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武县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两封家书感受西迁精神的传承中央纪委 [复制链接]

1#

中央纪委国家网站郝思斯

64年前,交通大学一大批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为响应国家在西北部署一所高水平工业大学的号召,从上海将交通大学搬迁到西安。几十年献身大西北建设,他们凝铸起“胸怀大局,无私奉献,弘扬传统,艰苦创业”的“西迁精神”,用奋斗写就“甘洒青春为家国”的感人故事。一起通过两封家书,感受“西迁精神”的传承。

一路向西:国家需要就是奋斗方向

给我最亲最爱的婉:

来信收到,得知你教学工作受到学员们的爱戴,为你高兴。望你继续努力,爱护好自己的身体,我在这里一切都好。今接到通知,我校将西迁要扎根西安,学校鼓励我们带上家属一起去,你是否同意和我一起前往大西北,贡献我们的力量。

你的忠实的冬

这是年4月25日,交大年轻的俄语教师周淼冬在上海写给远在哈尔滨的未婚妻徐婉珠的一封信,信写在一张明信片上。如今已有近90岁高龄的两位老人,回忆起当年那段西迁往事,仍印象深刻。

年初,为了适应国家建设的需要,改变高等教育布局不合理的现状,支持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央、国务院决定将交通大学从上海迁至西安。一纸西迁令,改变了这所高校里上万名师生的命运轨迹。

周淼冬和徐婉珠在大学时相识,两人是江苏宜兴同乡。毕业后,徐婉珠北上哈尔滨教书,周淼冬则分配至交通大学。每周周淼冬都会给徐婉珠寄去一张印有江南风光的明信片,而这一次他们将面临一个新的选择。

“我们从小在心里就深埋下了与祖国同根的种子。国家提出西迁,我立即给徐婉珠寄去一张明信片,问她是否愿意和我一起西迁,献身西北。”这是一封询问信,也是年轻人在国家与小家之间的抉择。没有犹豫,两位年轻人牵手来到西安,并于同年结婚。不久,这对新婚的夫妻回到老家接上母亲和妹妹,四口人自此作别了故乡江南,辗转前往遥远的西北。

上世纪50年代的西安,发展水平与上海有着天壤之别:学校处在田野之中,马路不平、电灯不亮,晴天扬灰路,雨天水和泥,十分贫瘠。徐婉珠回忆,他们到达西安火车站后,当时还没有公共汽车,是靠坐着人力三轮车,大约走了半个小时才到达交大校园。

年9月,到达新校园的师生员工和家属已有余人,后续人员还在不断抵达西安。远道而来的师生们没有怨言,也顾不上休息,就立刻着手解决如何开学的问题。“当时教师们都在开垦荒地、建校舍、建教室。”周淼冬回忆。经过紧张的筹备,9月10日,在西安人民大厦礼堂,学校隆重举行了在西安的第一个开学典礼。

开学后,学校虽已初具规模,可以保证基本的学习生活,但因为还在建设中,看上去就像是一个乡野之中喧闹的大工地。徐婉珠被分到丈夫周淼冬所在的俄文教研室。当时教学条件简陋,连合适的俄语教材都没有,后来学生们使用的《俄语语法》《俄汉对照通俗科技文选》等教材都是他们与教学小组的其他教师们利用课余时间自己编写的。

如周淼冬和徐婉珠夫妻一样的西迁师生员工们还有很多。时年已66岁的沈云扉是当时西迁的交大人中年龄最大的,得知迁校消息后,他当即表示,交大在哪儿他就在哪儿,并再三婉拒校领导的照顾,和侄儿一同随校西迁。他写下豪迈诗句:“长安好,建设待支援,十万健儿湖海气,吴侬软语满街喧,何必忆江南!”当时最年轻的教授,能源动力科学家陈学俊将上海的房产交公,举家西迁,因为“既然去西安扎根,就不要再为房子而有所牵挂,钱是身外之物,不值得去计较”。

这样的故事数不清,也讲不完。正是凭着这样一种奉献和牺牲精神,西迁师生员工在艰苦岁月的磨砺中创造了崭新的业绩。他们把自己的理想、前途和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默默耕耘在三秦大地。

年,在迎来西迁50周年之际,西安交通大学概括总结出“胸怀大局,无私奉献,弘扬传统,艰苦创业”的“西迁精神”。唯有了解这段历史的人,才能深切体会到这16个字中所凝结的无数青春、芳华、激情、热血和奋斗。

薪火相传:西迁精神照亮前行之路

亲爱的爸爸妈妈:

四年来,我深深地被交大的“西迁精神”感动、号召,在情怀、经历和理想的影响下,我坚定地要去基层踏踏实实、认认真真地做些实事。大学时期的系统的社会科学的学习研究,让我更深知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情况,而这些艰苦的情况恰恰激励着我决定在西部基层闯荡一番。

……

女儿裴柳

这封信是西安交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本科毕业生裴柳写给父母的。毕业后,她考取了陕西省选调生,被分配到咸阳市长武县,经轮岗后到巨家镇挂职任镇长助理。

巨家镇是长武县距离县城最远的一个镇,和甘肃省灵台县接壤。刚开始工作时,裴柳遇到了很多困难。首先是语言关,当地的方言听不懂;其次是生活关,来自东北的她,非常不适应当地的饮食习惯。“在镇上工作很辛苦,但也的确能学到真本事,特别是直接和群众打交道,能学到很多东西,这些是我们在书本上永远都学不到的。很多真学问、大学问都只有在实践中,尤其是贴近群众的过程中才能获得。”裴柳说。刚到巨家镇没几个月,她就把所有村子走了一遍。从城市到农村,从象牙塔到基层一线,裴柳将自己对“西迁精神”的传承变成了为群众奔走的实践。

历史是发生在昨天的故事,但它是一个时代的缩影。许许多多如裴柳一样,在“西迁精神”中成长起来的年轻人,正将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根植于心,脚踏实地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书写新的历史。数据统计,西迁以来,西安交大累计培养了27万余名大学毕业生,他们广泛分布在各个领域,其中40%以上在西部奋斗。

师从西迁老教授陈学俊院士的中科院院士郭烈锦20年磨一剑,自主创新研发出煤炭超临界水制氢发电技术,有望从源头上解决导致雾霾的“燃煤之疾”。郭烈锦说,扎根西部、报效祖国,是陈先生教给他的宝贵财富。

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安交大电子信息工程学院院长管晓宏曾在年留学归国,面对多所高校伸出的“橄榄枝”,他毅然选择回到交大:“我所在的系统工程研究所,领导和老教师大部分都是西迁来的。胡保生、万百五等老教授严谨、勤奋的治学态度对我影响很深。”

80后教授张磊,先后前往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和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进行课题研究。当地曾开出优越的条件希望他留下来,但他说,比起“是不是留下来”,“回到交大怎么干”才是自己一门心思考虑的问题。

从西迁老教授到西迁新传人,“西迁精神”作为一种精神脉络,成为他们大写的人生里始终不变的精神标识和价值追求。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