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能是一番作秀
媒体报道,XX市一些机关出现普遍现象-----“中午喝酒,下午泡澡”,似乎发现了一则大新闻。其实,某些大大小小人物,只要手里有着大大小小的权力,吃酒吃得忙不过来的事,实在不值得大惊小怪。至于酒足饭饱之后,泡澡更是“一条龙”节目,也算不得稀奇。报道说,泡澡之后到包厢“甚至还有‘激情’的是异性按摩等诸多色情腐败”。一个“甚至”的用语,就更显得少见多怪了。百姓看在眼里,嘴里说得难听,只由于那些“吃酒”“泡澡”人没直接掏百姓腰包去乐,也就懒得管,想管也管不着人家。只是听说歌舞厅老板发牢骚,是浴室抢了它们的生意。可也无可奈何,浴室包厢的“活动内容”更丰富更直接更有“激情”刺激嘛。
然而,这篇报道依然让我心头震动一下。我也看了那本农民调查之类的书,那么一个穷地方,某些“公仆”怎么先就暴富了起来?他们自己掏钱买酒买澡的可能性不大,这种“消费”又是谁买单的呢?买单的背后又酿造出多少腐败呢?既是“普遍现象”,就意味着“中午喝酒,下午泡澡”几乎成了常规的“作息制度”,而且尽人皆知,就不是躲躲闪闪去吃去喝去乐了。这些“公仆”下午怎么就不办公,或者干脆就在包厢“激情”办公呢?这么公然的逍遥自在,怎么让它堂而皇之存在呢?“公仆”的形象何在?人民*府为人民的形象何在?人民对自己*府又谈什么信任?百姓对这种“普遍现象”心里会想什么,嘴上会说什呢?呜呼,夫复何言。
面对这种丑陋的“普遍现象”,那两个县*府的应对行动是,抽调人员成立“督察工作组”“进行严查”。在下并不一概反对督查组。如果使丑陋的猖獗在短时间内有所收敛,督察组或可偶一为之,以收一时之效。然而,此举绝非治本之举。其弊端正如百姓议论的,这种公开的“督察”往往就是通知被督察者,让那些“中午喝酒,下午泡澡”的爱好者有所收敛,躲过这“督察”风头再去潇洒。不信吗?在“督察组”吹了一阵风之后,倘若公布其“阶段性成果”时,它们“察”到的“中午喝酒,下午泡澡”的“公仆”人数,是绝对与“普遍现象”不相称的。
再说,“督察”内容应该是什么?酒与澡的“消费基金”是怎么来的?包厢里滋生了什么腐败?“督察”之后又怎么办?是公开曝光还是要给什么*纪、*纪处分?是教育教育就算,还是让那些不够格儿的“公仆”也享受“下岗”待遇?这需要给百姓一个交待。否则,何能取信于民?何能止住“割韭菜现象”,割了一茬又生出一茬?不考虑制度性的切实措施,“督察”就只能是一番作秀,就只能是假把式。顶啥用?
相关美文阅读:·作秀的真假之辩·看经济学家怎样作秀·看不懂美国搭救人的本质用意·站作秀何时止?·“标哥”秀“钱墙”值得称道·这个总理在作秀吧·46条生命岂能是作秀口实·“东升工作室”办得好·大明皇朝最后一场尴尬的清廉秀·即使姚妈“作秀”又如何?·因为民众不相信“你”——·感恩的方式·有几个“高贵者”去跳桥“作秀”?·老百姓为什么反对官员作秀?·“高考秀”有些肉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