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最美生态卫士”美在哪?6-10
忠诚地守护绿水青山
宝鸡市陈仓区国有潘家湾林场王福平
出发巡山
王福平年来到宝鸡市陈仓区国有潘家湾林场工作,十余年来,他兢兢业业,恪尽职守,一直坚守在资源管护、护林防火的第一线。
年7月25日,八鱼镇张家岭村突发森林大火,全体职工紧急前往起火点进行扑救。王福平接到命令后,没有顾得上吃午饭,便与同事们一起前往火场。7月下旬,由于天气连续多日干旱,少雨多风,当天火势较大。扑火队人员分成几个小组,想在最短时间内扑灭火灾。在当天39度高温的烘烤下,扑火队员们经过几个小时的扑救,火势仍然未能有效控制。为了尽快扑灭火灾,王福平拿出灭火弹点燃后,还未来及扔向火场,灭火弹便在手中爆炸。他的右手顿时鲜血淋淋,不忍目睹。医院进行了近六个小时的手术,才保住了右手功能。从手术室出来已是午夜时分,王福平清醒后仍然牵挂着火情,向身边人询问火灾扑救情况,在得知大火被扑灭后,他才安心的睡去。
防火巡查
这次事故,导致王福平右手开放性外伤、右拇指近节指骨粉碎性骨折、右拇指固有神经、动脉断裂等多处损伤,给工作和生活带来了许多不便。但他仍然无怨无悔,他说:为了保护国家和集体的森林资源,自己受点小伤没什么大不了。
野生动物保护查验过往车辆
王福平同志工作地点一直在林区的第一线,离家远,照顾不到妻子和孩子,对此,他从来没有给组织增添过任何麻烦,安心待在山区,管护森林资源安全。即使为扑救森林火灾而受伤,他也没有向领导和组织提出过任何非份的要求,治疗结束后,便立即返回工作岗位,仍然坚持巡山检查,及时消除火灾隐患,制止破坏森林资源的行为。在他管护的辖区内,随时可以看见他的身影,这个身影,忠诚地守卫着绿水青山。
夫妻深山护林二三事
宝鸡市凤县林业局留凤关林场张彦明和苟冬云
5月的海津沟,树木葱茏,绿意盎然。5月26日清晨9时,凤县留凤关林场榆林铺管护站的护林员张彦明和妻子苟冬云已经沿着管护区内蜿蜒的山路走了1个多小时。头上细密的汗珠,让人暂时忘记了林间的阵阵寒意。今天,张彦明和妻子不仅要沿着14公里的巡山路查看森林管护和防火情况,还要在林区内安装红外感应照相机,监测林区安全和野生动物踪迹。
张彦明今年47岁,妻子苟冬云46岁。年,一个高中毕业,一个林校毕业,正值青春年华,同一年他俩先后来到凤县留凤关林场工作,被安排到林场最基层的工区,一干就是27年。“那时候,林场既采伐林木,销售木材,也有植树造林、育苗、森林抚育、资源调查、管护等工作任务。当时林场分了8个工区,几十年下来每个工区都跑遍了,林场啥工作都干过。”张彦明回忆道:“年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后就停伐了,开始一心一意搞起了管护”。
“平时工作不分周末和节假日,一个月集中休一次假。”因为管护站24小时不能离人,尤其国庆节、春节、正月十五等森林防火重要时期,管护人员要加强值守巡查,张彦明夫妇和家人总是聚少离多,很多年春节都是在管护站里过的。“对老人和孩子的亏欠真不少,孩子长这么大,大部分时间都是老人帮忙带的。”张彦明说起这个总是心怀愧疚。张彦明、苟冬云年结婚,在长期扎根林区森林保护的工作中,无瑕顾及年迈的父母。张彦明的母亲去世早,父亲已七十多岁,独自一人在家,身体多病,无人照顾。苟冬云父亲因病去世时,她因工作忙,没能见父亲最后一面,心中感到十分愧疚。
记得在家中儿子上小学一年级时,一次休假,整理孩子的卧室,发现他的枕头下有一张妈妈的照片,照片的背面,他画了一个哭泣的小孩,旁边用汉字和拼音合写着一句话‘妈妈,我想你!’看到这些,夫妻俩好难过,可工作的特殊性,他们只能将儿子托付给年迈的父母!
