾川大云寺遗址上就发现了唐代大云寺地宫,出土佛祖释迦牟尼真身舍利14粒,还有珍藏舍利的国宝级文物金棺银椁、鎏金铜匣、石函。

如果不亲临泾川,令人难以猜想到这里佛教文化的盛大辉煌。

不过,因历史原因,这一重大考古发现,并未及时对外公布。

亿万年来,*土高原在这里,因泾河和渭河水系的长期切割,形成了沟、梁、峁、壑等多种地貌奇观。泾川县城关公社水泉寺大队贾家庄,便是这种奇特地貌的缩影。

那是年12月下旬,贾家庄生产队组织社员集体劳动,在泾河川里,社员乔碎成铲瓦砾时,突然铲出了一个洞口。那洞口有石门,洞内石砖铺地,中间放有一个斗大的石盒,洞壁有少量的图画。

当时,社员们都以为,这可能是一座古墓。于是,他们立即向县文化馆报告。很快,当地文物人员就赶到了现场。

在社员乔世荣的帮助下,个头较矮的乔碎成钻进洞中,好不容易抱出了一个石盒,石盒竟然重达40公斤。

奇怪的是,石盒抱出地面后,人们这才发现:原来它不是什么石盒,而是一个灰色大理石石函。

石函上刻有花纹和千余字铭文,铭文末有建塔官员和僧众的姓名,纪年为“延载元年”(公元年)。石函顶上正中刻一方框,框内刻着:“大周泾州大云寺舍利之函总一十四粒。”

更为惊喜的是,揭开石函函盖,里面有一正方形鎏金铜匣,铜匣用一把鎏金铜锁锁着,铜匣下面还压着一枚鎏金铜钥匙。用铜钥开启铜匣,铜匣里有一前高后低的银椁。开启椁盖后,内有形状与银椁完全相同,尺寸相对较小的金棺。金棺内有白色半透明长颈琉璃瓶,内有14粒米粒大小,质似珍珠的东西。

经过仔细清理,现场又发现了一只金钗、11只银钗和“开元通宝”铜钱共53枚。

通过石函上的铭文,文物专家弄清楚了地宫以及石函的历史面貌。

史学界认为,历史上的所有帝王,建塔立寺,写经造像,无过于隋文帝杨坚。隋文帝以印度阿育王为楷模,“弘法护教”。

公元年,年届花甲的隋文帝,毅然颁下诏令,在全国30个州建30座舍利塔,供养佛祖释迦牟尼舍利。可谓气魄雄伟,惊世骇俗。

当时的泾州,属于长安门户,乃京畿之地。14粒舍利,是被高僧送往泾川,在大兴国寺建舍利塔和地宫供养的。

历史就是这样的巧合。年后,67岁的武则天登基。武则天对《大云经》极为崇敬,敕令长安、洛阳各建一座大云寺,珍藏《大云经》。泾州大云寺,则选在大兴国寺遗址上兴建。意外的是,动工之初,竟然发现了隋代供养的舍利。遂做成铜、银、金棺椁,并以硫璃瓶盛装14粒佛骨舍利,再配以石函,最后再将其放入地宫,建塔供奉。

千年迷雾,先贤穿越。年9月,年已80高龄的郭沫若先生,亲自鉴定泾川大云寺出土的佛舍利,将其评定为国宝级文物,并刻字“大周泾州大云寺舍利之函总一十四粒”的石函。它,被郭老奉若至宝,其竟言“舍利石函,贵在石函”。

《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学卷》这样誉之:泾川大云寺地宫和石函中的金棺银椁铜匣,最早将中国传统的棺椁葬制引入佛教,反映了唐代在舍利瘗埋制度上的划时代变革,在佛教考古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半个世纪以来,泾川大云寺地宫佛祖舍利和银椁金棺被发现后,虽然作为国宝级文物,并曾多次漂洋过海,远赴日本、新加坡、法国、英国等国展出。

但因种种原因,这批国宝一直未能走进大众的视野。

苍茫大地,斗转星移;远古史迹,深藏原野。

神奇的是,年的冬天,在距离大云寺以西米外的农田,泾川几名农民耕作时,又发现了北周宝宁寺遗址,出土了舍利塔基一套,包括:石函、铜椁、铜棺、舍利瓶、舍利、金银钗、玉指环、医用铜刀……

经专家考证,此地为建于北周天和二年(公元年)的宝宁寺遗址。出土的舍利石函,为比丘慧明瘗埋舍利之石函。

此后的几年,这片圣土竟然捷报频传,连续发现“佛”光踪迹!

5年3月19日,泾川当地在修建良种苗木繁育基地时,在出土了比丘慧明瘗埋舍利石函原址,又出土了1.8米高的北周早期石雕佛像一尊,通过挖掘机开掘的喷灌设施现场,发现宝宁寺面积至少约30亩。

年12月31日,泾川县城关镇几名农民在平整道路时,在大云寺地宫东侧发现一处佛像窖藏,出土数十尊北朝、北魏、隋、唐佛像窖藏。

此后,又在窖藏东、北两侧各发现一处地宫,其中已经打开的北地宫发现一个陶棺,地宫碑刻铭文显示:其中藏有佛舍利“余粒并佛牙佛骨”。

年1月11日,在窖藏佛像所在位置东、北两侧5至8米处,考古人员发现了地宫两处。随后,考古人员对东地宫进行了发掘清理。东地宫上的碑刻铭文显示:地宫修建于“大宋大中祥符六年五月”(公元年),当时的大云寺更名为龙兴寺。

岁月随缘流逝,因果幽远不虚。宋代泾州龙兴寺遗址地宫砖铭文,有一片记事碑这样记载:

有两个年轻的和尚一起来到曼殊院,学习法华经。一个智明,一个云江。他俩志同道合,亲密无间,相依为命,有着共同的理想,是一对同修知己。他们秉承师训、同受佛恩,自觉佛陀深厚恩泽无以回报,又常叹念如何弘扬佛陀的大悲智慧、让众生都普沾佛的雨露!

二人立志发愿,坚持修炼,行住坐卧,静心参禅,不断精进,不敢懈怠。这样的磨砺苦行,一直坚持二十多年。其间,他们依照佛陀教诲,力行一切善事,或逢人施惠、或为人说法举办佛事法会,所得供养均布施乡里,或广舍钱物救困济贫。

果然,佛法的效应出现了。开始感应的舍利不是很多,也没有神验。哪想到,日积月累竟达多粒。这时,神奇现象显现了:舍利在宝瓶里象珠玉一样飞转,佛牙、佛骨也大放异彩,如流星一般,光芒耀眼!

“大宋大中祥符六年”,即公元年5月12日这一天,两人虔诚跪求舍利所归,问天占卜,结果显示:舍利适合瘗葬在自己所在的曼殊院中,如此将历劫不坏、长存世间,可得到天上人间一切诸佛菩萨的加持,最为上吉,舍利不宜外流。在全国各地收集的诸佛舍利余粒,以及佛牙、佛骨,在曼殊院文殊菩萨殿内瘗藏供奉。见证人有龙兴寺僧正惠照大师等人。

专家们一致认为,此次出土的佛教造像涵盖了北魏、西魏、北周、隋、唐、宋等各个时期,种类众多,内涵丰富,题材多样,具有十分重要的考古和学术价值。

有趣的是,泾川第一次出土舍利的年是龙年,出土北朝、隋、唐佛像窖藏、疑似地宫又是龙年,太巧了。

而出土的宋代舍利地宫题记为:“大宋大中祥符六年”,即公元年,至年,整年。如此时间上的巧合,简直令人难以置信。

将一个地方称为佛都,这当然是比喻,但也足能言明此地佛文化的分量和地位。古都洛阳就有佛都之说,这主要是因为洛阳白马寺,有着中国佛教“祖庭”和“释源”之称。

而泾川一个地方三次出土舍利,这在全国绝无仅有,在世界也罕见。泾川大云寺,因此也成了享誉海内外的佛舍利供养圣地。

说泾川是佛都,自然名副其实。

可惜,明洪武年间,泾州大云寺于毁于洪水。

尽管历史风雨无坚不摧,但隋唐修筑的佛塔地宫遗址尚存,金棺、银椁犹存,依然美轮美奂,至尊至贵的佛祖舍利,完好无损。

现在看到的仿唐式大云寺博物馆,是7年8月在古泾州大云寺原址上重新修建的,规模宏大,布局严整,举架平缓,出檐深远,用材硕大,色调古朴,庄重典雅,由山门、碑亭、钟鼓楼、舍利塔等构成,凸显出历史上大云寺的大气与厚重。

“百里石窟长廊”,是佛都泾川佛教盛行的又一佐证。

其窟龛有多个,有佛教造像,铜像、石像、泥像等多尊。

而泾川出土的十六国时期鎏金铜佛造像,是我国发现最早的、最完整的鎏金铜佛造像。其泾川佛教碑刻中的南石窟寺碑,则对研究北朝历史,提供了重要依据。

在《安定城楼》一诗中,李商隐这样描绘:

迢递高城百尺楼,

绿杨枝外尽汀洲。

贾生年少虚垂涕,

王粲春来更远游。

永忆江湖归白发,

欲回天地入扁舟。

不知腐鼠成滋味,

猜意鵷雏竟未休。

诗中的安定城楼,所指泾州城楼。时年,26岁的李商隐参加博学鸿词科的考试,结果落了榜。这首诗是他登安定城楼遣愁言志的名作。站在安定城楼上举目远眺时,失意的李商隐眼中,看到的是泾州山河美景,而他莫名感喟自己寄人篱下,流落幕府。

当然,昔日的安定城楼,早已坍塌,但它辉煌的景致、泾州佛教文化的兴盛,却依旧留在历史的长河中。

在中国的佛教史上,没有哪个地方像泾川一样,能在半个世纪内,先后三次发现佛舍利;也没有哪个地方像泾川一样,历史上有14位帝王,先后下诏或敕赐兴办佛事。

更何况,泾川出土、现存的舍利塔遗址、佛舍利、石窟、佛像等,多达1多处。其数量之多、规格之高,世间少有。

泾川,是陇东境内与泾河关系最亲密的城镇,这里的石窟最为密集。大小个石窟,星河般蜿蜒铺洒在泾河两岸的岩石之上,无一不印证着佛光普照的神韵。

约公元年-年,泾州刺史抱嶷主持开凿了化*寺石窟(王母宫石窟),此为平凉乃至陇东地区,有明确纪年记载开凿时间最早的石窟,与云冈第六窟中心塔柱式形制相似,因早期造像较多,也称千佛洞。

泾川石窟群的魅力,似乎更应该在那些空窟中寻找。早期佛教有不立塑像的教条,泾川多个石窟中,有造像的只有35个,其他的空窟除了风化消蚀,更多的则是出家人苦修的场所。或许,这空荡荡的清冷,更能诉说这里的虔诚与沧桑。

如此密集的佛教文化遗存,这样丰盛的佛教文化资源,向世人昭示:在佛教中国化的过程中,泾川的地位于非常特殊而突出!

