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武县论坛

首页 » 问答 » 地理 » 刘立鼎早年泾川飞云地区ldquo外
TUhjnbcbe - 2021/1/1 11:29:00
点击上方“泾川县博物馆”可以订阅!早年泾川飞云地区“外向型”经济刘立鼎
  这里所说的早年,大体指抗日战争后期到解放初期,即--年间;这里所说的外向型经济是指这里的人们冲破原有封闭型小农经济的羁绊,走向市场经济的一些商业活动。假若这种商业活动继续下去,说不定会在那里造就许多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由此有可能带动一方市场经济的繁荣和发展。然而,历史的进程是不可逾越的,那些一时繁荣的市场经济萌芽,随着之后的改造而消失殆尽。尽管如此,那里早年曾有过商品经济发展的景象,仍有启迪和借鉴价值,至少可告诉后辈,前人艰苦创业的经历可为后世之师。
  一、早年泾川飞云地区的社会概况
  飞云地区,指泾川县东部的高平、飞云、窑店三镇诸地,地处东西走向的一条*土高原上。西起罗汉洞坡以上的高平,东至窑店镇,与陕西长武县接壤。东西大约五十华里,北邻泾河川,南邻梁河川,南北约莫三十华里。在这条旱原上,靠天吃饭,旱作以冬小麦为主,杂粮为辅,杂粮有玉米、糜子、谷子(粟),大豆(毛豆)、荞麦、高粱、豌豆等。当时这里处于封闭、落后的小农经济年代,在无大灾的年景下,靠瘠薄的土地勉强维持着最基本的生活。
  年前这里属白区,地处陕西长武与甘肃泾川两县城之间,国民*府管辖。有西兰公路贯穿东西,交通方便,经常遭受马家*(青海、宁夏*阀)、胡宗南*队地骚扰,无名摊派的*需、草料,使百姓苦不堪言。幸好日本*子未进潼关,同陇东其他地方一样,免遭日本*子地浩劫。这里距陕北红区较远,只听说过八路,但很少见到。虽有地下工作者活动,但一般人不大清楚,那些地下工作者的身份也是解放后才知道的。
  这里谈不上有什么工业,仅有民间一些小手业工作坊和家庭纺织业、酿造业(酿醋、*酒)。街市上有数家杂货商店、药铺、染坊、铁匠铺、烧坊(高梁烧酒)、小饭馆。逢集的日子,街市显得热闹,各种农产品、粮食、小食品(合络面、豆腐、醪糟、油炸糕等)、手工制品、大小畜禽等都有交易。高平、飞云、窑店三镇,逢集的日子轮流进行,分别为1-4-7日、2-5-8日、3-6-9日,便于三地集中交易。以上商品交易多属当地农户间互通有无,是在自然经济形态下小范围商品地流通。由于农业生产、日常生活的需要,造就了三大工匠:木匠、铁匠、小炉匠。这些能人巧匠,承担着农家生产、生活所必须的加工活计,也是农村由封闭走向市场经济的活跃因素。
  二、木制品商品流通业地兴起
  木匠是一种古老的行业,木匠也是农村最普通的工匠,只是有大器作(粗木工)和小器作(细木工)的区别。大器作主要是修盖民间房子、制造粗糙的车辆和种地用的犁耙等器物。小器作主要是制造小巧精致、附有雕饰花纹的木器和讲究的家具等物。有些木匠活要求较高,如交通工具、修建寺庙,需大器作和小器作之间的配合。木匠以木材为原料,作为木匠对木料的性质和用途都十分熟悉,当地木匠行业有这样的顺口溜:松木檩,杨木椽,椿木最好造门扇。桑木扁担梨木案,桦木结实枸木顽。枣木梭子榆木盆,桐木锅盖风箱板。家具最好槐木腿,楔子就数杠木美。木匠少不了有锛子(平镢)、凿子、刨子(推刨)、拐尺、墨斗儿、单刃斧、锯子等工具,粗木匠与细木匠各自有些不同的专用工具。
