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武县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电商动态县长来了两当特色农产品搭上 [复制链接]

1#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里医院疗效最好 http://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你们找梁老?他一大早就来我们这了,这会应该在试验田里忙呢。”在长武县旱作小麦育种实验中心,得知要来采访梁增基,助手慕芳指着试验田西头的塑料大棚说。

“你们好,这是我们昨天才搭建好的温棚,里面放的都是盆栽新品种,刚出实验室,目前看来,棚内温度控制得还算不错,有利于麦苗生长。”看到有人来,梁增基放下手中的麦苗,打了一声招呼,简单地介绍了手中的工作。

此时,记者眼前的梁增基,俨然一副关中老农的形象。花白的头发,黝黑的皮肤,布满额头的皱纹,长满老茧的双手,一身普通的深色衣服……如果不是从照片上见过,很难将眼前这名朴实的老人与享誉全国的小麦育种专家画上等号。

一个决定成为一生承诺

年,高中毕业的梁增基,报考了当时的西北农学院。

年大学毕业后,听从*的号召“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梁增基踌躇满志,来到陕甘边境的长武县农技站。谁曾想,恰恰是这个决定,让他在西北旱原一待就是57个年头。

“上世纪六十年代,仅西北农大分到长武农技站18人,分到农业系统25人,后来都走了,最后就剩下了我一人。”梁增基说,那时的长武生产生活环境特别艰苦,光坐卡车从咸阳到长武都得一天的时间,很少有人愿意留在这里。

在梁增基的记忆中,50多年前的长武,大部分的山是光秃禿的,群众要做饭没有煤,就连树根草根都挖来做柴火用;耕地是用毛驴拉犁,几千年耕深三寸,三寸以下是长期形成坚硬的犁底层,水渗不下去,雨水都流光了。

当时的农业品种和种植技术十分落后,小麦不仅低产,还有发生冻害、锈病、干旱等严重灾害,虽然60%耕地种的是小麦,20%种的高粱,但人们吃的大多是高粱。

年早春,长武发生了“地油子”冻害,麦子地面叶片全被冻成水漫状。县委书记领着梁增基这个初来的大学生去检查,书记问,有什么办法?他说,只能培育抗冻品种。书记说“远水不解近渴”,这让他很尴尬。

当时没有化肥,确实没有别的办法。

当年,梁增基从北京引来“华北”“石家庄”两个小麦品种,年大田再次发生“根拔”性冻害,48%的麦子被冻死,而引进的两个品种则丝毫无损。年春,农技站开始研究推广这一品种的小麦,可推广会刚结束,锈病大爆发,麦子长得好好的,收获却成一包灰,千粒重只有67克,亩产20公斤。

引进的品种受到了群众质疑,这让梁增基备受打击。由于当年生产的麦子,只有皮,没有面粉,雨多还发霉,吃起来又黑又苦又黏,他整整吃了一年。

挫折没有难住梁增基,他认为,朴实的长武人民需要他这样的农业人来改变现状,而且育种工作一个人就能干,干好了,就能造福一方人民。

凭着一股子劲儿,他把宿舍当成实验室,把种子摆上桌子,把麦穗挂上房梁,从选材、杂交、观察啊、收获、脱粒、择种,凡事亲力亲为、一个不落。

年,经过上万次的试验,梁增基培育的条锈免疫、抗冻、抗旱、丰产的小麦品种“”和“”终于成功,并作为主栽品种在咸阳北部、平凉地区和*陵、天水等地推广,累计万亩以上,长武小麦亩产首次跨越了公斤。

当时有人说,大的科研单位都没培育出来的好品种,一个小小的县城农技站却搞出来了,这是个奇迹!

当梁增基的抗锈品种小麦在渭北大面积推广,形成一个“锈病隔离带”,阻隔锈病南北气流传播时,杨凌一名小麦锈病育种专家说:“梁增基最大的贡献,是把锈病挡在了西北”。

长武的群众见到梁增基,举起大拇指说:“哎呀,老梁,你搞的品种长得像豆豆,我从来没见过,太好了!”“老梁,你给我们解决了吃饭冋题,太感谢你了!”这些话既让人感到亲切,又令人鼓舞,更加增强了梁增基留下来的决心。

艰苦奋斗培育丰收之种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开始,长武县**领导带领群众开展轰轰烈烈的农业学大寨活动,平整土地、植树造林,梁增基跟学大寨同步,一心一意搞起了小麦育种。

到八十年代,全县土壤逐渐熟化,防住了水土流失,加上拖拉机深翻和化肥推广,生产条件大为改观,为农业的丰产奠定了基础。

开始育种时,为了解当地的生产情况、栽培制度和品种要求,梁增基骑着自行车跑遍了长武的山山水水。有时会遇到狼,有时候半路倾盆大雨,淋得像落汤鸡。遇到严冬,还要到饲养室跟饲养员同睡,两人就靠盖12米宽的羊毛毡在土炕睡觉,滚烫的土炕让他的肩胛骨像烤干了一样,痛了十多年。

