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帝国系列六
看秦都咸阳,叹历史时光
作者
清风
历史上的咸阳
站在渭河边,我眺望对面的秦都咸阳城,也在回溯这座城。
咸阳,是中国首个封建王朝秦帝国的都城,位于陕西省八百里秦川腹地,因地处九嵕山之南、渭河之北,山水俱阳,故称咸阳。“咸”字古为“皆”、“都是”之意。但也有人根据《史记》和咸阳出土的陶文,记载商鞅在此置“咸亨”、“阳里”,公元前年,秦孝公将两名合一,是为咸阳。
咸阳是中华秦汉文化的重要发祥地,孕育了中国的农耕文明。农业始祖后稷曾在此教民耕作。后稷,姬姓,名弃,其母有邰氏女,生于稷山(今山西稷山县),《史记·周本纪》载:有邰氏之女姜嫄踩巨人脚印而生弃。稷是*帝玄孙、帝喾嫡长子,后被尊为稷王(也作稷神)、农神、耕神、谷神。童时,好种树、麻、菽。成人后,有相地之宜,善种谷物,教民耕种与稼穑之术。尧舜时,为司农之神。他第一个建立粮食储备库和施行畎亩法(指垅沟栽培法),放粮救饥,赐百姓种子,被认为是禹最倚重的三公之一。
咸阳市*区建置始于夏代,古属禹贡九州之雍州。春秋时期属于秦,称渭阳。战国时,秦孝公十二年(公元前年),秦国都城经九次迁徙后,从栎阳(今西安市阎良区武屯镇官庄村与古城屯村之间)定都咸阳。
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年)统一六国后,设郡县,在咸阳周边京畿要地置内史,统辖关中各县。秦时,重视农业,奖励农耕,不仅兴修水利,而且还有牛耕和铁器,比如铁犁、铁锄、铁镰等,对中国以后的农业生产影响巨大。
秦末项羽入关,杀秦三世子婴,焚烧阿房宫,废除郡县,恢复分封制,将秦内史和上郡一部分划为雍、翟、塞三国,这就是“三秦”的由来。
汉武帝年间,因咸阳临近渭水始更名渭城。这也就是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中的渭城所指。
咸阳市人文景点、古迹遗址、古文物及墓葬众多。其中古遗址最具代表性的有秦咸阳城遗址、郑国渠首遗址、西汉甘泉宫遗址和沙河桥遗址等。古墓葬分布广泛,自西周至唐末,葬在咸阳境内的历代帝王共有27位,西汉11位皇帝中有9位葬于咸阳塬上,关中唐18陵有9座在咸阳,东西绵延百里。此外还有公刘墓、秦公陵、秦永陵、霍去病墓、北周孝陵等知名墓葬。古建筑主要有长武昭仁寺、永寿武陵寺塔、彬县开元寺塔、礼泉香积寺塔、武功报本寺塔、泾阳崇文宝塔、旬邑泰塔、唐家庄园、三原文峰寺木塔、城隍庙、龙桥和凤凰台等。可谓人文荟萃,历史厚重。
穿过古渡廊桥,我步行来到年代久远、街道古朴的咸阳古城。此时,漫步在老城有些狭窄,但林荫悠长的古街道,我仿佛踏进历史的光影里,恍惚而迷离。就让我随着时光的河流,逐波在这现代而又古老的土地,去寻找那曾经的咸阳吧。
咸阳文庙
咸阳文庙在中山街上,现为咸阳博物馆,也是咸阳城区保存较为完整的明、清古建筑群。
文庙始建于明洪武四年,据明代万历《咸阳县新志》载:“明洪武四年()县丞孔文郁主持修建。”经过明天顺三年、万历四十三年、清康熙二十年、嘉庆二十年、同治五年、光绪十四年多次重修,现存古建筑12栋,占地近13亩。
《咸阳县志》显示:文庙宫墙七十丈,占地平方米。墙内房屋布局由南向北,依次为大成门:有左右两门,左为金声门,右为玉振门;棂星门:有左右两坊,左坊书“德配天地”,右坊书“道贯古今”;戟门:门前有泮池,东厢为名宦祠,西厢为乡贤祠;戟门北有东西两庑,庑北为大成殿。宫墙以外南有大成坊;东有文昌阁、崇圣祠;北有明伦堂、尊经阁;西有教谕署、训导署。
现在的文庙门前有清代石狮1对,院内有明代石狮1对,清代与文庙相关的石碑2块。共有四进院落,沿中轴线自南而北依次有木牌楼、前殿、中殿、后殿,两侧有东西两庑。
前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歇山顶,有脊饰,檐下施三踩斗拱。现为秦咸阳历史文物陈列厅;中殿,即大成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也是歇山顶,有柱头科、角科、平身科斗拱,现为精品文物展厅;后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硬山顶,前、后檐均施三踩斗拱,现为宗教文物陈列厅;东西两庑现为临时陈列厅和展室。