  早年飞云地区几乎各个村庄都有个把木匠,有些村庄木匠更为兴盛,成为世传的行业,几代人都精于木匠活,所以远近有名。他们除承揽本村的木活以外,经常受邀,到外地承接工程,取得农业以外的收入。久而久之,这些群体的商业意识增强,逐渐由单纯的出卖劳力向制造商品、销售商品的方向发展,例如木质农具、家具、灶具等物件。这里的人们早年从使桐木风箱和锅盖制造与流通的景象,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那种艰苦创业的精神值得后人去借鉴。
  现在告别风箱有些年头了,多数地区以鼓风机替代,80后、90后的人,可能很少有人知道风箱为何物。那个时候,再贫困的家庭,一台炉灶、一架风箱、一口大铁锅(黑老锅)是必备的,那是老百姓必须的生活炊用品。缺少这三兄弟,就不成其为之家。这一带百姓的炉灶搭建的很科学,灶台上一般安装一口大铁锅和一个小铁锅(后锅),锅台一侧架有风箱,出风口对准大铁锅底部炉排片下的风道,不断送风,使燃料完全燃烧,提高发热量,余火窜向后锅底并给它加热。锅台紧连着土炕,余热尚可供土炕取暖,烟雾经炕道通向屋外的烟窗,直通屋顶。如此设置达到节约燃料、余热充分利用且厨房免遭烟雾的困扰,干净卫生。每当做饭时间,各家各户拉动风箱发出噼--啪...噼--啪...的响声,屋顶炊烟袅袅,协同地里人们吆喝牲口声、农具碰撞声、鸡鸣狗吠声、小孩清脆的读书声、哭叫声交织在一起,汇成了一支淳朴、浑厚的田园交响曲。
  提起风箱,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从春秋后期开始,就用皮囊鼓风冶铁。这种皮囊两端细、中间鼓起,称为橐tuó。据有关资料记载,东汉初年(公元22年)的风箱实际上仍是橐,何时演变成木制风箱,史焉不详。对木制风箱的记载始见于明代宋应星著的《天工开物》(成书于年),沿用至今。
  木制风箱两端各设一个进风口,风口内壁设有活瓣(单向风门)。风箱内一侧设有风道,风道中央亦置有活瓣。通过伸出箱外的拉杆,驱动活塞往复运动,压缩空气,促使两端活瓣和出风口活瓣一启一闭,达到鼓风的目的,其记载与如今的风箱结构基本一样。
  那时没有更好的密封材料,在木活塞边缘的细沟槽里镶嵌些绒鸡毛(勒鸡毛),达到活塞与箱体间的密封。鸡毛需要定期更换的,通常一到二年内要换一次,否则鸡毛损失过多,风箱产风量就要减少,直至不能出风。做风箱最好用桐木(泡桐),因为桐木不但有弹性,而且性软,不裂,耐磨,最好的风箱应该是桐木箱,槐木杆。风箱有大有小,依据用途而选用。拉杆分双杆、单杆两种,大风箱一般为双杆,小风箱为单杆。
  农家使用的铁锅,基本都用桐木锅盖。桐木的特点是受潮后不裂不翘,且木质疏松,轻便又不会生锈,锅盖一般都用桐木做成。所以,桐木锅盖也成为庄户人家不可缺少的生活必需品。桐木锅盖制作工艺相对简单,但材质十分重要。依据用户的要求,有不同尺寸大小之分。