泾川,是古丝绸之路西出长安之后的佛教文化中心,是多元文化的交汇地,如果说敦煌是佛教艺术的宝窟,那么泾川就是佛教信众的圣殿。

史学界因此得出结论:“泾川佛教文化在甘肃的地位仅次于敦煌。”

五千年,中华文明长河奔流不息。

如果说对于佛教中国本土化,泾川是功莫大焉的话;那么这里的西王母文化,则处在中华年文化的源头。

在中国的民间,王母娘娘的名字大名鼎鼎,如雷贯耳。

而在泾川回山上则建有“回屋”,乃西王母居住地,也是西王母与东王公相会处。它就是王母宫。

秦汉之间的《尔雅》,有最早把西王母当作西部的地域名或氏族名记载。

西王母,称之为中华女性始祖,最早见载于《山海经》。

而《词源》对西戎的解释则为:“戎或西戎是西北诸古代民族的总称。”

现代人认为,是西王母以巫术行大巫师之职治理部落时,戴有“虎齿”的面具、穿有“豹尾”的章服。因西方地理符号是“虎”,“虎”因此成为西部古民族的图腾。

古之西王母,是中国西部羌戎各民族中,处于母系社会阶段的女性首领。她和轩辕*帝一样,都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真实人物。

在泾川,现有七项国内外罕见的西王母文化遗产。

不过,西王母的影响力,是借神话的翅膀往返于古今时空的。在我国各地的西王母宫庙建筑中,泾川回山(回中山)的王母宫以始建之早、规模之大而被公认为西王母祖庙。

相传,王母娘娘掌有不死之药和长寿蟠桃,是中国女仙之尊,也是最神秘的女君主。

历史中的西王母,长期存在于“神”与人之间。

西王母所处的时代,正当中原*帝和蚩尤鏖战之际,西王母鼎力相助*帝,派九天玄女给*帝送去兵书,*帝很快就战胜了蚩尤。

为了表示与东部民族的友好,西王母还派人送去了象征友好和平的美玉和疆域图。

有趣的是,西王母与*帝、舜帝、大禹、周穆王等,有如影随形、相伴始终的交往。不仅有西王母使乘*授*帝地图,助*帝战蚩尤;还有向舜帝献白玉环、禹学于西王母的美好传说……

公元前年,一个具有标志性的历史年份。这一年,中原民族建立了周朝。当时,包括西王母在内,泛称犬戎的西部民族尚未统一。

史料记载,西周曾多次讨伐戎族,周穆王也曾西征犬戎至泾河上游。令人惊喜的是,它衍生出周穆王与西王母瑶池相会的美好传说。

据《史记》记载,周穆王与西王母于回山惜别时,曾亲笔勒石题写“西王母之山”五个大字。

瑶池相会,是一段十分浪漫有趣的故事。周穆王向西王母送上中原精美的纺织品,西王母则用美酒和鲜果款待这位中原君主。盛大的宴会上,周穆王唱了《*竹歌》,西王母则和唱了《白云谣》。

这个传说,被公认为人类史上最早的两国君主友好会见的求和事件。从此,在泾川一带留下瑶池、回山、回中等地名和文化遗产,这也是内地信奉西王母的发端。

史学界推测,《周穆王传》这本书虽然亦真亦幻,但在泾川回山,周穆王会见西王母之邦酋长或拜谒神庙、祭祀等,却是可信的史实。

在三千多年前,泾川是西王母古国境域。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经梁启超、王国维、吴晗等学者研究,不约而同地揭开了西王母的面纱。他们认为:西北诸古代民族猃狁、昆夷、戎、狄等皆同族异名。所谓“西戎’”,即指西岳华山以西的泾河、渭河、洛河中上游的广袤地带,也是古代西部游牧民族同中原农耕民族长期争夺的地域。至今,在陕甘一带,仍有书关“戎”的遗迹,如陕西大荔有“大荔戎”,在甘肃泾川有“乌氏族”、庆阳有“义渠戎”。可以说,由东渐西,戎族的生存足迹与历史身影呼之欲出,挥之不去。

《礼记》则曰:“西方曰戎。”西王母“虎齿豹尾”之形。

吴晗先生曾明确指出,西王母“是公元前0年左右活跃在陕、甘高原一带的戎或西戎的别名”。

而闻一多则以诗句咏史:“龙,是中华民族的总图腾”、“西王母,是中华民族的总先妣”。

在中国历史上,汉武帝是一代雄才大略的帝王。汉武帝巡幸泾川时,因见回山之巅云浮五色,与梦中西王母降临汉宫时情景相似,认为是西王母在此显灵,遂建之以纪念。有关他北出萧关的事件,在《武帝纪》中如此记载:“元封四年冬冬月,行幸雍,祠五畤,通回中道,遂北出萧关。”

回中道,为古驿道名,因汉武帝途经回中得名。这条道是秦汉时期由陕入陇的重要通道。汉武帝曾4次途径回中道,巡查陇东民情。

随着丝绸之路的开辟,后又开辟了陇关道。陇关道遂成为由经陇州入陇进入秦州及河西走廊的重要通道,回中道入陇地位才逐渐被取代。

有学者统计,汉武帝曾11次来泾川,泾川成为汉武帝巡幸最多的一个地方。而回山建王母宫,则与汉武帝多次亲临泾川是分不开的。

然而,在宗教中,道教赋与西王母以神格,她和东王公共主阴阳二气,化生万物,“司天之厉及五残”。以世俗理解,西王母是生命起源和善恶分明的生命秩序主宰,向善,就有祥瑞;向恶,就有惩罚。西王母神格仅次于三清,可谓崇高。

越宗教化,西王母的形象越神化了,就越栩栩如生了。她的身影也由东渐西,与戎族的生存足迹和历史面貌如影随形。

神话的西王母,居昆仑悬圃、阆风之苑,那里金城千里,玉楼十二,琼华之阙,光碧之堂,九层玄台,紫翠丹房,左带瑶池,右环翠水。还有昆仑桐柱,其高如天,围三千里,其山之下,弱水九重,洪涛万丈,非飙车羽轮不可到达。有鸟希有,东覆东王公,西覆西王母。

最迷人的,当是三千年开花、三千年结实、三千年成熟的蟠桃,吃一口,即长生不老。西王母蟠桃盛会,也因此成为长寿者的聚会。

后羿曾请不死之药,妻嫦娥服药后奔月;

“七仙女下凡”;

牛郎织女相会;

……

一个个动人的故事,应运而生,数千年经久不衰。

相传有一年“七夕”时,汉武帝曾在瑶池与王母相会,有幸品尝过王母娘娘的蟠桃。《全唐诗》就有这样的记载:

武皇无路及昆丘,

青鸟西沉陇树秋。

欲问生前躬祀日,

几烦龙驾到泾州。

可惜,一代圣主并未长生不老,也许这是人间与仙境之别。

而在民间,则把西王母请进无数的庙堂,又与祖庙呼应,全体民众以庙会形式,自发崇拜、纪念王母娘娘,实际是祖先崇拜意识、认同中华人文先祖之一的民间文化自觉,也是向王母娘娘祈求平安。

在此任职过的晚唐诗人李商隐,游览瑶池胜景时,则触景伤情,据此留下了不朽诗篇:

瑶池阿母绮窗开

*竹歌声动地衰;

八骏日行三万里

穆王何事不重来?

泾川王母宫建于元封元年(公元前年),王母宫平面呈“回”字形,宋代、明朝都曾重修。

自然,它是国内外修建最早、规模最大的西王母文化建筑群,遗留下了大量的历代诗颂、典籍记载、碑铭文物。

王母宫正殿,为西王母大殿。殿前有降真树和香亭,亭下是玉皇大帝殿。

王母大殿左侧依次是:

文昌殿。

无量殿。

三皇殿。

周武王殿等。

右殿为:

子孙宫。

五帝殿。

汉武帝殿等。

主体建筑则呈南北走向。

建筑群内还有一天门、二天门、三天门,宫南是瑶池,入山必经五道灵宫殿,才能达一天门。

可谓错落有致、翠水丹林。

站在回山之巅的王母宫建筑群内,南侧的汭河、瑶池、泾川县城,尽收眼底。向北,还可观望到泾河、泾河川以及泾汭二川的无限风光。

王母宫虽然碑碣众多,但极为珍贵的,则是其中的三碑刻。

一是,北魏“南石窟寺之碑”。

二是,宋“重修回山王母宫颂碑”。

三是,元“镇海之碑”。

“一碑三刻”的“瑰宝”级“王母宫颂碑”,碑文记述了有关西王母宴请周穆王及与汉武帝相会的传说。

遗憾的是,泾川王母宫因战争毁于清同治年间。我们现在见到的王母宫大部,则是上世纪90年代台湾人捐资重建的。

本是同根生,华夏共尊母。

那是年,台湾西王母信徒多人组成“朝圣团”,考察了山东泰山王母池、*天池和泾川回山。最终,他们认定:泾川的回山遗址是西王母发祥地。为何?