咸阳古渡
文庙
我曾参观过国内很多地方的文庙,它在中国的历史上占据了什么样的地位?深层次代表了什么?我想应该有以下几点吧:
一是儒家曾经在国家中的地位,明清时期,朝廷弘扬的仍是儒家学统。儒教是受统治阶级重视的,其“三纲五常”,更是维护朝廷和封建宗法制度的思想武器。三纲是: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通常是指仁、义、礼、智、信。三纲五常是西汉董仲舒在孔子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夫夫、妇妇”以及仁义礼智信的道德观念以及孟子的“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的“五伦”道德规范,进一步提出了三纲原理和五常之道,成为儒家伦理文化中的重要支撑。儒教通过三纲五常的教化来维护社会的伦理道德、*治制度,成为封建统治者用于奴化人民的工具。南宋朱熹将董仲舒的三纲和五常联系在一起,等同于天理,更成为禁锢人们言行的桎梏。如违犯这些封建伦理纲常,即被视为“名教罪人”。
二是代表了封建时期的尊孔场所及文教职能。全世界,包括中国、朝鲜、日本、越南、印尼、新加坡、美国等共分布着多座孔庙,其中国内有多座。根据性质和类型,分为三种:孔氏家庙、国庙和学庙。孔氏家庙有两座,一是最早的孔氏家庙,也即被称之为“国庙”的曲阜孔庙,第二座是宋室南渡后,由孔子第四十八代衍圣公孔端友率族人在浙江衢州建立的孔氏南宗家庙。作为国庙性质的孔庙,全国只有曲阜孔庙和北京孔庙,它们不是教学机构,是专为封建帝王、地方官员祭祀孔子的专用庙宇。学庙或称庙学,在古代中国就是以办学为宗旨,将学习儒家经典的学校与祭祀孔子的礼制性“庙”宇相结合的国家行*教育场所和祭孔场所。它由*府教育行*主管部门直接管理,学庙重在“学”字。中国绝大部分孔庙都属学庙性质,包括历朝历代的京师太学或国子监,咸阳文庙也属此类。它是一座古代儒学教育的学府。
三、文庙,延续着儒学的文脉。中国古代的正统官学是儒学,它有治国安邦的三大贡献:一是承担朝廷治国理论的输出,属皇帝“智库”;二是支撑学而优则仕的科举制;三是通过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文庙,传承儒家文化。莘莘学子所读之书及科举考试,大都出自儒学四书、五经。四书是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是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后来,朱熹分别为四书作了注释,成为明清出题的依据。古代的读书人,通过科举,考取功名,实现“鲤鱼跳龙门”,同时,也让儒家经典代代相传。
凤凰台的传说
凤凰台位于仪凤西街北口,建于明洪武四年(年)。
当我站在凤凰台下,往上观望,凸出的月台及墙垛,飞檐的阁楼,犹如站在一座城门楼下,而它原先的确是咸阳北城楼。月台墙上镶“凤凰台”三个大字,城墙下,立有两块也写着同样三字的石碑。
由于疫情的影响,景区并未开放。也许是我在城下流连太久,一旁商店门口观棋的一位老先生走过来,告诉我,左边有门。说完,便带我来到小巷里紧闭着的大门前,轻叩,景区人员打开门。我自报家门后,破例进入景区。
进去后,除了里面橱窗景点介绍外,还有一排与凤凰台有关的古石碑。沿着32级磴道,缓步登顶,眼前豁然开朗。台上东、西殿各为三间,中间两座殿前后纵排,前殿略高,台墩两侧有磴道,北面有南海洞,整体建筑形似凤凰。这也是凤凰台的一个由来。资料上介绍,以前台上中殿前原有洞宇,后殿内供无量佛像,东殿供三太白像,西殿供三大菩萨像,墙壁上布满了佛教故事彩塑立神,山墙外镶有琉璃彩塑神化故事浮雕。东殿山墙处镶着一幅完整的琉璃浮雕图案,有弄玉乘凤、箫史骑马以及秦穆公乘龙的传说故事。台上有一钟、一石、一柏,钟声宏亮,可传数十里。乾隆时当地人张大森有诗云:“台起凌虚空,丹凤栖云表,磴道挂三峰,首尾俱缭绕。立神擎洞宇,天凤响柏杪,开户能明月,卷帘惊宿鸟……”可惜的是,这里历经沧桑,曾经富丽堂皇的装饰和原貌因火灾及人为破坏,现只存四座空荡荡的大殿,让人颇感惋惜。