  桐木风箱和锅盖是各家各户不可缺少的日用品,因此就有较大的的市场需求。那时集市上,有固定的交易市场,供人们挑选。同其他商品一样,市场需求刺激着生产的不断发展,各地的木匠,把目光投向风箱和锅盖的制作上。做得人多了,在质量上不可避免的也就会出现良莠不齐,价格上也出现相互竞争。不过那些传统专制风箱、锅盖工匠的产品,还是深受欢迎的。飞云老塬上(老庄)村有制作风箱的传统,一般讲究的人家和铁匠、粉匠、烧坊、油坊、豆腐坊里用的风箱,都愿意到那里定做。
  老庄村位于飞云镇城的东北,距城十多里,那里及周边村子,有许多制作风箱的名匠。老庄村的赵家咀,那时大约有七八户人家,住着薛、赵两姓,几乎各家都是世传制造风箱的名匠,远近有名。之所以那里的风箱好,是因为除做工精细外,在选用木材上不但讲究,也有丰富的经验。从买桐树开始就要防止买到油饼树,这种树解(锯板)出的板像千层饼一样日久会层层脱落。泡桐原木刚解出的板不能爆晒,只能放在阴凉处慢慢风干,干得过急,木板易裂。做风箱的箱板越宽越好,独板风箱,价钱不菲,当然,大多数的风箱板还是黏合的。合板缝、熬皮胶都有讲究,板缝接茬不平、皮胶熬不到火候,黏合的箱板就不实,日久便会开缝、造成风箱漏风,会影响使用寿命。
  随着木质风箱,锅盖商品生产的发展,本地市场多有竞争,促使一些人把目光瞄向外地市场,尤其是那些此类商品较为短缺的地域。于是乎一个具有突破小农封闭经济羁绊外向性商品流通业悄然兴起。首先是由老庄人做起,他们率先把木质风箱、锅盖运往平凉、静宁、隆德、固原等地区销售。随后其他各庄的木匠也效仿跟进,一个木制品向外地营销的活动开展了起来。
  飞云地区距平凉约里、距隆德约里、距静宁约里、距固原约里。那时交通不便,运输困难,是商品流通的主要难题。这里的人们不畏艰难,用最古老的小推车,一车一车的把风箱、锅盖等木制品运往外地,辛劳的程度是今人难以想像的。
  小推车是农家送粪、运土等农活短途运输的农具,在正常情况下很少用来长途运输。长途跋涉面临的是翻山涉水,举步为艰,但是,我们的前辈,就是这样坚韧不拔,硬是用小推车推出了一条致富之路。
  一个小推车一般装载十个灶用风箱。小车中间平放两个,留出一条通道,为了不影响推车人视线,两边各立放四个(不装风咀)。虽然总重在斤左右,但是体积大,重心高,视线较差,因此推行起来很是吃力,若遇大风天,便行动不得。推车的人肩上搭着一条带子(绊绳),两端有铁钩,挂在两个车把末端加装的铁环上,承载着车的部分重量并可借助它向前方用力,驱动小车前进。小推车上路,必须要有四辆、六辆或八辆车同行,这是为了挂坡和放坡。所谓挂坡就是若遇上小坡,另一人或两人在前面用绳子拖着车子拉上坡顶;去隆德、静宁要翻越六盘山,坡长且陡,乃人力已不及,只好在山下雇用毛驴,把推车拉上山顶;所谓放坡就是若遇下陡坡,另两人在推车前面用棍子横挡着,将车子放到坡底。推车的木轮上虽设有夹板(刹车),但是,力量有限,只能对付缓坡。若遇小河水近膝盖,那就只能卸车,一趟又一趟往返涉水,把单个风箱运过河去,而后重新装车,继续前进。那时虽有公路,但是公路是石子铺成,木轮小车不耐磨损,难于行走,小推车运货队都走土路(官路),也就是古丝绸之路。若逢雨天,道路泥泞,只好滞留客店。上路人一般都带有干粮(锅盔饼),为的是节约盘缠(旅费)。先辈们就是这样早行夜宿,艰苦跋涉,一步一步的把商品运到目的地。返回时,一般为空车,有时捎带一些那里的特产,如核桃、柿子、枸杞子等药材之类。