因为,在华夏大地,横贯东西,纵贯南北,王母宫多得数不胜数。泾川王母宫,不是浪得虚名,而且有诸多史料、碑刻、古迹、民俗作证。泾川的王母宫,才是第一真宫,是名不虚传的“天下王母第一宫”。

台湾有很多民间信仰,其中非常重要的一支,就是西王母信仰。从此,台湾信众络绎不绝前来朝拜。

而每年农历三月二十“西王母盛会”时,全世界四面八方的信徒都纷至沓来。“国际西王母研究基地”“国家重点民俗文化景区”“中国西王母文化名城”之称,泾川当仁不让。

据说年8月24日,来自台湾的30多位信众,于“回屋”拜谒西王母时,拍得西王母显灵神光圣像,人人惊喜万分,激动不已。

遂于翌年同日,信徒们将显灵圣像恭送至“回屋”安放,捐资修葺复建瑶池。

祖祠重辉,善果断续。台湾重要*治人物、前中国国民**主席吴伯雄,为在泾川举办的首届“华夏母亲节”题写墨宝:西王母乃华夏之尊母。

因泾川是西王母降生地和西王母文化发祥地。王母宫则被中央台办、国台办确定为:甘肃首个“海峡两岸交流基地”,被中国非遗中心授予“国际西王母文化研究基地”,并倡议将西王母诞辰日农历七月十八确立为“华夏母亲节”。

在泾川的回中山王母宫,源自宋代的西王母祖庙庙会,已延续一千余年,至今香火鼎盛,成为最盛大的全球华人共祭西王母仪式。

我们在泾川采风期间,适逢“华夏母亲节”,虽受今年新冠疫情影响,但前来拜谒的民间信众,仍旧络绎不绝,香火袅袅。

 

国家4A级旅游景区泾川大云寺已成为该县一张亮丽的名片。

英雄疆场

风云会际,人间正道。扑朔迷离,苍海浮沉。在泾川这片神奇的土地上,歌诵着豪情大侠叱咤风云的传奇故事,传唱过绝世美人倾心挥洒过荡气回肠的动人柔情,更颂扬着古今各路英雄豪杰演绎过金戈铁马、血雨腥风的热血凯歌!

泾川,历史上称之为泾州、安定郡,居丝绸古道要冲,为华夏文明腹地,自古就是出长安后通往西域的第一重镇。

泾川,夏商周三代以前,她为汉族与戎族杂居之地,是中原华夏民族和西域戎族的边界地带。约公元前11世纪的商代末年,泾川境内有阮国和共国,这是当地历史上最早的两个国家。这两国是商的诸侯国,后来均被周文王所灭。

西周末年,义渠戎逐渐强大,建立西戎古国——义渠国,泾川境属之。秦在泾渭流域上游兴起之后,泾州乌氏等族朝拜强秦。秦昭襄王灭义渠戎,置北地郡,泾川境属之。秦统一六国后,派蒙恬北筑长城,以御西部狄人。

西汉时期,匈奴为患,地处要塞的泾州屡经战乱,生灵涂炭。汉武帝元封五年,置十三刺史部。元鼎三年,分北地郡而设安定郡,安定郡属凉州刺史部管辖。安定郡管辖今甘、宁、陕交汇的关陇广大地区。东汉时期,汉顺帝永建四年,羌族势力衰败,安定郡迁回。连年的战乱,导致人口数量大减,安定郡由东汉初的20县合并为8县。8县辖境,即占有今泾川、灵台、镇原三县之地及陕西部分地区。

三国时期,安定郡辖境属魏国。曹操平定关中陇右之后,安定郡随凉州刺史部被并入雍州。

西晋时期,安定郡下辖安定、临泾、乌氏等7县,其中安定、临泾、乌氏三县的全部或部分就在今泾川境内。

十六国至隋代,统治者亦多次置郡、撤州于泾川境内。其中北魏时置泾州。

唐高祖武德元年(公元年),安定郡改名泾州。太宗贞观时,全国设10道,泾州属关内道。

此时,在泾州一带,吐蕃、回鹘、唐*三方势力犬牙交错。特别是吐蕃的强大*力,给唐王朝带来了巨大威胁,唐*与吐蕃曾在泾州作战百年。这样,泾州曾一度上升为京外第一镇。

到了宋代,泾州处在宋、金、夏三大势力的边界,战火连年不断。

范仲淹受帝命后谢曰:“泾原重地,第恐臣不足当此路,与韩琦并驻泾州,琦兼秦凤,臣并环庆……”

后夏人、金人屡次入侵泾州,战火从北宋延至南宋,众多宋代名将都涉足泾州。金时,泾州属庆原路。金世宗大定七年(公元年),改保定县为泾川县,意为泾水之川。

元时,泾州初属都元帅府,曾在泾州立总司,辖邠州,后属巩昌总帅府;忽必烈至元八年(公元年),灵台并入泾川;至元十一年(公元年),长武县并入泾川,复灵台县,将良原县并入灵台;至元二十三年(公元年),泾川改属陕西行中书省平凉府;至元二十七年(公元年),泾州改为直隶州,领泾川、灵台2县。

清朝时,陕甘回民掀起反清斗争,震动朝廷,战火蔓延,民苦不堪,泾州人多受战火之苦,后左宗棠剿抚并用,由泾州去*,沿途修路植柳。

历史上的泾川,群山缭绕、沟壑纵横,乃“长安畿辅、关中襟要”,扼陕甘宁之交通枢纽,居丝绸古道之要冲,历来为兵家必争,屡遭战火蹂躏;也屡次从灾难中顽强重生。

穿越数千年,泾川目睹了襁褓中的中华文明,从蹒跚学步到风华正茂。历史演绎了太多的壮烈:汉与匈奴,唐与吐蕃,宋与西夏……泾川见过了太多的碰撞与回应。

时势造就英雄。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每个纷乱的历史时代,总会产生一批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演绎过荡气回肠的英雄传奇。

古代较为典型的,当是唐初的第一大战。

那是武德元年七月,李世民与差点改变他一生命运的人相遇了。

那么,堂堂的李世民,究竟惧怕过何人?

此人,就是崛起于豪强之家的薛举。

薛举,原是隋末金城郡(今甘肃兰州)的富豪,作过金城校尉。薛举不仅家财万贯,还骁勇善战,为人十分仗义。他喜欢与各地英雄豪杰结交为伍,在金城县一带,他的名号人尽皆知,很有威望。

《旧唐书·卷五十五·薛举传》记载:“薛举容貌魁伟,凶悍善射,骁武绝伦,家产巨万,交结豪猾,雄于边朔。”时值隋末,天下大乱,群雄并起。在平定盗贼上,薛举有功。当时,他挟持县令,开仓放粮,拯济百姓,一举夺得金城控制权,自称“西秦霸王”。

随后,群盗头目宗罗睺投靠薛举,联合招兵买马,四处攻打隋朝,兵锋所指之处,尽皆攻克。于是,薛举尽收陇西之地,兵马13万人,薛举遂在兰州称帝。公元年十一月,薛举已有30万*队。薛举占据金城拥兵反隋,又陆续攻占了陇西、天水、青海乐都等地。这样,他在天水建都,自称“秦帝”,成了西北的一个王朝。

武德元年(公元年)六月,李渊建唐刚刚一个月,薛举就亲自率领大*,前来争夺泾州。李渊派次子秦王李世民为大元帅,纳言刘文静为元帅府长史,吏部侍郎殷开山为行*司马,总管五万大*,前往抵御。

秦唐两年相遇于高墌(今陕西长武县北)。李世民深思熟虑后,决定转攻为守,拖延时间,避免与薛举正面交锋。在两*僵持一段时间后,薛举采取诱敌深入的计策。没料到的是,李世民突然卧病。此时,唐*新定关中,连打胜仗。将士们普遍存有骄横恣肆心态。结果,当秦*又来骂阵时,前线指挥刘文静、殷开山两人私自决定,迎战薛举,以人多之优势,开城门迎战。

然而,他们低估了薛举的实力,薛举虽称帝,但仍亲自上阵,与唐*厮杀,十分勇猛。最后,李世民部众不敌薛举,差点被薛举斩杀,幸亏提前逃走。唐*惨败,薛举俘获唐*众多大将,轻松攻下了高墌城。史载:“死者十五六,大将慕容罗睺、李安远、刘弘基皆陷于阵。”李世民无力反攻,只好带病回到长安去请罪。

而在击败李世民后,薛举已经和突厥建立了联系。此时,时机正盛,本可乘胜追击,直捣长安腹地。然而,天不遂人愿,就在准备攻打李渊时,这年的8月,薛举重病而亡。

薛举死后,他的儿子薛仁杲继位。可惜,薛仁杲性格暴躁,喜欢杀人。薛举生前曾警示他:“汝智略纵横,足办我家事,而伤于苛虐,与物无恩,终当覆我宗社。”

薛仁杲屯居在圻墌城。圻墌城,又名薛举城。圻,方千里之地;墌,基址。薛举城,在泾川县城东北15华里的蒋家坪(城关镇蒋家村)。这座著名的古城堡,为西魏泾州刺史乙弗贵所筑。