凤凰台的传说
凤凰台的传说,颇为有趣。相传由箫史与弄玉吹箫引凤的典故而来,最早见于汉代刘向《列仙传》:“箫史教弄玉吹箫作凤凰声,凤凰来,止其屋。秦穆公作凤台,一旦,皆随凤飞去。”
据传秦穆公的女儿弄玉爱上了当时正在学仙的箫史,箫史擅长吹箫,箫声动听如凤鸣,弄玉听得如痴如醉。弄玉很喜欢箫史,秦穆公便把女儿嫁给他,并在秦国的都城雍的附近建一高台,让弄玉、箫史夫妇居住。弄玉在箫史指引下,天天学吹箫,最后吹出的箫声也如凤鸣,引得凤凰落于台上来听箫。终有一天,优美的箫声引来一龙一凤,箫史乘龙,弄玉乘凤,双双飞入云霄,腾空成仙而去……这虽然是流传的故事,可凤凰台却是真的,它其实表达了人们对于凤凰“喻情”的美好期盼。
年,一位叫薛笃弼的人任咸阳县知事时,曾每天早晨派人鸣钟报晓,促人黎明即起,不忘劳作。“凤凰高台城中建”曾被列为咸阳八景之一。
安国寺
看过凤凰台,我又穿过一条街道,来到不远处的一座寺庙——安国寺前。
安国寺,位于仪凤街路口北。据记载,安国寺创建于隋,盛于唐,明万历()年间重修。
这里原存明代建筑三座,依次为安国寺、圣母行宫、关帝庙。寺院门南开,原有围墙,南北宽,东西窄,呈四合院状,自成一体。寺庙东邻圣母宫,西靠关帝庙。庙门额上有“安国寺”三字,据说以前是一位伙夫用锅刷随意写的,书法遒劲飘逸,有“咸阳的字,安国寺”之说,但现在变成金色的大字了。
寺内原有五座殿,大门内两侧为对称的偏殿,中间沿中轴线分布三座殿。《旧咸阳县志》载“安国寺,内石佛一、铜像三、一佛、一关帝、一无量”。但在解放前夕,随着寺庙被破坏而流失。
现在的寺庙,是年重修,共有大殿四座,分别是娘娘庙、关帝庙、菩萨庙、城隍庙,融合了儒释道。娘娘庙中供奉的是关中地区俗称的女土地神“地母”;关帝庙里供奉的是集忠义于一身的关公及部将周仓和关平;菩萨庙中供奉着观世音、文殊、地藏、普贤、大势至五位菩萨。据传第三殿原内塑的卧佛是陈抟像,头西足东,仰身平躺,锦衣彩绘,殿前有楹联一幅:“佛教幽玄犹如云挂山头行到山头云更远;禅宗奥妙恰似月浮水面拨开水面月还深”,禅味很浓。陈抟,是五代至宋初的一名道士,字图南,自号扶摇子,毫州真源(今河南鹿邑)人,一说为普粥崇龛(今四川潼南西境)人。陈抟后居华山,以长睡不醒闻名,每睡一次百日不醒。今华山玉泉院有其塑像。据传周世宗召陈抟为谏议大夫而不受,太平兴国(宋太宗赵光义年号之一)年间来朝,太宗很重视,赐号希夷先生。陈抟喜欢易经,在端拱(赵光义年号之一)初自言死期而卒,著有《元极图》(刻于华山石壁)和《先天图》等书。他的两图学说认为万物一体,经后人推演,成为宋代理学的组成部分,他被后来的宗教界尊为神仙而受到崇拜。
安国寺内有寂照和尚碑。寂照和尚姓庞,字法广,号寂照,兴平人,圆寂时76岁,葬马跑泉。碑额阴刻篆书“唐故安国寺寂照和尚碑”,上款题“大唐安国寺故内外临坛大德寂照和尚碑铭并序”,碑文中又记述寂照和尚两次到安国寺做主持。而安国寺具体创建年代,由于史籍,包括地方志都没有明确记载,因此也成了一个谜。
咸阳钟楼
沿着有些寂寥而林荫遮盖的古街,我又来到位于城西街的钟楼,这是一座根据原影像复建的钟楼,但也能看出古钟楼的风貌。
站在钟楼广场,可以看到,楼高三层,明清风格,基座四门,重檐二层,飞檐迭起,错落有致,古色古香,蔚为壮观。
钟楼始建于明万历年间,清道光中期重修,位于咸阳县城(今咸阳市区)永绥街南口,钟楼三层主体,下方有通道,从老照片可以看出,原来两边曾经商铺林立。二十世纪中期,应是由于破四旧原因而被拆除。据《咸阳百年图志》记载,咸阳城最早的影像记录在年至年期间,当时一些外国人用相机首次记录这里的民风、民俗。年,法国人沙畹在永绥街南口,拍摄了当时的咸阳钟楼,为咸阳记录下了这一珍贵的城市建筑,成为钟楼重建时的底版。