张彦明所在的榆林铺管护区有公顷,全部处于陕西紫柏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区内分布着红豆杉、连香树、水青树、华山松等树种,以及林麝、*喉貂、黑熊、野猪等野生动物。这么大的区域,夫妻俩全部巡护一次需要5、6天时间,可他们俩一年四季,风雨无阻,一直坚守在巡护的路上。几年下来,林区里的山路通向哪儿?溪流流向哪儿?有啥动植物资源?山里的沟沟壑壑,夫妻俩都了然于胸。张彦明去巡护,苟冬云总会陪着丈夫一同前往,“管护区山大沟深路难走,为了安全,护林员在巡山时都是要求两三个人同行,山里有时候会碰到黑熊、野猪等野兽出没,我会担心,还不如跟着他一起巡护,至少路上有个伴。”苟冬云笑着说。夏季是蛇虫经常出没的时节,“袖口裤腿都扎紧,天再热都不能解开。”张彦明说,即便全副武装,总也免不了被野蜂蛰一下,或者被虫子咬一下,对于他们来说都是不值一提的小事。巡护路线大部分是崎岖的林间小路,要靠双脚一步一步走过去,遇到陡坡和大石头,不仅需要双手往上爬,还得预防着脚下打滑,爬坡溜坎趟水是常事,完成一次巡护,需要五六个小时。去年9月,张彦明到林区里为红外相机更换电池和采集卡,过河踩踏石的时候,不慎摔伤,造成尾椎骨骨折,医生叮嘱他要卧床休息3个月,想到管护站里人手少,任务重,张彦明只休息了3周就返回了工作岗位。
每年的10月到次年的5月是森林防火期,气候干燥,草枯叶干,是山林火灾的高发季节,管护任务最重,村民烧地边、上坟祭奠,容易引发火灾。张彦明夫妇在巡护时挨家挨户上门宣传防火知识。“村民办红白喜事的时候,人群比较集中,这是我们开展防火宣传的好时机。”张彦明抓住村民聚集的机会发传单、讲解防火知识。这些年来,榆林铺管护区从未发生过森林火灾,也没有发生过大面积的森林病虫害、毁林开垦、盗伐盗猎、乱占林地现象。
随着林业事业的发展,张彦明感觉到自己的知识需要更新。他在工作之余,加强学习各种林业知识,积极参加岗位技能培训、保护区科研监测技能培训等,丰富和提高自身职业技能和文化素养。年他报考了四川农业大学网络教育林业专业,顺利取得本科学历证书。他学以致用,将自己所学的知识充分运用到工作实践中,在森林资源保护、森林病虫害防治、资源调查、动植物科研监测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张彦明夫妇与森林为伴,默默地守护着这片浩瀚的林海。“这些年管护区里的树长得更大了,野生动物越来越多了,山也变得更绿了。看到这些,我们心里也感到很自豪!”张彦明夫妇说:“让秦岭常绿、河水常清、野生动物长存,是我们的职责,也是我们奋斗的目标。”
寒来暑往、岁月更迭,张彦明夫妇倾情守护着青山绿水的安全,他们是新时代当之无愧的最美林业人。
护林防火我当先
宝鸡市陇县天成镇范家台村生态护林员代虎虎
范家台自然村是陇县最偏远闭塞的自然村。它坐落于关山林区腹地,毗邻甘肃,距关山管委会30里,距县城里。人烟稀少,道路不畅,信息闭塞,条件十分恶劣,当地村民仍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年,由于森林防火形势严峻,责任重、业务多,关山林场决定招聘临时人员成立范家台护林站。但因工资低、工作艰苦又易得罪人,迟迟无人应聘。这时年轻力壮的代虎虎应聘,承担起了范家台护林防火工作。范家台护林站有名称没有房子,代虎虎便把护林站牌子挂在自己家门口,开始了长达三十三年的护林工作。他一边耕作,一边护林,忍受孤独寂寞,保护着关山林区腹地的原始森林。
代虎虎担任护林员以来,他每隔三两天都自觉坚持到辖区的梁峁山沟巡护一遍,这样他才觉得安心。辖区山大沟深,森林茂密,人迹罕至,每次巡查,他背着干粮和水,沿着林区的羊肠小道边走边巡查,整个辖区走一遍得一天时间,傍晚他才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家中。如此反复,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足迹踏遍了范家台每一个山头地块。他对辖区情况了如指掌。哪里的森林资源最为密集,是盗伐林木的重点防控地段,哪里的森林区域什么时段人员出入频繁,需要火源防控,他都了然于胸。每次火情发生后,他都能准确判断出发生的区域,并在第一时间汇报,为“打早、打小、打了”创造了条件。