李世民率唐*仍扎寨高墌。前车之鉴。李世民吸取了上次战败的教训,坚壁不出,无论薛仁杲怎样挑战,唐*一概不理,而是深沟高垒,严密防守。

在秦*多次进攻中,唐*虽也有接二连三地请战的,但李世民却始终不予理睬。

时光荏苒。转眼间,两*在这里整整对峙了60天。塬上的茂草由青发*,渐渐地枯萎了。

此时传来消息,因秦*远离后方,*需补给艰难,有时一天只吃一顿饭,*心开始动摇。秦*大将牟君才、梁胡郎先后率部,向李世民投降。

机不可失。李世民当机立断,选择浅水原为战场,先派一支人的小部队,前往浅水原扎营。

在圻墌城得到消息的薛仁杲,立即派大将宗罗睺率大*赶来迎战,想吃掉唐*。可,唐*仍然扎住营寨,坚守不出。秦*连续攻打了几天,唐*虽然有一些伤亡。但秦*初来时的那股锐气却慢慢衰竭。

就在此时,唐*后援部队来了,领兵的是右武侯大将*庞玉。可这次不等唐*扎营,秦*大将宗罗睺便亲自领兵来攻,两*在浅水原上激战。

让秦*没想到的是,先前的唐*也从营寨里杀了出来。一时间,秦*腹背受敌,一片混乱。

忽然间,天边滚来一阵惊雷,马蹄声震得草原瑟瑟发抖。原来,是李世民亲率精骑二千,马踏飞燕般杀奔过来了,后面则是几万人的唐*大队。放眼远眺,漫山遍野,到处都是战旗猎猎的唐*。

只见李世民带着精骑几十人,首先冲入秦*之中。他身着亮银铠甲,胯下一匹白龙马,手舞钢枪,像闪电一般在秦*阵中杀进杀出。

秦*突遭袭击,阵脚大乱,指挥失灵,宗罗睺急忙带领残兵败卒向圻墌城溃逃。

李世民命令由庞玉统帅大*,随后赶赴圻墌城,他则率领那两千精骑,乘胜追击。

“宗罗睺虽然败退,但薛仁杲还占据着坚城,你只带二千人去追击,孤*深入,太危险了,还是跟大*一起去吧!”舅舅、大将窦轨上前拉住李世民的马缰说。

李世民哈哈大笑说:“舅,放心,我心中有数。现在形势就像劈竹子一样,不可失去势头。”说着,他便率领二千骑兵,向圻墌城急驰而去。

事前,李世民就找到几个熟悉地形的当地人,追击时由他们带路,从小道绕到圻墌城南的泾河岸边,切断了秦*的归路。

等到李世民率领的秦*赶到圻墌城时,只见唐*骑兵已沿河边列成阵式,跃马横枪,威风凛凛。此时的秦*,早已斗志涣散,哪敢再与李世民率领的唐*交战,只得四处逃散。

到了晚间,唐*主力赶到,全*渡过泾河,把圻墌城团团围住。守城的秦*士兵,纷纷出城投降。

第二天,薛仁杲一看大势已去,只好率领剩下的一万多将士投降了。

李世民亲自进城受降。

接着,李世民又派人接收了薛家父子原先控制的郡县。从此,陇右地区划入了唐朝的版图。

这个地区的平定,使唐王朝的后方安全得到了保证。

大江流日夜,慷慨歌未央。

“任重而道远者,不择地而息。”莽莽中国,已倒之狂澜待挽;茫茫华夏,中流之砥柱伊谁?

说到当代战役,让这片土地难以忘却的,是红二十五*在此演绎的“四坡壮歌”。

红二十五*,原属红四方面*建制。年秋,红四方面*第四次反“围剿”作战失利,主力被迫向西转移。年11月底,红二十五*重新组建。

看到大别山中再次飘扬起革命的红旗,蒋介石暴跳如雷。在他的严令之下,从年11月到年10月,国民**先后动用15个师的正规*和大量地方反动武装,对鄂豫皖苏区进行连续的“清乡”、“清剿”和“围剿”,务求“斩草除根”。

“风在吼,马在叫,*河在咆哮,*河在咆哮……”

突然间,战火打破了宁静,在中华民族最危急的时刻,这支队伍从无数血与火的洗礼中走来,从不朽的功勋和不变的信仰中走来。

在中央红*长征之后,位于鄂豫皖苏区的红二十五*,按照中共中央和中革*委的指示,于年11月踏上了战略转移的征程。

年7月,在*长程子华、*委吴焕先和副*长徐海东率领下,红二十五*毅然西进,策应中央红*北上抗日。他们北出秦岭,威逼西安,在获知中央红*北上动向后,积极响应*中央决定,迅速西进甘肃。一路上,红二十五*连战连捷。

年8月17日,红二十五*翻越六盘山时,与马鸿宾35师侦察连遭遇,将其大部歼灭。马鸿宾得知红*经过平凉县城北行,立即命令旅旅长马应图,率领一个骑兵团追击红*。

8月19日,在平凉以北的马莲铺设伏,红二十五*与敌短兵相接。经半小时激战,除马应图带少数警卫人员逃脱外,大部被红二十五*歼灭。

听说马应图全团被歼,马鸿宾顿时恼羞成怒,决定进行疯狂反扑。马鸿宾调动骑兵部队,继续追击红*,并在泾川以西设防,阻止红*前进。

时值秋雨连绵,陇东高原阴云密布,道路泥泞。

8月21日上午,红*由平凉白水镇出发,到达泾川县王村镇汭河岸边的四坡村附近时,发现马部已设防阻击,先头部队经四坡村羊圈洼、掌曲,遂决定在东王家南渡汭河,摆脱敌*的跟踪。

四坡村,距离泾川县城约15公里左右。河水不深,红*先头部队经过勘测,决定趟水过河。一开始很顺利,可是先头部队刚渡过一半时,突然遭遇大雨倾盆。山洪暴发,河水猛涨,好几名战士被卷进洪流。情急之下,**委吴焕先边指示救人,边立即组织部队,拆下绑腿,连成绳索,拴在河两岸的大树上,让战士拉着绳索渡河。

出人意料的是,就在这时,国民*部队团余人突然猛扑过来,在掌曲羊圈洼,与红*后卫团展开激战。

敌众我寡,再加上部分红*已渡过河,无法援助,后尾部队背水作战,情势十分危急。

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委吴焕先猛地抽出背上大刀,高呼:“压住敌人就是胜利,跟我上!”说完,吴焕先带领名红*战士,快速绕到侧后方,占领制高点。红*利用有利地形,直插敌人侧翼,对敌*发动猛烈攻击,把敌*截成两段,遏制住敌人的攻击。顿时,敌*阵脚大乱。措手不及的敌*,马上抽出部分兵力,向吴焕先展开疯狂报复。

就在吴焕先指挥部队反击时,一颗流弹击中了他的胸部,重伤晕倒在地上。

听到**委负伤的消息后,红*指战员怒不可遏,杀声四起:“为吴*委报仇,冲啊!”他们一个个怒吼着,奋不顾身地冲向敌人,以刺刀与敌相拼。

山坡上,马鸿宾的亲侄子、敌*团长马开基想骑马逃走,被年仅17岁的红*神枪手周世忠当场击毙。

在徐海东的指挥下,红二十五*全线出击,潮水般地扑向敌*,与敌*展开了激烈交火,多敌*被全部歼灭。四坡村的村道上,满目疮痍,到处塞满了敌*的尸体。

马鸿宾大为震惊和痛心,方才尝到这支“童子*”的厉害。从此,国民*再也不敢小看红二十五*。

可是,在此次战斗中,吴焕先却献出了年仅28岁的生命。

吴焕先,年出生于湖北*安县(今河南新县),年考入麻城乙种蚕业学校,开始接受革命思想。年,他加入中国共产*后,回到家乡组织建立农民武装,他父亲、哥哥等六口人均死于国民*的屠刀之下,他的妻子也被活活饿死。吴焕先曾参加*麻起义,是鄂豫陕革命根据地创始人。年后,吴焕先先后担任红二十五*73师*委、红二十五**长、*委、红四方面**治部主任等职。他指挥过无数大小战斗,英勇善战,战功赫赫。他的牺牲,令广大指战员十分悲痛。

当晚,红*将士买了一口柏木棺材,为吴焕先擦洗血迹后,将他安葬在了这片陇东高原上。

当我们沿着一条盘山公路,来到了汭河北岸的四坡村羊圈洼。一幢高门阔宅的“陇东四合院”对面,有一处低矮的两层土楼,掩映在茂密的核桃树和椿树下,容颜沧桑。这里,就是四坡战斗中红二十五*指挥部所在地。如今,乡亲们称它为“红*楼”。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

虽然历史暗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铮鸣,但走进这片红色的土地,遥想着一个个鲜活的面容,一股人间的英雄气似乎仍在驰骋纵横。

从“红*楼”二楼窗口远眺,汭河水蜿蜒流过,而85年前四坡战斗中的激烈枪声,似乎依然在山谷间回响。

红二十五*泾川“四坡战役”临时指挥部旧址--“红*楼”

生态福地

泾川的绿,是铺天盖地的绿,耀眼的绿,醉人的绿。

初秋时节,走进泾川,仿佛就是走进了一个绿色王国。沟壑间、山坡上、平川中,到处绿的闪光,绿的流油,绿的迷人。高原的沟峁间,裹挟着一层层浓淡相间的青绿;村庄的农舍绿林之中,掩隐着郁郁葱葱的深绿。汽车奔驰在广袤的乡村,阡陌与村舍时隐时现,如入画卷,人在景中,景在画中。打开车窗,潮湿的空气混合着树叶和泥土的清香扑鼻而来,让人心旷神怡,犹如置身于江南水乡一般的甜美。