那个时候,一顶草帽、一辆自行车、一双布鞋、一个黑皮包是梁增基的“标配”。几乎每天,梁增基都是骑上自行车在试验田和农田间来回奔走,遇到农忙季节,他一头扎进了麦田。

“冬天骑车遇地表消冻,就得用肩扛着自行车走,一走就是好几里路,很辛苦。”梁增基说。

育种过程中,梁增基从未有畏难情绪。在荒凉的*土高原上,没有技术和资源基础,没有资金,没有助手,梁增基写申请从农场借来两亩地,作为试验田;写信从各大科研单位要到了多个品种小麦种子,把这些种子种在地里,通过对比观察,摸索其中的生态表现和育种方法,确定育种目标,有了方向再坚持到底。没有资金劳力就自己动手,划行播种,用洗衣服的棒槌棒打脱粒,自糊信封标签等等。

继“”“”小麦品种之后,年,同样条锈免疫更丰产的“秦麦四号”培育成功,让长武小麦再次跨越了亩产公斤大关。推广后期覆盖整个咸阳北部,陕甘6个地市,年种植面积万亩,累计万亩以上,成为渭北和甘肃旱地小麦种植面积最大的品种,“秦麦四号”也因此获得了农业科技进步三等奖。

当时,中央广播电台报道:“秦麦四号”是全国获此荣誉的唯一县级单位项目。

育种工作虽然有了成效,但梁增基却并不满足已有的成绩。

年,梁增基曾询问过一名农业专家,能否育成既抗旱又抗涝还高产的品种?回答是否定的:抗旱与抗涝是不可克服的矛盾。梁增基决意攻克这个难题。

为了尽快出成果,梁增基做了多个杂交组合,重点选用国外性能优良的矮秆品种同国内的抗旱品种和优质丰产品种复合杂交。他整天钻在地里,仔细观察杂种后代对旱、涝反应的敏感性。

年,旱塬第一个半矮秆高产、抗旱、抗涝品种“长武”选育成功,不仅抗锈病,抗倒伏,亩产还达到公斤。经过省级鉴定推广,90年代年种植面积超过万亩,累计万亩。

“长武”从年审定推广以来,每年都有大量亩产公斤以上的田块,接近关中水浇地水平。年中科院西北水保所在长武王东试验区种植的亩旱作小麦,平均亩产.3公斤。

“”“”“秦麦四号”“长武”四个品种的小麦,改变了高塬旱区的生产面貌和生产观念,小麦由低产作物变成了高产作物,也带动了几个新的育种单位的成立。

少年迟暮初心永远不变

育种工作的开展,离不开各类实验仪器的支撑,离不开试验田的实践,更离不开几十年如一日的初心。

一开始,梁增基的育种工作是在农场借地开展的,随着育种工作的不断深入,原有的场地已经无法满足工作需求。

年,长武县专门划拨土地和钱款,为梁增基建设了旱作小麦育种实验中心,随后的几年里,相应的配套设施也得到了逐步完善,实验基地已完全达到科研单位的水平,还增加了单倍体育种的设备和课题。从此,梁增基的育种事业更如虎添翼,育种工作进入到了新的阶段。

继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育成的抗旱高产的“长武”后,九十年代育成多抗高产的“长武”,0年后,育成亩产千斤水平的“长旱58”“长航一号”。

梁增基说,培育一个小麦品种,从实验室到试验田,成功后再到大田推广,中间一般需要18年左右的时间,很少有人能够忍受长时间枯燥和乏味的育种工作,同样的,如果坚持下来了,就会积累到丰富的经验。

*矮病是小麦减产的重要元凶之一,梁增基非常清楚。因此,他另辟蹊径,通过几十年在田间的观察,总结出蚜虫的繁殖规律和繁殖季节,再结合气候变化,提出了调节小麦播种时间的方法,通过提前避开蚜虫大量繁殖的季节,最大限度减少*矮病发作。

方法简单,一目了然,但收到的效果确实立竿见影,作用巨大。

一个又一个的小麦品种,不但克服了严重的锈病、冻害、倒伏、旱涝等灾害,还克服了严重的病*病,实现了丰产增收。目前,长武县小麦亩产已由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十年平均61.1公斤,提高到-年八年平均.8公斤,比50年前提高4.38倍,最高亩产达到.5公斤。

“我们新的优质麦即将培育成功,这个品种不仅具备许多抗病害等优秀特性之外,还兼具更加优秀的营养价值,将有效减少国家进口优质麦花费的外汇,能促进食品工业的发展。”梁增基说。

今年,梁增基已经是84岁高龄,虽然已经退休10多年了,但他退而不休,一有空就钻进育种基地,为育种事业而忙碌。

梁增基的愿望是,既要建设一个优质品牌的育种事业,还要在艰苦奋斗、勤俭办事业、为国为民多出力出大力等爱国奉献精神上,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带领育种团队,为小麦育种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现在我的腿脚还方便,育种的工作还能干,我将一直干到不能动弹为止。”梁增基说。

来源:咸阳日报

投稿方式:

加QQ直接聊,也可发至这个QQ邮箱。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