代虎虎识字不多,为了做好森林资源保护宣传工作,他凭着对森林热爱,走到哪里,都用最朴实的话宣传森林法规、护林防火知识。为了巡护和报告火情方便,年,他用自己多年积攒的元钱,购买了一两三轮摩托车,用于护林防火工作。
范家台护林站所处的范家台村由于地理条件差,群众生活困难。近年,按照县上移民搬迁*策,整村搬迁到了条件好的川塬地带。全村就剩下他一人,用水要到几里路外的沟里去挑,在这极其艰苦的环境中,他克服生活上的困难,甘受孤独和寂寞,一个人留守在范家台。
春节是林区火情多发时期,代虎虎已经不知道有多少年未和年迈的父亲过春节了。三十年来,他一直未娶,把全部的爱都奉献给了绿水青山,奉献给了辖区的沟沟岔岔;三十年来,面对微薄的工资,他坦然以对;三十年来,他不知磨破了多少双*胶鞋,吃了多少苦楚。他无怨无悔!昔日青春少年,变成了两鬓白发的护林老人。年,经林场推荐,镇*府把代虎虎聘为生态护林员。
代虎虎凭着对关山林区那片绿色的挚爱,在平凡的岗位上尽职尽责,忠实的守护着这片美丽的森林。
野生动物我守护
陕西省太白县牛尾河自然保护区管理处郭俊武
今年58岁的郭俊武,是陕西太白牛尾河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二郎坝保护站的专职护林员。巡护山林15年,他始终保持良好的工作作风,忠于职守,辖区内没有发生过一起火情;抢救各类野生动物50余次,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20余次,包括2只大熊猫和7只金丝猴,被大家亲切的称为“野生动物的保护神”。
每到冬春季节,郭俊武经常早出晚归,忍受寒冷和饥饿,毫无怨言,因为他知道,此时正是野生动物受困受伤多发期。年12月9日,二郎坝保护站辖区内牛尾河村发现了一只受伤的大熊猫,他得知消息后,与同事、当地村民一起步行30里,连夜赶到大熊猫受伤地点,将大熊猫抢救下山,随后又将受伤的大熊猫送往陕西省珍稀野生动物救护基地进行救治。
郭俊武每年参加大熊猫巡护监测任务。他认真学习动物监测业务知识,工作中做到监測仪器表格、图纸数据一致,动物样线监测全部合格,受到了专家的好评。年11月24日下午5时,郭俊武接到群众举报,说牛尾河林区有人偷猎。他和同事一起迅速前往査处,到达30里外的牛尾河已是晩上8时了,有人劝他们,天色已晚,第二天天亮再进山,郭俊武说,事不宜迟,必须尽快行动。他带着同事摸黑翻山越岭,于当晚9时许赶到案发地,将3名偷猎者全部抓获。几年来,他参与査获各类野生动物违法案件20余起,处罚违法人员30多人。
二郎坝山深林密,地域辽阔,群众居住分散。每到森林防火的关键时期,不论路途多远、天气多么恶劣,郭俊武总是走村串户,将护林防火宣传单送到村民手中,与当地群众谈心交朋友,对“重点人群”进行面对面的宣传教育。经过他的辛勤工作,过去“烧地边”现象没有了,群众上坟烧纸都改为压纸了。15年来,二郎坝片区没有发生过一起火情。
人不负青山青山不负人
咸阳市长武县林业局红星国有生态林场高建国
南水河畔、重山之间,万木葱茏、绿树成荫,这里是占地2.6万亩的长武县红星国有生态林场。
时光追溯到40多年前,这里是树木零星、草土夹杂的荒山野岭,短短数十年间发生的这一切翻天覆地的变化,与一位叫高建国的林业职工密不可分。
高建国,长武县红星国有生态林场退休职工,将48年青春韶华奉献给垦荒植绿、建林护林事业,用执着努力守护万亩青山,用勤恳务实谱写了一首“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的壮丽诗篇!