可是,谁也不会想到,建国前的泾川,却是遍布光秃秃的沟壑荒漠,生态环境极为恶劣。

泾川县总面积多平方公里,人口近36万人。它地处陕甘交界处,是*土高原丘陵沟壑区,也是*河上中游水土流失重点县之一。据泾川县志记载,汉唐时期,这里曾是“林深草茂,鸟兽集麇”之地。

然而,由于历代战乱、自然灾害及人为频繁活动等因素影响,泾川曾经的地肥水美,草木茂盛,物产丰富,已经不复存在,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

山是和尚头,

地是滚牛坡,

十年九干旱,

百姓泪涟涟。

这是新中国建立前泾川传唱的民谣。

此时的泾川,全县森林覆盖率不足1%,到处是荒山秃岭,*沙漫天,满目疮痍,水土流失面积占全县总土地面积的98.6%,一些地方甚至成了流动沙丘。流动沙丘是可怕的。它可以在瞬间毁灭万顷良田,可以摧毁坚固的公路、铁路,可以填埋美丽的河流山川……

“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西北的狂风,每年要从泾川剥走6毫米的*土,约万吨泥沙被侵蚀。泾川人,一年四季几乎与*沙为伴,有的甚至在*沙的威逼下,背井离乡,举家远迁。

生态环境的恶化,导致绝大多数耕地成了“三跑田”。即:“跑土、跑水、跑肥”,经济发展缓慢,粮食产量低,人民生活极度贫困。还有,因为水质盐碱化严重,这里百姓得克山病和大骨节病的,也屡见不鲜。

不良的生态对于泾川而言,意味着什么?意味生与死的大考!意味着家园的存与亡!

面对一片片不毛之地,面对贫困饥饿的一个个生灵,泾川人从叹息到觉醒,不知经过了多少个岁月的痛苦煎熬与反思。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修复良好生态,防治水土流失,就必须营造更多绿色,还大地以根基。根基在哪?在树!只有绿化造林,才能修复生态。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

为了修复绿水青山,半个多世纪以来,泾川几代人凝聚心血和汗水,播绿不止,造林不断,苦干实干,持续“接力”,让千沟万壑披上绿装。

早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期,泾川就开始社队办林场,奏响了泾川林业建设的序曲。此后,全县开始“绿化荒山,植树造林”行动。其中,飞云乡南峪村境内最大沟壑辛家沟,因年一次性密植十万株刺槐,成为闻名全县的十万洋槐沟,被传为佳话。

窑店镇盘龙村离任老支书李乾第,见证了这一不平凡的历史。年,15岁的李乾第到盘龙大队当会计。那时,泾川就开始了植树造林。

年,李乾第担任大队*支书记后,眼看全村2亩荒地没一片林地,他就立志要让全村荒山变绿,使农民致富。

随后,李乾第带领群众建苗圃,绿荒山,建果园。30多年时间,盘龙村在荒山上造林亩,建起山地果园多亩,创建了盘龙村林场,使全村森林覆盖率达75%以上。为了造林绿化,李乾第左腿摔成了残疾。每每谈起当年的造林情景,李乾第总是满怀深情。即使年老,本该颐养天年时,他仍吃住在林场,精心守护着那片心爱的绿色。

走进官山林场,“甘肃省实现绿化第一县”的纪念碑耀眼醒目。它告示世人,这里开展过植树造林大会战。站在官山林场山塬边,望着山峦起伏、绵延不断的绿色,令人感慨万千。

谁也想不到,在上世纪70年代前,眼前绿波荡漾的林海,曾是一片人烟稀少,水土流失严重的荒沟秃岭。

住在附近村民的庄稼,更是十年九旱,广种薄收,生活困难。

那是上世纪的70年代,时任县委书记的宋拴民下乡调研时,发现高平乡上的官山村住着百十户人家,因为水质盐碱化严重,村民们饱受克山病和大骨节病的折磨,顿生一种悲凉与惜民之心。

年,宋拴民下决心把乡亲们集体搬迁到了塬上。

随后,他又组织全县0名干群在山坡上大干,在北至罗汉洞镇、南至高平镇两万亩的沟坡上,栽种刺槐,给荒山披绿。

年开始,泾川集中万人,连续造林会战7年,栽植刺槐等树种,造林1.4万亩,建成了全县唯一的国有林场——官山林场。

植树造林的日子是艰苦的。寒冬腊月,他们顶着凛冽的寒风,担水浇树;春天来了,他们将树苗固定在草格中。为了多植树,他们住窑洞,点煤油灯。后来,窑洞塌了,把锅砸了,又是自己动手盖房……

那是一场激情燃烧的造绿大会战,全县干群挥锨舞镐,豪情满怀。就是这次的特殊播绿行动,不仅为官山林场攒下了“第一抹绿”,也将造绿护绿的理念深深植入了泾川人的血脉。

经过跨世纪的持续播绿,如今的官山林场森林覆盖率已达93%,水土流失治理程度达到82.4%。每到夏季,官山十万的槐花香总是扑面而来,叫人闻之欲醉。

官山,只是泾川造绿护绿的一个时代缩影。

从此,泾川由点连线,扩线成面,涂染这枚状如树叶型的泾川大地。

造林绿化,彰显历史担当,蕴含治理智慧。

改革开放的春风,再次激发了泾川人建设美丽家园的斗志。

年,国家决定实施“三北”防护林工程,泾川被列为“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重点县。

梦想与艰辛同在,挑战与机遇并存。

那是上世纪的70年代,官山一脉十里之外的原梁村,三梁六坡,二十四道沟寸草不生,全村几乎没有一棵树,十年九旱,广种薄收,村民吃着“回销粮”,领着“救济款”。

梁买子刚从部队退伍回村,就担任了原梁大队*支部书记。那一天,梁买子到县上开会,领回了造林任务。

当他在大队一宣布,社员们七嘴八舌,众说纷纭:

有的嚷道:“肚子都吃不饱,哪还有力气再种更多树?”

有的说:“站着说话不腰疼,风大雨少,能成活?”

有的骂:“这小子刚退伍,是个愣头青!”

还有的说……

然而,*人作风的梁买子态度非常坚决说:“树必须要栽,还要栽好,谁有意见,只管找我说话!”

在那个年月,社员们只希望靠着树苗挣工分,能吃饱肚皮。看远一点的,也就希望树苗能阻止水土流失。

而在外见过世面的梁买子却不同。他认为,如果不改善环境,在当时的体制下,粮食想增产几乎不可能。他坚信,只要树能长成林,将来就能为村里带来好收益。

就这样,原梁人咬着牙在山上开荒造林,缺少树苗自己育,没有雨水抬水浇,种下了满山的树苗。

像原梁这样情况的,在泾川全县还有许多。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年,全国农村土地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之后,林业也走上了改革之路。

泾川县抓住机遇,及时开展“三荒地”划包试点工作,稳定山权林权、划定“三荒地”,并确定实行林业生产责任制,把集体林场的林木划包到户经营,集体林地性质不变,林木归农户个人所有。

消息一出,全县农民顿时激情高涨,信心倍增。

梁河公社茜家沟大队社员尚喜成,全家6口人,栽树株。

窑店公社龙盘大队的李乾弟,带领全家栽植各种树木余株。

……

仅在年至年,全县造林就达到1.87万公顷。

人勤春早先得益。此时的原梁村尝到了植树的甜头。经过8年时间的蓄力,原梁村的幼苗已经长成碗口粗。木材流通口子一开,原梁村几乎垄断了片区的木材市场供应,一根椽梁甚至卖到十元钱!

这一下,原梁村民的植树造林热情更高了。在条子岭两座无法通行的山头间,人工垫起了土梁桥,原梁村最后两千亩荒山,也披上绿色的盛装。

村上万亩林,队上百亩林,家家户户都有小林场。

大河有水小河满。原梁村集体经济袋子鼓了起来,全村人都得到了实惠。

全村所有道路都修起了水泥路;

家家都通了电、通了自来水;

户户都接上了有线电视;

村里还投资12万元,建起全县第一所二层村办小学教学楼,全村孩子的书本费和学费都有村集体负担;

办起了全省第一个乡村敬老院,集中供养村里的鳏寡孤独老人;

……

如此丰富多彩的实惠,这在上世纪九十年代的泾川,简直堪称是一个奇迹!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泾川人深深体会到,植树造林是资源、是财富,更是福泽后代永不枯竭的“绿色银行”。

*策一变天地宽。茜家沟流域总面积53.7平方公里,涉及高平、飞云、梁河、窑店4个乡镇,仅飞云乡就涉及到坡头、元朝、毛家3个村的户人家,总面积1.67万亩。年被列入“三北”防护林工程后,采取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相结合,泾川人的绿化动力更强了。

县委书记吕鹏举至今还记得,自1年秋季退耕还林开始,仅仅5年时间,西沟流域就发生了巨大变化。其中坡头村、元朝村的山地全部退耕后,栽植了刺槐、侧柏生态林,人均退耕面积达到2.4亩。5年中,该流域共修通山区道路5条19.6公里,达到了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从3年起,乡协调让一些纯山区农户生态移民,让他们搬迁到条件较好的塬区,彻底改变他们的生活生产条件。

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5年,茜家沟流域累计兴修梯田公顷,造林公顷,修建各种水保工程处,初步治理面积44.3平方公里,让整个沟流域面貌大变。当年,时任县委副书记的吕鹏举带人参观时,简直不敢相信眼前的一幕,曾经一片荒凉散落在山沟里的小村庄,早已湮没在茂密的丛林之中,闲静而怡然,绿色无处不在。

半个多世纪以来,泾川县历届县委、县*府用实际行动作答:

咬定青山不放松,一张蓝图绘到底,持续开展植树造林的接力赛。

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兴办林场,人工造林;到七八十年代绿化荒山,封山育林,到年泾川实现“甘肃省绿化第一县”的飞跃,再到森林覆盖率达到47.33%,水土流失治理程度达到82.4%,荣获“全国林业生态建设先进县”、“全国造林绿化百佳县”等称号……泾川的绿色巨变简直就是一个奇迹!

