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藏胞家里做客剡五姓年,19岁的我从甘肃省畜牧学校毕业,捧着甘肃省农垦局的派遣工作介绍信,和七八个同学一起乘坐在拖拉机驾驶员旁边的护泥板上,饱尝河水、泥土和风尘的洗礼,经过一百多里路的颠簸,到达国营加尕滩农牧场,做了一名农场兽医支边青年,做疫病的防预和治疗工作,一干就是三年。在医疗条件相对落后的牧区及半农半牧区,疫病的防预和治疗工作更能显其重要性。医疗工作者包括医生和兽医在藏族同胞眼里享有受尊敬的特殊地位,这是藏胞切身利益使然。我做为一名农场兽医,也受到这种崇高的礼遇,印象最深者有两次。娄来堡(汉语谐音)生产大队所属几个小队多和加尕滩农场相毗邻,我受乡兽医站委托,曾到该大队为牲畜打过防疫针,看病出过诊。*支部书记叫尕达木加,一条壮实的藏族汉子,他皮肤白皙,不像一般藏民黑里透红。他民族学院毕业,说得一口流利的普通话,留给人的印象是朴实诚恳。李自新和他是好朋友,经常往来。一天,老李邀我去娄来堡,说是受尕达木加之托,请我到他家去做客。我听了很高兴,欣然答应。想借此交个藏族朋友,顺便体验下藏民的生活。到娄来堡只几里路,我和老李边聊边走着。村口不远处,有座水磨坊正在吱吱呀呀地磨着面。甘南的水磨坊不少,我只是远处看过。到近前去看,怎么磨面还真没见过,想一堵为快。经老李同意,我们走进磨坊里。水磨不同于一般的石磨子,磨盘很大,上面的磨盘是固定着悬在半空里,下磨盘由简单的木水轮机械带动着旋转,转速相当快。炒熟了的青稞只一遍,磨下来便成了雪白的细面粉,用手摸比过锣的面粉还细。这种面粉藏民就叫“糌粑”,是他们的五谷中的主食。我还真佩服藏胞,很早就掌握了这种利用水力资源为生活和生产服务的智慧。主人对我们的造访很高兴,点头哈腰地把我们恭让进家门。他家的住房,是依山坡地势而建的两层木质楼房。上层几间专供住人,下层做牲畜圈和仓库用,楼前面围起个大园子是圈牲畜栏兼运动场。这是农牧区藏民住所最常见的格局。当然还有经济条件差些的只建一层的土平房。房前带畜圈的建筑。公社化以后,牲畜入了公社,楼下和畜圈都空着。楼是木质结构,整体很结实,上层房的做工设置很精细,装修相当讲究,格子门格子窗,窗扇分内外两层,内层糊上白纸透光很好,可启闭,外层也是可以启闭的木板窗扇门。房子内壁用木板镶着,装有大小高低不同的壁橱,厨门扇上雕花着彩非常漂亮,抽斗和扇门上的拉环都是铜质,设计得体实用。尕达木加有着同汉民一样的卧室床铺和被褥,这是不同于一般藏民家庭的设备。我和老李受到了贵客般的欢迎和礼遇。礼让寒喧过后,大家坐在席地而铺的栽绒马褥上,主客分成两边,中间放一矮脚炕桌,上面摆放各种食品和奶茶。他们家火炉锅和壶都是铜制的,火炉里烧着自制的饼状干牛粪。吃的东西品种繁多。尕达木加还特为我和老李准备了筷子。我跟着他他们品尝了酥油奶茶喝了酸奶子,吃了手抓羊肉,腊牛肉,酥油炸果子和珊子、香肠、羊肉包子等藏族的美味佳肴,还喝了醇香浓郁的青稞酒。在整个吃喝过程中,尕达木加的妹妹,一个长着长睫毛大眼睛的青春期姑娘,一直跪在旁边,接吃送喝倒茶看酒殷勤地侍候着。我学着用手抓着吃东西,在拿小饭碗拌糌粑时,动作拙笨又波又洒,惹得那位藏族小姐窃笑不已,我脸红了。手抓羊肉没有煮烂,凭我的牙要咬碎嚼烂真有些力不从心,尕书记(算是尊称吧)看出了事情的究竟,忙道歉说:“不好意思,让你为难了。这肉对你们来说是煮的不烂,可对我们藏民还嫌煮的太过。