  古有:天下四行士农工商,无农不稳,无商不富的遗训。前辈们也领略到其中的道理,于是把当地木制产品优势变为商品优势,走向市场,并开拓了那里农村木制商品流通的先例。对当时处于封闭状态的小农经济来说,这不能不说是一个进步、是一种突破。那些年,许多家庭由于经营有方,取得较好的经济收益。有些人干脆专门从事木制业,并由农村走向城镇,弃农从商。老庄村赵家咀有个木匠赵七丢(恕不详大名),靠着多年经营木制品所得积蓄,在平凉北砂石滩买下三间铺面,铺面后面又有一个小院落,盖了几间房子,定居平凉,以商为业。铺面作为商品展示和木器加工的场所,后院为住宿和存放货物的场地。除自己动手加工木器、联系商务外,尚带有徒弟,活忙时还雇用几个木工匠人,从事着亦工亦商的经营活动。除做风箱、木锅盖外,还加工一些桌椅板凳家具之类。有时遇到大宗订货,便会招聘更多的工匠,组织加工。生意做的红红火火,让老家的人羡慕不已。
  赵老板是个厚道、热情的人,飞云地区的客商把这里当作落脚点,路经平凉时,都会到他的店里一叙,他也会及时把一些商业信息提供给同乡。每逢老乡遇到困难时,他都会义无返顾的去帮助。实际上那里已成为飞云地区木制品流通到西路的联络点。赵老板从商多年,对西路用户的情况较为熟悉,也有许多联络点,堪称东西路客商的联络处。平凉北砂石滩赵家店铺又位临西兰公路旁,距汽车客、货运输站不远。有时也会组织一批货源,联系那些路过平凉去兰州、银川放空的汽车,顺便带些木制品到更远的地方去销售。他们开始试图把生意作的更大,走的更远,开辟更多的市场。
  可以说在世代封闭的小农经济状态下,无形中限制了农民目光地扩展,造成了狭隘、守旧和缺乏变通的习俗。在那些年代里,这里加工与贩卖风箱、锅盖或其他木制品的商业活动兴起颇具影响,使传统的陈旧观念与市场意识的冲突产生碰撞,千百年牢牢地束缚着人们的小农意识开始受到强烈的冲击。许多人不再固守以农业为生,他们开始尝试走出*土地,到更广阔的地方去寻求新的路。一些能工巧匠、生意人应运而生,走南创北,开辟比农业生产收入更为丰厚的经商活动。他们不怕辛劳,不畏艰险,顽强地探索着发家致富的道路。以今日的眼光审视,我们应该为先辈们的所作所为喝彩,他们在50多年前,就曾经尝试过了我们今天正要走的道路。然而,这一切都在三大改造中所湮没,留下的仅仅只有对往事的记忆。
  三、胶轮马车运输业的兴起
  那个时代运送货物,主要靠牲畜(脚户)、牛车、小推车运送煤炭、粮食、杂货。这些运力只能作短途运输,长途运输十分困难,经常看到来自青海、宁夏前往西安的骆驼运输队。也可看到一些商贩徒步赶着大群的羊、猪、牛和马群顺着官路(古丝绸之路)向咸阳、西安方向缓慢地走去。
  要想富,先修路这句口号,如今已成为官员最煽情的经典语言之一,在那个时代何尝不是如此。西兰公路年动工,全程多公里。道路大部分在*土高原之上,面对沟壑纵横,坡陡弯急,施工十分困难。当年由著名公路工程专家赵祖康先生亲自上路安排指导,克服种种困难在年终于完工。成为西北地区连接陕西和甘肃的主要干线,促进了西北地区经济发展,并且对我国在抗战时期沟通与苏联的联系发挥了重要作用。