半个多世纪的坚韧与执著,泾川人从“大地披绿”到“身边增绿”和“心中播绿”,绿化理念早已潜移默化到每个泾川人的心里,并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开花、结果。它奏响的是陇东高原一曲绿色壮歌,营造一方宜居生态的养生福地,亦凝聚了一种特殊的泾川精神:“与时俱进、敢为人先,持之以恒、团结奋战”。

让人不可思议的是,在泾川竟然出了个因种树而成为当代“愚公”的人。这个人就是田沛。

田沛,是泾川红河乡田赵村村民。田赵村,共有42户人,全村有亩山下川地,其余的亩地,都在一个叫岭岭子的山顶上。田沛的家住在这山梁南坡的台地上。岭子山不大,但山坡很陡,山坡后边有一条深沟,叫*子沟。之所以叫*子沟,是因那儿没人居住,意思是只有**出没。

年,泾川实行了联产承包,田沛承包的土地有16.2亩,其中2.2亩就在*子沟北边的山坡上。第二年春天,种完小麦后,田沛就跟村里人外出打工了。那一年,田沛才仅仅三十出头。

几年外出打工,田沛不但赚了一些积蓄,还学到了种果树的本领。

年春天,田沛回乡后,就开始琢磨起了种树致富的事。

田沛是个热情洋溢雷厉风行的人。一打定主意,他就找县林业局的人,请他们帮忙买苹果树苗,在*子沟栽树苗。林业局的人很给力,迅速帮他买到棵树苗。栽棵树苗可不简单,他得要栽上好几天。让田沛没想到的是,第一天他刚栽下几十棵,可他第二天继续去*子沟栽时,竟然发现坡地里有很多小土坑。这是咋回事?直到从山坡走到沟底时,他才搞清楚,原来昨天栽的树苗已在夜里被人偷了。

谁这么缺德?田沛没有理睬,第二天又栽了一些树苗。让他气愤的是,这一次的树苗又被偷人走了。

怎么办?第三天,田沛吸取了教训,他在山坡和沟底下平整土地,每平整出一个小土台子,就栽上一棵苗,或者栽上两棵三棵苗。用这种方式,他终于将树苗都栽完了。果然,这一次树苗没被人偷走。

时势难料,夜长梦多。

田沛虽然将树苗栽完了,但他的心里却不踏实:

如果这树苗长大后,会不会有人来偷挖?

还有结果之后,会不会也有人来偷?

帮人趸苹果的三年时间,田沛知道,管理好苹果树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一年之中,既要给果树修剪、疏花、疏果,也要给它拉枝、施肥、打药……更何况,他得三天两头要翻过岭岭子,去查看果树的生长情况。

虽说岭岭子不是很高,但他家与果园却间隔着大山,需要翻山越岭,走10里羊肠小道,就一个单趟,得走上一个多小时。怎么办?这果树还究竟要不要种呢?

咱西北汉子哪有孬种的?世上没有憋死的牛,只有愚死的汉。年轻气盛的田沛,曾打过10多孔窑洞,望着横在家与果园间的大山,他突然冒出一个大胆的设想:何不从家门口挖个洞子通到*子沟去?

让他信心倍增的是,这个想法竟然得到了他妻子的赞同。

田沛的性格就是说干就干。年夏收后的一天清晨,田沛领着妻子起了镢头,开启了长达3年的开山钻洞历程。

当村民们得知这一“奇怪”的举动后,顿时议论纷纷。有好言相劝的,有冷嘲热讽的,有的甚至骂田沛夫妇是“一对神经病!”

尽管世人风言风语,田沛却不为所动。可是,经过一个夏秋的努力,洞子往前推进50多米时,麻烦出现了。随着山洞越挖越深,洞里的光线越来越暗,到了深处,竟然变得一片漆黑。他点上煤油灯,但光线很弱,只能看几米远,人在洞中挖掘,很容易失去方向,挖的洞会出现偏差。

还有,遇到异常坚硬的山体时,刨土的洋镐和镢头稍不留神,就被崩断。怎么办?

急中生智。田沛用穿衣镜折射阳光的办法,解决了挖洞偏移与照明的问题。

面对坚硬的山体,他们夫妻俩就挥镐凿、用镢刨,推车运土,夜以续日,渴了喝口凉水,饿了啃块干馍,汗水浸透了衣服。

挖了一年多之后,工程虽过半,但又遇到了障碍:靠门口的地方塌方了!原来,洞口上方的山坡上有一个麦场,一打场就把那儿震塌了。塌下来的土,竟然有他家院子那么大,光是清理这堆土,就耗费了一年的时间。

田沛夫妇只好把拉土用的架子车拆卸开,将车厢和车轮分两次背到*子沟来,这样运土的路就近了许多。

工夫不负有心人。田沛夫妇用3年时间,凭人力挖出了一条长约米、宽约1.8米、高约2.3米的山洞。

年端午节那天,伴随着田沛的奋力一镐,一束亮光透了进来,山洞终于挖通了。

田沛夫妇打通的山洞,被人们亲切地称之为“愚公洞”,田沛因此被人称之为“当代愚公”。

穿越今天的愚公洞,让人有种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洞外青山环绕,碧水荡漾,山上的绿色成堆成团,如烟似雾;沟底草木茂盛,一片苍翠,还有不知名的鸟儿上下盘旋,鸣声不绝……简直犹如世外桃源。

铁石相击,必有火花;水气相荡,乃生长虹。

田沛因种树而凿通的“愚公洞”,不仅是通向山那边的一条路,更是泾川人改变落后面貌的一种坚定信念!是泾川人不畏困难、百折不挠的一种精神象征!

“山青水秀是泾川的名片,高质量发展是泾川的目标。泾川必须坚持‘生态立县’发展战略,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泾川县县委书记吕鹏举的话语掷地有声。

放眼今天的泾川,绿浪翻滚,秀色满眼,让人迷醉。山的青,水的绿,天的蓝,与高山、溪流、森林、村落……交相辉映、融为一体,生态文明底色更加鲜亮厚重,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融的生动画卷正徐徐展开。这就是今天的泾川,美得张扬,绿得醉人。

泾川人种下的不仅仅是一棵棵树木,更是洋溢着一种信念、哺育了一种精神;绿化的不仅仅是一座座“山塬沟壑”,更是一个个受人景仰的“精神高地”!

泾川印证的哲理是:“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

泾川被誉为“中国红富士苹果之乡”,图为标准化管理果园。

希望的产业

行走在泾川广袤的山川田野,映入眼帘的,除了醉眼的绿,就是那绿荫掩映下一排排整齐的小楼,还有一处处硕果累累的果园,沟壑间,山坡上,到处花香四溢,沁人心脾,展现的是“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的新农村美丽画卷。

在曾经贫困的陇东,泾川为什么这么富裕?这里的农民靠什么发财?

随行的县委宣传部副部长赵永刚告诉我:“泾川人有自己的致富产业。”

固农重本,安民之基。产业是发展的根基,产业兴旺,百姓收入才能稳定增长。泾川如何发展产业,这其中大有学问。

泾川县是农业大县,人文历史悠久,区位优势独特,属于六盘山特困片区扶贫开发重点县,地处国家“三北”防护林的特殊功能区。绿色生态资源,是泾川的优势所在。

如何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

秉纲而目自张,执本而末自从。

立足资源禀赋,重在“特色”作文章。

思路决定出路,眼界决定境界。

首先,泾川立足区域和环境优势,把苹果产业作为第一主导产业,不断扩大苹果种植规模,提高果园管理水平,将小苹果做成了大产业。

泾川种果树的人多,而且历史悠久。早在年,苹果就传到了泾川县城。

年,泾川实行联产承包土地之后,不到两三年时间,农民的温饱问题就解决了。然而,农民依然贫困,他们手上缺钱花。怎么才能挣到钱呢?

年,泾川县窑店乡公主村农民陈宽亮担任了村干部。

公主村与陕西省长武县接壤。陈宽亮看到,在百米之外的长武县亲戚家,因种苹果发财了,不仅盖了新房,且穿戴光亮,令人羡慕。这让陈宽亮心动不已。他还发现:在长武县,一些种苹果的乡村,一斤苹果能卖五角钱。当时,城里职工月工资才四五十元,一天的工资只能买三斤苹果。陈宽亮家承包12亩地,一年打下粮食有0多斤,不愁没饭吃,亲戚能种苹果发财,自己为何不能种?