重建者,是清道光中期知县陈尧书。《咸阳县志》记载当时有碑文:“咸阳钟楼,稽邑乘建于明万历间,高非寻常计,屹立于城西通衢,辅城郭,益形胜,由来久矣。”募资建好后,“衢通四达,楼耸三层。向之褰(qiān,撩起、揭起)裳褰足,颠褰踬(zhì,绊倒,意指路途不平,容易摔倒)于途者,今则载骤骎(qīn,原指马跑的快,这里意指可快速通行)骎矣;向之飘残倾坠者,今则栏回檐舞,金碧交辉矣。于以望九嵕,眺八川,山屏水带,历历可数,是诚咸邑一大观也。”记述了复建前后的变化及其成为咸阳一景的情形。
从钟楼的门洞,穿越徘徊,我一直在想,中华文化与古物遗存,之所以能够绵绵不绝,应该是因为很多朝代都有像陈尧书一样的有远见之士,以及支持文建的开明富商和绅士。他们是那个时代的文化与文明的守护者。也正是由于他们的存在,后人才得以观瞻和领略悠久灿烂的华夏文脉。这应是一个国家的幸事,也是一个民族的幸事。
清渭楼
走过始建于明代初年的新兴油店,我来到此次咸阳游历的最后一站——清渭楼。
复建后的清渭楼,位于东门外渭河北岸。始建于秦代,当时叫咸阳东楼,汉唐时期更名为“咸阳楼”,是关中八景之一。宋代以前,咸阳楼年久失修。宋仁宗在位时(公元—年),北宋诗人*孝先任咸阳知县时重建此楼用于观景,题名曰:“清渭楼”。历史上的清渭楼和*鹤楼、鹳鹊楼、岳阳楼齐名。
清渭楼傍城而立,临渭而显,西邻凤凰台,北望中午台;面对渭河清湖,俯瞰咸阳古渡,登高望远,实在是欣赏美景的好去处。历史上,曾有不少文人墨客在此登楼吟诗,其中最著名的是晚唐最具影响力诗人之一许浑的《咸阳城东楼》一诗:“一上高楼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叶汉宫秋。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诗中的楼指的就是清渭楼,而“山雨欲来风满楼”更成为名句。
清渭楼
围着清渭楼,我细细地观看与思索。不远处,便是水波荡漾而潮流涌动的渭河了,当我穿过马路,来到咸阳湖畔,再望清渭楼,仿佛已卸下心里的全部重负。
考察秦遗址和文化,是我许久以来的心愿。为此,在疫情尚未结束的夏季五月和七月,我两次来到咸阳,寻找曾经的大秦帝国的痕迹,以及发生在这里的人与事,想在纷杂的历史往事及遗迹里,寻找秦国的兴起与大秦帝国的衰落,来回答大秦帝国是强大的,却也为什么是短命的?
唐代诗人杜牧在《阿房宫赋》中曾说:“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乎!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时隔一千多年,这些话语依然振聋发聩。可是,国人为什么不能从历史中汲取教训,以致让朝代走马观花,不断更迭,让人民痛苦呻吟甚至哀号呢?
前车之鉴,后事之师。现在,是过去的结果,过去,影响着现在和未来。我多么希望,中华民族能够不蹈覆辙,汲取古文化的营养,同时,摈弃传统文化的糟粕,让历史的悲剧不再重演,让中华民族的明天更美好。
一一年7月9日创作于陕西咸阳
故国东来渭水流摄影:清风
往期相关作品
清风历史散文之大秦帝国系列一
一座始皇陵,多少血与泪
清风历史散文之大秦帝国系列二
历史重现——秦兵马俑背后的那些往事
清风历史散文之大秦帝国系列三
千秋功过秦始皇
清风历史散文之大秦帝国系列四
覆舟之鉴:曲江池畔的秦二世
清风历史散文之大秦帝国系列五
商鞅变法与《商君书》对大秦帝国及后世的影响
作者简介:
崔自三,笔名清风,河南永城市人,硕士研究生,知名讲师,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游走于全国各地讲学,国内多家大学客座教授,自由撰稿人,曾到美国、新加坡、日本、马来西亚、澳大利亚等国家以及台湾、香港、澳门等地区游学、访问。年4月,赴西藏采风,至此实现了走遍全国的梦想。现居河南郑州市,酷爱写作,曾在各类媒体发表文章多万字,出版商战小说《挑战》第一、第二部、诗散文集《一缕清风,一弯明月》、《那年匆匆》、历史文化散文《风雨一叶秋——中国文化与历史漫笔》、《时光的脚步》等十一部作品,文章风格清新、婉约,深受广大读者们的喜爱。
清风明月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