  飞云地区也得益于西兰公路的贯通。这条公路途经本地区长度不过只有20多公里,但是它却打开了尘封千年乡里人的目光,看到了现代文明的光环,拉近了与发达地域间的距离。公路上奔跑的各种汽车,不吃草,不吃料,尽然能比马跑的还快!这些情景把乡下人带进了如同神话般的世界。他们开始怀疑原来并不是这里的梢子面最好吃、大戏最好听、社火最好玩,外面大地方人活的不知有多僚(好)。从此人们更
  这里与陕西毗邻,距西安多公里,距兰州却有多公里,虽隶属甘肃省管辖,去西安的机会远多于兰州。那时人们说去省里一般是指西安而不是兰州,一些习俗也更接近陕西,交往也多,许多信息都来自那里。
  当地流传起这样的话:上塬的人刨着吃;下塬的人跑着吃。上塬是指窑店以西,下塬是指窑店以东。也就是说:在这条塬上,甘肃一边的人只靠种地为生,陕西一边的人却更注重经商。由于西兰公路地开通,不久就看到一种运输工具胶皮轱辘马车出现在公路上。这种车先是来自陕西,能作为长途运输的工具,弥补汽了车运力的不足。这件新鲜事引起了本地一些有心人的兴趣,窑店东门外的王氏家族率先从陕西引进,以后在飞云,高平等地逐渐发展,估计在这一地区最多时达到近百辆,很有气势,成为该地区经济活动的一大亮点。
  当地人把这种车叫做拉拉车,与古老的车辆相比,他有许多优点:首先他的车轮为充气轮胎,能承载更多的重量;其次这种车的轴与车轮之间装有轴承,运转轻便省力;另外,有很好的刹车装置,在两个车轮内侧法兰盘上各附有一铁箍,也称作锅,两锅之间加有两根硬木制造的刮木,中间用粗钢棍螺栓连接并固定在一铁制杠杆上。在杠杆另一端与皮绳连接,通过车辕上固定的滑轮,把皮绳引到车辕前端。下坡时,用力拉紧皮绳,使刮木紧贴铁锅,增加磨擦力达到刹车的目的,根据坡度的大小,还可调整皮绳的松紧度。这种刹车非常好用,即使重车下坡也很平稳,只是会发出刺耳的尖叫声。上个世纪四五十年代,这种新型马车已成为公路上长途运输的重要工具。
  制造这种车并不困难,关键的部件是车轴(有空心和实心之分)、轴承、轮箍,(合称其为底脚子)和里外轮胎。据说底脚子大多是用报废小道奇汽车的底盘改制,因此这些部件必须去西安购置。其他木车辕(车棚)、刮木等当地木匠、铁匠都能加工,所以发展起来很快。
  驱动拉拉车的动力是骡子或马,多数使用骡子。骡子个大,负重能力强,食量少力量却比马大,并且耐力强不易生病,无生育能力,好驯服。骡子的寿命一般可到35岁左右,如果饲养管理良好可达50岁,使役盛期可达20年。一套车一般用三个骡子牵动,架辕的的称做辕骡子,既驮又拉,是一套车的核心脚色。梢骡子两个,左侧的称其为首套,与辕骡子走一条线上,是引导方向的。右侧的骡子称其为赶套,是出蛮力气的,车把式的鞭子通常落在它的身上。上长路骡子的食物以料为主,主要喂豌豆和少量高粱,吃完料后,再用细麦草加麸皮以少量水调搅合均匀称之为拌草,最后用拌草把骡子喂饱,再饮些清水,便可维持一天的路程。