让青春在深山扎根
年1月,20岁的高建国到长武县林业局下属单位红星林场参加工作。来到林场之初,年轻的高建国面对六孔窑洞一口井,他不气馁、不沮丧,到芦子沟管理点任生产组长,带领两名工友负责亩荒地的植树造林任务。芦子沟管理点沟深坡陡,植树造林难度不小。每天7点,他起床干活,9点左右回到护林点的窑洞里,草草地吃完早饭,再次来到林场,顶着太阳一干就是四五个小时。下午两点,他从林场返回窑洞,自己擀面,下点野菜,调点盐醋辣椒,偶尔炒点韭菜大葱,便是一顿好饭。这样清苦劳累的日子,一般人三两个月就受不了,他在芦子沟一干就是三年。三年里,栽植刺槐两万株。
长期高强度的劳作、低营养的餐食,造成高建国身体虚弱,被安排负责劳动量较小的牲畜养殖工作。一年“休养”后,留下自己养的5头牛、20头猪、5匹马、50只兔,他又进了沟。就这样苦干几年、“休养”一年,循环往复。
从到年,正是高建国最好的青春年华。19年里,他先后在芦子沟、桐树塬、董兴、宇家山、杜家嘴、袁家河、白家湾等7个管理点工作,人工挖坑10多万个,修筑林带、护林沟3万米,栽植刺槐10多万株、油松多株、侧柏多株。如今,他用青春年华和不懈奋斗所换来的10多万株刺槐松柏,已遍布林区的沟沟坎坎,长成参天大树,沟深林密、郁郁葱葱,一改往日的萧瑟荒凉,而这一切,渗透着高建国的汗水心血,饱含着他奉献青春与激情。
让奋斗在林间守护
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长武县开始大规模植树造林,社会化、公益化造林如火如荼,原来的造林工人转变到技术指导、质量管理、日常抚育和“防火防偷采防破坏”上,高建国就是这批转型工人之一。
造林的关键是造好林、提高成活率。为此,高建国积极参加技术辅导,学习管理知识、防虫害知识。担任造林现场指导时,高建国对挖坑、栽树严格要求,确保每一棵苗子栽下去能成活。
“造林不易,守林更难。”随着树苗的一天天长高长大,林场成材树木也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盯上了。有一年,村民赵某仗着熟悉地形,趁着夜色溜进林场盗伐林木,被正在巡山的高建国逮个正着,将其交由派出所依法处置。
春节、清明节、寒衣节,是长武人外出祭扫的传统节日,也是林区防火的重要日子。有一年清明节,正在董兴管护点巡山中的高建国,发现山脚下正冒着浓烟,立即组织干部群众冲到了着火点,面对已经燃起的林木,第一个冲进去打火、土埋、水浇,历经2个小时的持续作战,及时扑灭了大火。
为了保护来之不易的造林成果,高建国奔走在林场周边的村组中,积极向群众宣传消防知识、禁牧*策、盗采禁令和防护林场的重要意义,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得到了周边群众的认同和认可。近20年来,红星国有生态林场内很少发生偷伐树木、进场放牧,火灾隐患得到有效防控,这一切,高建国功不可没。
让执着在山林坚守
高建国把自己的青春年华都投入到了林业工作当中。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由于家里人口多,粮食经常不够吃。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施后,土地分到了每家每户的手中,高建国家第一年就种了5.5亩地,麦收的季节,看着丰收的粮食,妻子说:“你看咱家现在能吃饱饭了,你别去林场了,在农村干一样可以赚钱的。”他语重心长的告诉妻子,“国家现在正是需要我们这些工人的时候,咱们不能只顾小家、不顾大家啊!”
就这样,20岁参加工作、60岁退休的高建国,一直坚守在红星林场,始终坚守在植树造林护林的第一线,半辈子都没有离开过红星林场,流过的汗全都渗在这片的绿色家园。
年,高建国退休,本可以回家安享天伦之乐,但他仍然坚守在林场护山守林,一干又是8年。就这样,高建国将大半生奉献给了造林事业,把青春奉献给了护林事业,为红星林场筑起了生态保护的绿色长城。
今天的长武县红星国有生态林场,春天有是沁人心脾的槐花香,夏天有绿树成荫的清凉,秋天的林色是满眼的色彩斑斓。如此,正是林业人所愿,正是生态卫士所为。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