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艾筱说历史
年,中央红军胜利到达陕北,与陕北工农红军会合。为了挽救民族危亡,促进抗日统一战线的壮大和发展,中共中央发表了抗日救国纲领,呼吁联合一切抗日力量,实现国共第二次合作。
汪峰年12月5日,毛泽东主席分别致书十七路军总指挥、陕西省政府主席、西安绥靖公署主任杨虎城,潼关行营高级参议杜斌丞和西安绥靖公署驻甘肃行署主任邓宝珊,分析日寇侵华的严重形势,呼吁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议国民革命军第十七路军与红军首先实行局部停战,建立西北大联合,团结一致,共同抗日。
邓宝珊中共中央到达陕北以前,汪峰就负责陕西的统一战线工作,与东北军、西北军有过接触,情况比较熟悉,毛主席决定由汪峰同志前去送信并做联络工作。
汪峰接受任务之后,怀揣着毛主席的信件,经过张村,赶到关中特委所在地正宁县南邑村。关中特委从边区调了一些地方干部座谈周边情况,决定汪峰同志从彬县与长武之间出苏区,然后从长武向西安进发。
选择这条线路,主要原因是长武县长党伯弧受其父影响,对杨虎城十分忠诚,倾向进步,而且,汪峰早在年就认识党伯弧。加之长武驻军比较薄弱,虽有民团,一般晚上不出来活动,因而安全系数较大。
汪峰把信件藏在棉衣中,从关中地委起身,当晚赶到彬县北极地方干部赵洪家中。第二天,赵洪找到一位在苏维埃政府工作的人为汪峰带路,从北极镇出发,徒步跋涉,过了泾河,到达相公镇。
在穷乡僻壤,汪峰身穿棉袍格外引人注目,县政府便衣特务李荣德和电话管理员发现后,想勒索钱财,拦路盘查。在进县城的路上,汪峰和特务边走边聊,探听情况,思考怎样和党伯弧周旋。
于是,汪峰决定先与党伯弧见面,争取支持,再设法顺利到达西安。于是他给党伯弧写了个便信,说奉杨主任之命,有要事相商,请党县长出城相见。
杨虎城送信的人把信交给党伯弧的亲信、自卫团中队长李谦益。李谦益到西关把信交给了党伯弧。下午六时左右,党伯弧带领亲信来到北外的土岗旁边,见到汪峰后,党伯弧示意随从离开。
汪峰从容地对党伯弧说明来意,简略地讲了红军主力到大西北后的形势,以及蒋介石不信任并削弱西北军的事实,并告诉党,杨将军同中共已有来往,这次去西安关系国家抗日大局,也关系到西北军的前途,请党县长鼎力相助。
党伯弧见汪峰态度诚恳,很受感动,但因左右耳目甚多,不便深谈,只说可以商量。汪峰直爽地提出用“押送”的办法,以减少不必要的麻烦。党伯弧匆匆离去,汪峰随便衣特务进了县城,被李谦益安排在县政府东侧的岗楼上,派出岗哨,以防外人接近。
在大革命时期,李谦益是渭北师范的进步学生。他转告汪峰说:“我与县长是同乡、同学,请不要顾虑。他一定设法把你安全送到西安,请放心!”当晚,汪峰在碉楼内约见了党伯弧,谈话中间,汪进一步分析当前的革命形势和建立抗日统一战线的重要性。
党伯弧点头称是,还说“一定想办法平安地送你到达西安。我顾虑你来的事两个特务知道,不好保密。长武到西安将近四百里,万一途中出个岔子就不好办了。你说的押送方法不妥,有损友人的尊严,有失乡亲的友谊,还是另想方法比较好。”
汪峰坚持认为“押送”为上策,继续隐瞒真实身份,可保一路平安,否则,消息露了,误了大事,那就麻烦了。押送是名义,护送是实质,可以做到两全其美。
党伯弧觉得汪峰说得有理,便欣然应允。离开碉楼,党伯弧连夜与李谦益、邢志刚二人商议,缜密部署,统一口径,以免别人看出破绽。
李、邢二人只知道“押送”的人是杨将军的部下,而不知道是毛泽东派去的人。原计划调一辆军用车,又怕声张,弄巧成拙。正在为找汽车发愁时,李谦益猛然想起查哨时,在汽车站发现一辆卡车第二天去西安接货。
他想,坐这辆卡车,又快又安全。于是叫来了汽车站站长,对他说这辆车不要装货,县政府要专用。党伯弧又给他的同学杨虎城的机要秘书王菊人写了一封信,说明原委,请他务必转报杨将军。
杨虎城西安绥靖公署外景第二天清早,卡车开到县政府门前,李谦益带着党伯弧的三名护兵,伴同汪峰上了汽车。汽车刚驶出县城,国民党县党部书记长何耀东赶到县政府追问:“听说县政府抓到了一个什么人,咋回事?”
党伯弧说:“有一个商人,说他是西安绥靖公署高级密探,可是没有证件,无法辨明真假。我怕惹下祸害,寻了一辆卡车,派人送到西安,让绥靖公署审查去。”
何耀东说:“按常规,上面来的人,一般都与咱们通气,让咱们为他效命。昨晚,我听到李荣德的报告,产生了怀疑,所以赶来问你。”
人已送走,他也无可奈何,只得悻悻地离去。“押送”汪峰的汽车一直开到西安绥靖公署。汪峰将信转交给王菊人。王将信递给杨虎城,杨立即派军法处长张依中前去接待。汪峰又将给杜斌丞、邓宝珊的信分别递交给本人。
毛主席在给杜斌丞的信中写道:“先生为西北领袖人物,投袂而起,挺身而干是在今日。”杜非常激动,诚恳地向汪峰介绍了杨虎城、十七路军和东北军的情况,并对如何合作提出了中肯建议。
杜斌丞当晚,杨虎城打开毛主席来信,认真阅读。
信中写道:“鄙人等卫国有心,剑履俱备,行程两万,所为何来?既达三秦,愿求同志。倘得阁下-军联镳并进,则山河有幸,气势更雄,减少后顾之忧,增加全军之力。鄙人等更愿联合一切反蒋抗日之人,不问其党派及过去行为之如何,只问今日在民族危急关头是否有抗日讨蒋之诚意。凡愿加人抗日讨蒋之联合战线者,鄙人无不乐于提携,共组抗日联军,并设国防政府,主持抗日讨蒋大计。”
杨虎城读了毛主席的亲笔信,深受启发和鼓舞。汪峰与杨虎城多次秘密接触,圆满完成了谈判任务双方达成实行局部停战,建立西北大联合团结致,共同抗日,以逐步实现全民族抗战的协议。
年初,杨虎城派杜斌丞与共产党代表联络,表示愿与中共联系并与红军互不侵犯。杜斌示把杨的意愿传达给当时的中共陕西地下组织。
8月,毛泽东再次给杜斌丞写信:“虎臣(即杨虎城)先生同意联合战线,但望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时机已熟,正抗日救国切实负责之时,先生一言兴邦,甚望加速推动之力,西北各部亦望大力斡旋。”
杜斌丞感谢中国共产党的信任,主动帮助、配合共产党在杨虎城部开展联络工作。汪峰同志后来也被派到西北军(第十七路军)从事秘密工作、任中共特派员。
汪峰这段富有传奇色彩的经历,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史上的佳话,在人民群众中广为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