  驾驭这种车的车把式尤为重要,不但要会维护车辆,如轴承换*油、补胎充气、修理套绳,还要懂得饲养牲口、通晓牲口的脾性并懂得调教。飞云刘家洞有两个很有名的车把式,一个人称七童(取其音),一个叫作猪娃,此二人是有车户争相聘请的把式。比方说,如果有辆车陷在泥窝里,别的车把式赶不出来,若换七童上去,他挥动长鞭,先把首套骡子向怀里(向内)一揽,再猛然向外一拨,叭、叭两鞭子抽上去,车子就会顺顺当当地走出泥窝子,高人一着。据传有一家买了匹嫩口(年轻)骡子,从未上过套,若拉它上套,逢人不踢既咬,人们称其为踢骡子。用户束手无策,后来只好请来猪娃调教,方才得到解决。他先不动声色,观察片刻,让骡子静下来,待骡子不注意时猛扑上去,一把抱住骡子的脖子,另一只手揪住骡子的耳朵用力一拧,踢骡子就老实了。然后带上嚼口,再搭上装有二斗豌豆的口袋,翻身骑上骡背,牵到刚犁过的松软地里,用鞭子抽着让它行走。起初踢骡子不肯,乱撂蹶子,只几下子便蛮劲大减。再赶着它在松软地里不停地行走,直至大汗淋漓,精疲力竭,显出一幅狼狈相时方才罢手。过后拉去套车,先加在另外两匹梢骡子中间训练上路,经几次训练后,便可老老实实上套了。拉拉车的骡子很驯服,平常都不戴笼头,套车时用长鞭一叫,就会乖乖地站到各自的位置上。在平坦道路上几乎不用招呼,首套骡子会引到该走的路线上。
  长途上路,最少也要六辆车同行,为了便于挂坡。每遇大坡,摘下一辆车的两个梢骡子挂在另一辆车梢骡子的前面,变成五匹骡子拉一辆车上坡,到坡顶后卸下四匹梢骡子又返回坡底,照前法把另一辆车再拉上坡去。若走远路如*、青海、宁夏等地,一般要有10-20辆同行,主要为安全考虑,人多势众,好应对不测。据传说有一次一帮拉拉车去迪化(今之乌鲁木齐),路经星星峡遇上一帮强人图谋不轨。赶车人见势不妙,各自从车上摘下杠子紧握在手与强人对峙。这伙强人见车户人多势众,不好下手,只好放弃行动。所说的杠子,是指每个车上备有一个镢把粗细约1.2米长的硬木棒,一头钻有小空,中间穿根皮条绳环,平时挂在车帮上。用途有三,其一,零时停车时用来支撐车辕,减少辕骡子的负压;其二,车轮险入坑凹时用来撬抬车轮;其三,用来防身。
  这种车一般载重1.5-2吨。早期主要从西安装载棉花、日用百货等运到宁夏、青海等地,再从宁夏、青海装载青盐或皮毛之类运往西安。去*的次数不多,这是因为道路远,风险大,除非运送官方物资,有人护送且定妥返回货源的情况下,运输户才敢承运。次后主要以运粮为主,这里历有陇东粮仓之称,平凉、庆阳两地区过去以产小麦为主,农村人的日常花用大多靠卖点粮食支付。早年在平凉、西峰镇有许多粮行从事粮食贸易。他们收购的小麦一般要运到咸阳、西安销售,有些运到咸阳后,再上火车运往其他地方。那时,汽车运力不够,尤其是庆阳地区,早期尚无正式公路,只有简易公路,运输主要靠畜力,拉拉车就排上大用场,经常有那边有客商到这里来请车。因此,到庆阳地区运粮,不用联系,半路上就有商行的人接车(请车),而且全包车户在西峰的吃住。
  那里的小麦多数储存在干燥的窑洞里,不用粮囤,地面铺一层麦草后,直接向里堆放小麦,直到窑口。窑口用的是插板门,一层一层加上去,直到人员进出不便为止。运粮不用麻袋,是散装,那时各车都备有用麻袋缝制的揽包,直接铺到车厢里装粮。一揽包可装八石小麦(一石重公斤),那时装车不是过称,都用斗量(一斗重20公斤)。从西峰运八石小麦到咸阳,运费大体为八石小麦在当地的市价,运费用现大洋或小麦支付都可。从西安、咸阳到西峰、平凉的货源较少,返回时多放空车,往返一趟一般需要走8--9天。去*、青海、宁夏,一帮车都得有一或二个打前站的人,提前出发,在约定好的站口安排住店、购买草料等事宜。去西安、咸阳就大可不必,因为一年四季常走,可谓轻车熟路,各帮车都有固定的车马店和熟人,解决草料供应不在话下。