陈宽亮心头一热,就托亲戚买株果苗,栽了4亩苹果树。这也是泾川的第一个苹果园。

对这4亩的苹果园,陈宽亮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和汗水。果然,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年,他的苹果园全面丰产,摘了近两万斤的苹果,晒了满满的一场。这一年,他的收入过万元。这一下轰动了泾川,也惊动了县领导。县领导组织各乡镇干部们到他的果园,参观学习他的致富经。随即,就在全县推广他的苹果种植“经”。陈宽亮成了“苦种十亩田,不如一亩园”的活教材。

一时间,泾川掀起了栽植果树的热潮。

县里先从窑店和飞云两个乡着手,大面积推广苹果栽植。到上世纪90代初,泾川的苹果种植已经初具规模。此时,一斤苹果卖一元,种得早的农民,果树到了盛果期,亩产几千斤,两亩苹果就能卖到一万元。农民当中出现了苹果种植万元户。

泾川地处*土高原,生态条件优越,海拔高,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土层深厚,是苹果优质产区,拥有其他地方不可比拟的十大优势。因泾川种植的苹果,符合国际优质苹果生产标准。年,泾川引进了红富士苹果优秀品种。

1年,泾川苹果园面积达1.3万公顷,涌现出了一批靠栽果树稳定脱贫的典型农户。

然而,由于不确定的因素,泾川的苹果业发展几起几落,当地果农获利并不多。作为平凉市最早种植苹果的县,泾川的苹果牌子并不闪亮,甚至在发展过程中掉了队。

如何迎头赶上?如何让小苹果长成大产业?如何让苹果成为泾川农业大县的特色产业?如何让农民靠苹果业过上好日子?这是泾川县多年来一直寻求破解的难题。

特色,就是生命力,就是竞争力。

特色产业,必须因地制宜,选准选优,力求在规模化上取得突破。

年,面对要GDP还是要绿色生态的难题,新一届县委、县*府决策者一锤定音:

将果品产业作为强县富民的首位产业!将其作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战略!

这就是加强果品产业发展的顶层设计,高起点定位,高标准发展。

泾川县县长王廷佐认为:建设果品强县,必须走好扩量、提质、延链、创牌、增效五步棋,推动果品产业向集约化、市场化、现代化方向迈进。

思路明晰后,全县上下积极创新促进苹果产业发展机制。

为促进苹果产业的规模扩量,泾川先后制定了果品产业发展的长远规划和短期计划,出台了一系列优惠*策,从用地、科技、资金、人才等方面,积极鼓励发展苹果产业。

在财力十分紧张的前提下,县里每年筹资1万元,对苗木、地膜、化肥等进行补助;

整合项目资金1万元,用于重点果品示范园区水、电、路等基础配套设施建设;

对集中建园亩以上园区每亩给予50元补贴;

县财*专列万元,聘用名农民果树技术人员;

先后择优录用38名大学生科技人才,充实果业队伍。

……

就这样,按苹果适宜区全覆盖的目标,泾川每年以5万亩的规模,推进苹果产业规模持续扩大。

一花引来百花开。

有力有利的扶持措施,极大调动了群众发展果园的积极性,促使果园面积迅速递增。

用工业化理念,谋划果品开发,是泾川果品业迈向产业化经营的必然选择。

年底,广东客商富原红果品贸易公司落户泾川,这给泾川苹果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新机遇。

这样的管理模式,破解了泾川果品产业长期发展中的难题。龙头企业通过“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托管模式,把公司与果农、产业合作社的经济利益捆绑在一起,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严格执行统一的标准化生产规程,确保果品质量、生产环境和生产者的安全。

崭新的果园托管模式,不仅冲击了传统的果园种植管理方法,而且以利益产业链条为驱动,助力推动果园管理上台阶,优质果园上规模,优质果品大产出。

如今,在泾川,公司已建立优质苹果产销基地3.5万亩,涉及10个乡镇、26个苹果产业重点村,关联果农2多户。与公司签订协议的果农,只要按规范化操作就行,其他的环节,农户根本不用操心。每年采摘时,公司按高于市场价向果农收购,确保了果农的利益。

和羹之美,在于合异。

走进这家龙头企业的车间,现代化生产线让我们大开眼界,工人们正在紧张有序地忙碌着,从清洗、消*、分拣、贴标、包装、存贮,“一条龙”作业,有条不紊。公司的果品大多销往泰国,产销两旺,市场稳定。

而来富原红公司上班的工人,大多数是附近村子的村民,他们通过劳务输转,进入公司上班,每月收入0多元,同时还能兼顾家务。

在这里,贫困户因果而富的例子,比比皆是。早在年,窑店镇公主村的赵丽英,就开始断断续续来公司分拣、包装苹果。赵丽英喜形于色地说:“现在家里的情况好多了,两年前换了新房子,去年又接了一辆小轿车。”

……

“草木蔓发,春山可望。”

艳丽的秋阳下,走进*原镇的果园,随处可以看到果农们忙碌的身影。他们不是给果树摘果袋,就是给果树打营养液“补钙”。

在果品收购季节,富原红公司按照优果优价的标准,向果农收购苹果,每公斤高于市场价0.3到0.5元左右,让果农们尝到了实实在在的甜头:一定要建优质果园、产优质果!而公司直接向基地果农收购果品,减少了中介环节,降低了收购费用。这样,果农与企业双赢。

*原镇赵家村果农赵双宏,将果园托管给公司之前,他的果园收入很一般,常常是“望天收”,收入水平一直较低。如果遇到一场冰雹、或者一场霜冻,就可能让90%的果子无法成熟。辛辛苦苦干一年,苹果却卖不上好价钱,种苹果只能维持简单的生活,日子过得很艰难。如果遇到灾年,他还要赔钱。

他把20亩果园托管给富原红公司后,公司根据他果园的情况,为他专门制定了管理方案,给他提供农药、化肥和管理等技术指导。去年,赵双宏的苹果虽然也受了灾,但苹果的个头却大了,产量也高,公司的收购价比市场每斤高出几毛钱。去年,赵双宏苹果收入高达17万元。赵双宏开心地对我说:“我现在再也不用为卖苹果的事操心了。”

今年,赵双宏在兰州打工的两个儿子,毅然也辞去了工作,回家与他一起种果致富。

在赵家村,像赵双宏这样托管果园的果农,共有16户,面积有亩。

果农赵贵和说:“以前,按老经验种苹果,一旦遇到灾害,果树就完了,一年也就白干了。现在托管给公司后,公司给我技术指导,什么时间打药水,什么时间施肥,技术员都提前通知我。去年,我的果树虽然受灾,但影响不大,产量提高了,质量也更好,我的8亩苹果地,每亩都有上万元收益。”

村支书赵正越种植的苹果多达40亩,近两年受灾的损失大,但他仍然信心十足地对我说:“村果园托管给富原红后,管理有标准,技术服务有保障,苹果质量有保证,价格也高,果农收益明显增多。”

今年的暮春时节,泾川虽然遭遇了一周突如其来的霜冻,果树受灾严重,但因“富原红”及时采取了技术指导,仍让托管的3万多亩果园化险为夷。

初夏的果园,依然枝头果实初绽,一派希望。金秋的枝头,则果实累累,丰收在望。

企业托管果园模式,把果农利益紧紧与合作社、公司、市场链接在一起,不仅在抗击自然灾害中的作用凸显,而且有力地推动了全县果品生产质量上台阶,效益最大化。

举特色旗,走富民路。

与龙头企业竞相追逐的,是近些年不断兴起的家庭农场。

在泾川,薛保成有“果品大王”之誉。

然而,薛保成却告诉我,他成为果农致富带头人是走过一段曲折的。

上世纪60年代,薛保成出生在飞云镇闫崖头村一个农民家庭。为了维持生计,初中刚毕业的他,就跟随父亲种粮食、贩西瓜,但日子总是过得紧巴巴的。他看到,邻近的陕西长武农民种苹果发了财,他的心里痒痒的。“人家能靠苹果发财,我为何只守着二亩粮食田?难道自己比别人愚笨?”

有时智慧源于胆识。

薛保成和妻子一商量,决定尝试一把。

就这样,薛保成拿出了家中仅有的1.8万元积蓄,带头承包了本村赵家峰“撂荒果园”90亩。他也成了全镇首个苹果种植大户。为种好苹果,薛保成三番五次外出取经,学习人家种植苹果的经验。

然而,事与愿违。

在最初的那几年,由于资金不足,他只好在果园里种*豆,利用豆子的收入,再给果园买化肥等农资。在他的精心管理下,加上县、乡技术人员的帮助和指导,他的低劣园一步步变成了优质样板园。

9年,他的苹果树终于开始挂果了,当年就收入14万元。

薛保成靠勤劳的双手和坚强的毅力,圆了脱贫致富的梦。

不过,在薛保成看来,“一人富了不算富,大家富了才算富”。

年4月,在县利好*策的推动下,薛保成干脆创办起了家庭农场。如今,该农场管理着多亩果园,职工有30多人。

别小看了他的家庭农场,其管理方式可不落伍。果园有追溯工程,可以让每一块果园、甚至每一棵树,都能得到信息技术保障。他聘用回乡的大学生,担任技术骨干和负责网络管理。果然,他的农场用上了现代信息技术。在他的农场,技术培训、肥料采购、销售渠道等,几乎都是在网上完成的。

这些年苹果走俏,老薛心底里高兴。

薛保成紧紧依托家庭农场基地,靠电子商务平台,不断帮助贫困农民致富。比如:为贫困户采购品牌农资,代销苹果、小米、核桃等特色农产品……仅年,他就帮助村民销售苹果多吨,有效降低了成本。

他还组织成立宝红果品产销专业技术协会,组建设备齐全的果园机械化服务队、果园技术管理服务队,创办了飞云镇电子商务服务站。

在这个协会的示范引领下,如今的闫崖头村,有果园亩,成了远近闻名的苹果村。

……

一河泾水绿两岸,长风破浪会有时。

泾川苹果产业的迅速发展,不仅改变了农民靠天吃饭的历史,还让许多农民靠苹果脱了贫,发了财。

如今,泾川果园累计达到36万亩,人均1.1亩,果农人均果品收入3元,占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重达到30%左右。其中苹果27万亩,占果园总面积的75%,已建成2个四万亩乡镇,5个两万亩乡镇,个千亩以上果树专业村。全县形成了四大果品基地:

南北二塬优质红富士苹果。

泾汭河川区优质梨。

山区杂果经济林。

塬边山台地澳洲青苹。

……

田野,凝聚着丰收的热望;乡村,正走出铿锵的足迹。

除了兴盛的苹果产业,泾川的柿子产业也名闻遐迩。

秋阳之下,行走在泾川罗汉洞乡挽头坪村的乡间小路上,漫山遍野的柿子,密密麻麻的挂满了枝头,红艳艳的,令人垂涎。

在泾川,柿子种植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泾州志》记载:“明末清初,泾水北,始云有柿”。而早在明崇祯三年,罗汉洞乡就有零星柿子树种植。

近几年来,罗汉洞乡以柿子产业为主,积极创新田园综合体建设,形成了万亩柿子田园综合体,带动了整个泾州柿子产业跃上了新台阶,许多果农靠种植柿子发了财。

挽头坪村村民张菊娥开心地说:“家里全是山地,适合栽植柿子树,但在以前管理不好,产量不高。这几年,县里扶持*策好,我又不断参加*府组织的培训,现在柿子每年都结得很繁。乡上还创办了柿饼加工厂,帮忙销售,日子好过多了。”

“以前每斤柿子只有两到三毛钱,收入不好。近几年,*府派技术员经常来,给我讲修剪、施肥、管理技术,免费提供农资。还有柿饼加工厂,每斤柿子能卖到1元钱。”同村的村民景粉粉这样赞扬道。

罗汉洞柿子个头中等,产量高,果树寿命长,耐湿热,抗干旱。每到秋收时节,就会有大批客商纷至沓来,将罗汉洞的柿子和柿饼运出大山,远销全国各地。

……

风雨无阻向前走,路在脚下好兆头。

“我们和县上的家福乐超市签订了供货协议,再也不愁销路了!”朱成怀憨厚地笑着说。

今年5月11日,天刚蒙蒙亮,王村镇朱家涧村村民朱成怀和徐虎林,就忙着将刚采摘的西红柿、辣椒、地*瓜等新鲜蔬菜装箱,准备送往县城的家福乐超市。

王村镇朱家涧村,是泾川未脱贫深度贫困村之一,蔬菜种植一直是支柱产业。但苦于交通不便、蔬菜种植规模小、产业集中度和农户市场参与度低,销路一直是个难题。

年6月,朱家涧村整村搬迁到王村街道的移民新村,户“下山上楼”,搬进了新楼房。

不过搬得出,还要稳得住。那么如何让群众致富?

今年,朱家涧村先后落实东西部扶贫资金.6万元,在移民新村对面流转土地,建成13座日光温室、座钢架大棚,吸纳20多名贫困户到园区就业。

为彻底解决销路不畅的问题,县非公*委积极牵线搭桥,促成朱家涧绿帆蔬菜种植合作社走向与超市合作,与家福乐超市签订供货协议。

签订协议后,朱家涧村生产的9种蔬菜,全部上了家福乐超市的货架销售,日销售蔬菜公斤左右,惠及朱家涧村99户贫困户群众,不仅丰富了市民的“菜篮子”,还鼓起了农民的“钱袋子”。

泾川县境内有泾河、汭河、黑河、红河等,水资源丰富,发展蔬菜产业具有得天独厚优势。近几年来,县里把川区定位于优质高效的蔬菜基地。为扩大设施蔬菜种植规模,县每年都采取项目扶持、资金补助、土地流转等方式,新建设施蔬菜生产基地。

针对群众种菜缺技术的难题,县蔬菜办蹲点包片,开展技术指导,帮助群众引进名优新品。

机遇不仅是“机”也是“遇”,抓住了、用好了,就会事半功倍。

据统计,年,泾川的龙头企业集群带动效应明显,28个蔬菜专业合作社的高原夏菜,亩均年收入3元,日光温室亩均年收入3万元,钢架大棚亩均年收入1.5万元。

走进泾川县泾汭河川区国家级蔬菜产业园,村连村,棚连棚,上千栋蔬菜大棚蔚为壮观。在泾川,农民以菜生“财”、以菜聚“财”。

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

来到玉都镇的唐家村,我们看到上千亩的金色万寿菊,在田野里竞相盛开、格外美丽。

原来,在泾川种植菊花,也是农民致富的另一条捷径。

万寿菊的用途大得很,可用来提取菊*素,用于制药、食品染色以及制作化妆品,且见效快、投资少、效益高。这里的万寿菊,大多销往云南的红河哈尼,用于制药。泾川农民种植的万寿菊,一亩万寿菊能收入元,比种植小麦、玉米好多了。

……

“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

身披红色铠甲,头顶袖珍萝卜,体格庞大,肌肉发达。这说的可不是“牛魔王”,而是它——平凉红牛!

在泾川,除了果业、蔬菜之外,就是牛气冲天的“平凉红牛”了。

走进泾川鼎康公司肉牛育肥场,可以看到,这里的红牛,竟然在标准化的暖棚里,顿顿吃“营养餐”,享受着听音乐、吃熟食、做按摩的“高标准”生活,出产牛的肉质细嫩、风味独特。

这家由国企、民企共建的现代化企业,既有效发挥了国企的资本优势,又充分利用了民企的技术优势,实现了当年开工、当年建成、当年运营。公司实行企业入股,保底分红,长期就业和灵活就业相结合,带动了整个泾川县养牛业的发展。

近几年来,依托“国有公司+龙头企业+合作社+贫困户”的运作模式,泾川县凭借“平凉红牛”的品牌优势,努力打造从牛场到餐桌的全产业链,累计建成养牛场45个。至目前,全县牛饲养量分别达到3.66万头、出栏量1.45万头。

现在,“平凉红牛”的系列肉食产品,深受国内外高端市场青睐,其高端品质牛肉,一公斤竟能卖到0多元,成为高端市场上的抢手货,不仅畅销北京、天津、上海等20多个大中城市,还远销到俄罗斯、韩国等国家和地区。

……

咬住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川地菜、坪地果、分散畜。宜菜则菜,宜果则果,宜畜则畜。

一村一业、一村一品,种类丰富,形式多样的特色产业,散见于泾川县的青山绿水之间,成为百姓走向美好生活的“助推器”。

比如:在*原镇,有规模养猪让丁寨摘掉了“穷帽子”,步入了小康村;而李家村,则以规模养殖蛋鸡,家家户户住上了小康屋,走上了柏油路,用上了太阳能,生活就像芝麻开花节节高。

……

行走在今天的泾川城乡,无论是南北二塬还是泾汭河川,到处是一派勃勃生机,和谐安详的兴旺景象。依托特色产业过上好好日子的老百姓,内心充满了无限的幸福感、获得感。

让泾川自豪特别自豪的是,他们奏响的是一首绿色致富交响曲。

这不由让人想起德国诗人荷尔德林的一句诗:“人生充满劳绩,但仍诗意地栖居在这片大地上。”

幸福的泾川人,有幸拥有这样一种诗意化的生活。

尾声

大风泱泱,大潮滂滂。文明圣火千古未绝,文明长河奔流不息。

泾川,踏着历史的风尘而来,飘逸着古人类的朦胧云霞,留有中华先祖的智慧足迹,闪烁着佛教文化的辉煌,奔腾过大汉征战匈奴的金戈铁马,演绎过唐王朝安定关陇的高原雄风,响彻过宋金夏边界的战火号角……

虽然历经数千年沧桑的巨变,但人类曙光的最远端,仍然令人触手可及,浮想联翩,且泾川将这份自豪与辉煌一直传递到今天,在荒漠沟壑中创造出绿色的传奇,在田野阡陌上酿造着多元富民产业的童话,辉映着这片热土的自豪与辉煌!让人触景生情,拍案叫绝!

一个充满魅力的泾川,一个诗意般的泾川,一个希望画卷的泾川,简直令人流连忘返!

作者简介:

裔兆宏,男,笔名金陵栖、照泓,江苏盐城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江苏环保产业》杂志执行主编,原华西大学路遥文学院教授,先后发表和出版散文、杂文、小说、电视文学剧本、报告文学等文学作品,计万字。

主要作品有:长篇报告文学《青春无悔》、《中国式世界冠*》、《人间大爱》、《张闻天在延安》、《历史的选择》(第二届“石膏山杯”全国征文大赛优秀奖)、《不辱使命》、《神警绝唱》、《中国志愿者》(系“年全国青少年阅读百种优秀图书”)、《国家情怀》(系“中国作家”年度最佳十部长篇纪实文学排行榜之一)、《美丽中国样本》、《爱情青春痘》、《*河金岸》、《烽火侠侣》、《信仰无价》、《淮河赤子情》(为年中国报告文学十部优秀作品排行榜之一、“年中国当代文学最新作品排行榜”之一)、《国家情愫——中国大援疆全纪实》(系国家“十三五”重点出版规划文艺原创精品项目、年精品阅读年度好书奖)、短篇报告文学《脊梁》获“第二届沂蒙精神文学奖”征文一等奖等;长篇小说《乡愁》;电视文学剧本《月缺月又圆》等。其作品被《中外书摘》、《海外文摘》、《散文选刊》、《扬子晚报》、《现代快报》等多种刊物和网站连转载,曾两度获鄂尔多斯文学奖优秀奖、江苏省第十一届“五个一”工程奖、*生产建设兵团第八届“五个一”工程奖等,并被翻译成英、维吾尔、哈萨克等多种文字。

责任编辑/孙明星

《时代报告·中国报告文学》·12期

时代报告与时代昂首同行

报告文学集时代精彩读本

投稿邮箱:

zgbgwx9

.
1
查看完整版本: 裔兆宏泾川的五彩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