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崔海涛的T恤上印着一句话:十年磨一剑。
崔海涛今年32岁,北京人。在四九城胡同里长大的孩子,很难想象出西北地区山沟沟里那贫困落后的面貌。宝剑锋从磨砺出,广阔农村就是磨砺自己的最佳天地。“既然来扶贫,就要到最艰苦、最需要我的地方去。”抱着这样的心态,年圣诞节当天,崔海涛告别了爱人和父母,独自驱车多公里,从首都北京“杀”向渭北旱塬的马成寺村。此时,马成寺村正值脱贫摘帽前的冲锋时刻,崔海涛的心里绷着一根弦——以前和农村生活最亲密的接触就是京郊农家乐一日游,现在要到一个深度贫困村驻村两年担任第一书记,担子和压力可不轻呢!崔海涛正在村里大棚查看大球盖菇长势。
马成寺村名气不小。南北朝时期,村落因附近有一座马成寺而初现雏形,直到近些年,马成寺村因地处沟坡河滩地区,基础设施落后,产业发展薄弱,年被定为咸阳市3个深度贫困村之一。沿着在云雾间盘旋的山路,从县城驱车近一个小时,在翻越两条山脊之后,马成寺村出现在了崔海涛面前。真美!马成寺村坐落在大山环绕的一块小盆地中央,黛绿色的远山和近处的古屋、河流汇成了一幅水墨画。然而,再美丽的风景背后也掩藏不住一串令人心痛的词语和数字——“光棍村”“空壳村”,年底贫困发生率57.99%……除了美景一无所有,村里没有像样的产业,贫困群众也因缺少致富门路而“乱投医”到处碰壁。看着一双双充满期望又无奈的眼神,看着淳朴善良的村民,崔海涛更加坚定信心,决定在这里大干一场,用好各项帮扶资源,寻找适合马成寺村长期发展的产业,这是崔海涛面临的第一要务。小麦和玉米是陕西传统的粮食作物,马成寺村也不例外。以往这里的村民一直以种植小麦和玉米为生,然而每亩地最多几百元的收入,让乡亲们有苦难言。可是除了这些,还能种啥呢?在村民家中走访过程中,崔海涛发现,马成寺村的柿子树不少——海拔高、昼夜温差大的自然条件孕育了这里香甜的柿子,但长期以来,因没有销路、价格极低,乡亲们从未想过要靠柿子增收,任其自生自落。一边是优质低价的原生态农产品无人问津,一边是发达地区市场上居高不下的价格,崔海涛认为,发展深加工产业是唯一出路。他铁了心要让优质农产品走出大山,让遍布乡间的柿子成为马成寺村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金疙瘩”。“柿子的主产国是中国,柿子的优产区在富平”,富平柿饼以甜、软、糯、无核的特点荣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为了验证“变废为宝”的可行性,年,崔海涛自掏腰包从村民家中先后收购余斤柿子,开着私家车、带着大货车,多次前往富平,邀请当地专业企业帮助试制柿饼和柿子醋,取得了不错的效果。经富平当地专家鉴定:马成寺的柿子完全可以用来制作品质优良的柿饼和柿子醋!“这正是我们马成寺村努力打造的方向!”从富平回来,崔海涛趁热打铁,组织村“两委”从富平引进了株最新培育柿子苗,改善马成寺村柿子品种,扩大种植规模。今年,崔海涛又申请中行帮扶资金余万元,在马成寺村建设一座现代化的柿子加工厂,目前,厂房建设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年底就能正式投产运营;村合作社也和富平柿子加工的龙头企业签订了长达20年的承包合同……家门口的柿子有了销路,让乡亲们乐开了花,马成寺村的柿子产品也即将走出陕西大门,柿子产业的发展落地给崔海涛打了一针强心剂,也为马成寺村乡亲们脱贫增收增添了一重保障。深秋时节柿子飘香,崔海涛又让马成寺村飘出了菇香。年底,崔海涛通过中行帮扶资金50万元外加县、乡扶贫资金,在马成寺村建设了座设施农业大棚,并在今年年初利用其中的座大棚种植大球盖菇。“别看这种菇‘长相’不出众,但是里面蕴藏的致富‘道道’可是不少咧!”在大棚里,崔海涛敏捷地采下一只大球盖菇,“大球盖菇栽培技术简单、栽培原料来源丰富、成本低产量高的特点正适合乡亲们种植,特别是在今年疫情期间,吸引了大量农村劳动力就近就地就业……”如今,这位“京味儿”小伙儿已经成了整天忙碌在田间地头的“糙汉子”。“从繁华的中行总部大楼,到沾满泥土香的马成寺村,我学到的不仅仅是农业技术,更是一份为民的情怀。”崔海涛一直为当初选择成为一名扶贫人而感到自豪。富了口袋,也要富脑袋。在崔海涛的带领下,旱塬上的孩子走出了大山,在首都北京的中行四季大厅找到了努力的方向;在村里中行帮扶资金支持的乡风文明中心,“夜间会”等新形式给群众送去了*策、送去了技术,“道德评议讲堂”评选、“十星级文明户”等活动引导村民比学赶帮超;在人头攒动的“爱心超市”,乡亲们拿着劳动换来的积分卡换来了中行捐赠的粮油米面,摒弃了等、靠、要的陈旧思想;在便民爱心磨坊,使用中行帮扶资金购买的磨面机和玉米糁机运转不停,不仅彻底解决了困扰乡亲们多年的粮食加工难题,也通过中行消费扶贫,让村里小麦和玉米变成了他北京同事厨房里的面粉和玉米糁……崔海涛已经在马成寺村坚守了近两年时间,这个曾经的深度贫困村也已经步入了产业兴旺的乡村振兴快车道。而这位充满“京味儿”的小伙儿不仅完全习惯了山村生活,还在今年被评为咸阳市脱贫攻坚优秀驻村第一书记。“这个山村蕴藏着无限的潜力。”崔海涛憧憬着马成寺村的未来。柿子加工、食用菌种植、果蔬大棚……一项项产业的落地,也让乡亲们看到了这个北京小伙儿的不简单。“作为中行扶贫工作队的一员,我一定不负组织重托,坚决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带领马成寺村的父老乡亲们过上好日子!”崔海涛坚定地说。来源:中国扶贫
编辑:李阳妍崔鑫
审核:李亚斌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