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陕西日报」本报记者杨小玲通讯员张翟西滨“天地万情和至贵,古今百善孝为先。”8月31日,看着自家门头崭新的楹联牌匾,长武县彭公镇方庄村的李甲明笑得合不拢嘴:“感觉我们家一下子有了文化气息。”“昨天我到文经济家串门,正好碰上文经济、王小燕老两口在念念有词地辨认楹联上的字呢,那场景就像是在重新演了一出‘夫妻识字’。”村民文会昌笑着说。在近3个月的时间里,方庄村主街道上的68户农家门头都悬挂上精致崭新的楹联牌匾,客厅也都悬挂了中堂。在这里,传统楹联、字画成为美丽乡村建设中一道独特的文化风景线。据了解,今年6月初,咸阳市文联副调研员秦力被派驻方庄村任乡村振兴第一书记。上任伊始,他走村落、入农户,发现不少家庭的房屋盖得讲究,有的装修也排场,但除了房间里有一些挂历或明星照之类的图画点缀外,屋子从里到外,总感觉少了点文化气息。村里一位年长者说:“其实我们何尝不想给家里增添点文化气息,关键是村里很难找到能写会画的人,也就是每年春节门上贴副对联,至于更高的文化追求,就不敢奢望了。”看到此种情景,秦力想到了咸阳市楹联、书法、美术等协会的会员们,何不动员他们来个“文化惠民下乡”活动,为方庄村群众义写楹联和书画作品呢?在秦力的联系和组织下,咸阳市楹联家协会、书法家协会、美术家协会的会员们为68户村民分别送上了68副楹联和68幅中堂,画作中更多体现了群众对乡村振兴和美好生活的憧憬。最后,由咸阳市文联筹措资金4万多元用于楹联的雕刻和书画作品的装裱,无偿捐赠给了村民。仔细浏览每家每户的楹联,可谓意蕴优雅、字迹遒劲、平仄相谐、流畅自然、个性鲜明、各有千秋。医生文东红家门头挂的是“妙手回春除百病仁心济世暖千家”;电焊工文军峰家门头的是“生意盈门凭焊技乡亲满口赞情真”;泥瓦匠文碎乾家门头的是“苦练绝活建起千家院勤劳致富迎来万户春”;音乐爱好者李斌家门头的是“乐奏八音声自远学攻六艺品为高”……既是文化的传承,又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但凡路过之人总会不由自主地驻足欣赏,好奇者还会把每家每户的楹联拍下来仔细欣赏。“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后续我们将有计划地分批次完成全村其他农户的‘楹联农家’‘翰墨农家’‘丹青农家’项目,全村户计划用5年时间全部完成,到年实现全村文化大发展,用文化留住乡村的‘根’。”秦力告诉记者。楹联进农户,祝福送到家。“现在方庄村和邻村的群众也知道了如何区分上下联,什么是仄起平收等楹联知识,常见的国画素材牡丹、葫芦、枇杷等都是什么寓意。”方庄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文景勃说,“这么好的传统文化回归农家,真是我们村的福气!下一步我们将努力打造咸阳市首个楹联文化村,让方庄村人实现物质和精神文明双丰收。”-09-:00:00:0本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