  由于那个时期交通运输业市场的需要,加之得益于西兰公路的方便,这一地区的马拉胶轮车发展很快。窑店镇东门外(东胡同)王、胡两姓几家率先拴了车(买了车),而且也是这一带最大的有车户,最多在30辆左右。窑店镇附近的将*铺、凤翔路口等村也有数拾辆,估计窑店镇总共在50辆上下。窑店的王廷玉(恕大名可能不准)不仅是有车大户,而且在平凉开设了车马店,方便本地来往车辆落脚,也是车主们获取信息的所在。飞云镇拉拉车最多的要数刘家洞,估计有25辆左右。周边的西后院、西官路、毛家庄、西高寺、东高寺、站背后等村也有20辆之多,飞云镇总共也在50辆上下。高平镇好像不多,最多不过5-6辆,还是在临近解放时才有的。
  那一时期是交通运输业发展的大好时机,由于他们多年的苦心经营,有些人家已积累了相当的经济实力,具备了扩大运输业规模的基本条件,已经有人开始谋划购买汽车的设想,企图进一步做大运输业。据说按当时的价格,三套拉拉车(包括骡子)的价值就能买到一辆八成新的小道奇汽车,只是由于地处农村,牵扯到技术、环境等方面的问题,最终未能实现。尽管如此,那阵窑店、飞云、高平三地胶轮马车数量在泾川县位列前矛,称得上是泾川民营运输业的先锋。
  由于拉拉车运输业的兴起,也带动了本地区其他行业的发展。
  首先是大牲畜(骡马)饲养业的兴起:胶轮马车数量逐年上升,骡子需要量增大,养骒马(母马)就成为不错的投资。骒马与叫驴(公驴)交配,生下的就是马骡子,体大强壮,要比驴骡子(母驴与公马交配)更适宜拉拉车使用。周边地区一些农户看准了这一商机,便纷纷饲养起骒马来,一旦怀驹,两三年后将会带来一笔不小的收入。那些年月,三镇经常轮流举行骡马大会,所谓骡马大会,就是在农闲时请戏班子唱大戏,同时进行骡马及其他牲畜交易,用成交所收的部分交易税来支付戏班子的费用。如果交易量大,骡马大会有时能持续一个月以上的时间。这种交易会影响很大,不仅面对本地区的农户,还吸引来南北二塬、两川及陕西等外地的客商到这里参与交易,景象繁荣。
  促进了家庭纺织业的发展:本地不产棉花,棉花大都来自陕西。虽然这里农家早有纺纱织布的传统,但是由于交通不便,棉花货源短缺,纺纱织布仅限于个别家庭。自从拉拉车长途运输业出现后,棉花来源得到改观。前文提到运粮的拉拉车从西安返回,一般多为空车,顺便带些棉花,收取极少或不收运费,原价供给亲戚、朋友和街坊邻里,因此成本也少了许多。起初棉花都用大布包装裹,体积很大,到后来变成压缩打捆,50斤一捆,体积很小,运输极为方便,顺便带些实为举手之劳。
  买回的棉花是皮棉,老乡称其为生棉花,尚需弹成熟棉花才可纺线。古老的弹花方法是用弹花弓,速度慢且不卫生,已不适宜应对日益繁忙的加工任务,因此专业机器弹花作坊应运而生。有人从西安买来畜力弹花机,那时候没有电,也没有小型柴油机,只好用畜力。就地挖个坑,下装一大园盘伞齿轮与一头装有传动轴的小伞齿轮相连,传动轴另一端装有大皮带轮,再用皮带连接在弹花机的小皮带轮上。毛驴像拉磨一样转圈,拉着大伞齿轮转动后弹花机就可工作了。那时每个大村庄几乎就有一台弹花机,可见弹花任务之繁忙。那年月,每当农闲时节便是妇女纺纱织布繁忙之际。布匹除供自用外,也可拿去市场出售,添补家用,是一种不错的家庭副业。经常有些客商转村走户收购土布,运到集市销售或贩卖到外地去。
  促进了当地铁器加工业的繁荣:拉车的骡子必须要钉马掌,那时的公路是用卵石铺成,卵石的三分之二埋在土里,外漏部分之间用砂石添充。骡子在上面行走,蹄子角质很容易磨损,不钉马掌举步难行。骡子挂上了马掌,就如人穿上鞋子一样,走起路来十分带劲,夜间行车,可见骡蹄与石子碰撞出的火花。冬天若逢冰冻路滑,蹄子前端的掌钉还需换成防滑钉。马掌为U字形,前端厚约5mm、后端约3mm,掌上有5-6个掌孔,用掌钉斜插到角质蹄的外侧,然后将掌钉尖端在蹄侧盘起以固定马掌。
  马掌的质量决定着它的使用寿命,因此制作马掌、掌钉就成为一项很重要的技术活。打制出马掌的形状要适合骡蹄,外圆要与骡蹄一致。淬火是制作马掌的关键技术,掌握不好,要么马掌发脆容易断裂;要么硬度不够易磨损。因此,只有技艺娴熟的铁匠才能制作出经久耐磨的好马掌来。尽管如此,过段时间马掌也要更换,车把式的工具盒里都有备用的马掌、掌钉及钉掌工具,临时都可以更换。
  起先马掌是从西安买来,不久这里的铁匠也仿效着打造,居然质量也不差,经车户们使用,赢得认可。飞云镇铁匠部的毛师(毛家庄人),成为这一带小有名气的马掌能匠,产品很抢手。因此有许多人慕名而来拜师学艺,他带了不少徒弟,成为专制马掌的店铺。后来这一带拉拉车骡子使用的马掌,几乎全由本地铁匠打造,三镇的许多铁匠部都参与打制马掌的活计,供应各地车户。
  促进、丰富了商品流通:由于本地区的拉拉车常年走南闯北,本地缺少的商品都可以从外地带来。那个年代,食用盐尚无专卖,这一带百姓的食用盐几乎都来自青海、宁夏。经常有拉拉车从那里运盐去西安,顺便带些回来提供市场,货源充足且价钱便宜。*的特产葡萄干、哈密瓜干、栽绒马褥子、栽绒毯子;肃州窝窝(酒泉特产的一种棉鞋);宁夏九道弯羊羔皮袄、老羊皮袄、枸杞子、江米和大米等商品也经常出现在市场上。
  在三大改造(对农业、手工业、实行合作化,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公私合营)前,私人运输业属于商业经营活动,按照*策规定,与土地改革严格区分开来,因此这种私人经济成份一直存在到年以后。随着三大改造深入发展,年泾川县胶轮车运输合作社成立,把全县多辆拉拉车集中到县城,统一管理。由于管理不善,骡子死伤、车辆破损严重,最后合作社把仅剩的车辆变卖,换了几辆汽车搞运输。不久,也由于亏损严重走向破产,就这样结束了一个时期兴盛的拉拉车时代。
  作者简介:
  刘立鼎,甘肃省泾川县飞云乡人,年轻时在平凉一中上中学,年离开家乡,先后在中科院兰州分院、西安分院工作,年支援江西科学院工作,现已退休。泾川县博物馆
  读懂一座城,从博物馆开始。更对精彩内容,欢迎添加jcxbwg或者长按泾川县博物馆
  中华佛宝圣地,世界佛舍利供养中心。更多精彩内容,欢迎添加jc-dys泾川王母宫景区
  西王母从这里走向神坛——神境王母宫。更多精彩内容,欢迎添加jcwmgiq或者长按王母宫景区
  青鸟文化,让梦飞扬。更多精彩内容,欢迎添加jcqnwh或者长按青鸟文化沙龙
1
查看完整版本: 刘立鼎早年泾川飞云地区ldquo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