到牧区会常遇到半生不熟或生肉,所以你要锻炼牙齿,以适应这里的现实情况。”我摇头表示对锻炼牙齿不解。他接着说:“其实锻炼的方法很简单,你可以找块松,有空就含到嘴里不断咀嚼,时间一长可使你的牙根座实,咬合有力。这么做还有另外一个好处,就是让你牙齿变的白皙光洁漂亮。你可能也注意到了,我们藏民虽脸黑但牙齿却很白。我们的孩子从小就养成咬松的习惯,目的是为锻炼牙齿。我们有吃生肉的习惯,从深秋到初春这段时间里,差不多每家门上都挂上生羊肉,上边插上一把刀,出进门时可随意割块嚼着吃。”他一说,我倒想起常见藏民小孩,平时嘴里老像咬一种什么东西,嚼得口水直流,原来是嚼松。我也见过藏民拿刀割着吃门上挂的生肉,他们倒是吃得津津有味,还给过我一块,我下决心放到口里嚼,倒没恶心呕吐,就是怎么也咬不动。尕书记说话的兴趣很浓,借酒兴更是滔滔不绝:“我们藏族是一个纯厚善良的民族,很讲道德和诚信,反对欺诈。凡答应别人的事情比自己的还重视,再困难,都要想法设法完成承诺。约定的事,即使遇到天气打雷下大雨,刮风降雪都要一定如期赴约。藏族人性格直爽,不喜欢拐弯抹角,爱憎分明,疾恶如仇。对别人的好处铭记在心并伺机报答,感恩戴德记你一辈子,认为你是好人;如果对你落个不好的印象,要他改变初衷说你好,也比较难。打了骂了仍会和好如初继续往来;如果你骗了他,会马上和你断交。”他歇口气呷了一口茶,继续道:“藏民和汉民都信佛,我们信仰基本一致,理念和道德标准也相仿,讲因果报应和重修来世,两个民族文化交流早,通婚时间早,和睦相处经得起时间考验。你们知道这个民族缺点不?”他似问又答地仍接着说:“这个民族诚朴老实,文化落后,一直是愚昧状态,宗教统治者利用这点统治和压迫我们,国内外反动派又利用这些,对统治者发号施令达到他们反革命目的,所以才有了西藏达赖集团的反革命暴乱和甘南的叛乱。他们利用民族在科技知识的落后和愚昧,散布说电线杆上的瓷瓶研末口服,可治肚子疼病,让很多人信以为真。一时间里大家都去打瓷瓶收藏,使电线遭破坏,电讯不通,达到了他们破坏通讯设施的反动目的。类似的愚蠢事还不少。另有一件蠢事更使人哭笑不得,讲出来也不怕你们笑话,一些妇女以患上性病为光荣,因为这能证明她长得漂亮,有很多的男人在爱她。”说着他把目光对准了我,“这地方的性病很流行,你在藏区下乡回单位后,一定要清*衣服,谨防染病。”我点头表示感谢。他介绍了自己的妹妹,说她聪明好学,经他培养已有些汉语基础,准备送她去民族学院学习。自己喜欢汉文化,将来有机会,给她找个汉族女婿,我跟着老李附和说,这样很好。酒足饭饱,我们将辞行上路,对他的热情款待再三表示感谢,尕书记握住我的手说:“听老李说你人不错,今日眼见为实,我很高兴,咱们交个朋友行吗?”我说:“不敢高攀。”“是嫌弃吧?”“那是那里,是求之不得。”说笑着我俩行拥护礼……送出村口一段路后,“希望常来寒舍!”尕达木加用这句话和我们挥手告别。回家路上,老李突然问我,“你看尕书记的妹妹人怎么样?”我一惊,“什么意思?”他说:“尕达木加想把妹妹嫁给汉人,托我保媒,我看你就是合适人选。我告诉你,娶个藏民媳妇,男人就幸福死啦。你看吧,家里所有重活如背水、种地、放牧牲畜、挤奶、做牛粪饼等都让女人干了,还不算妇女的本职做好家务,做饭、带孩子等琐碎活。男人吊儿郎当,骑上马到处游逛。只可惜呀!我来藏区晚了,有了你嫂子占着位。不然的话,我一定娶个藏民女子做老婆享尽清福。好好想想吧,千万别辜负我的好意。”“我也很遗憾,已有了未婚妻。”我笑着回答。他很不以为然的说:“是那个跟你信来信往的女同学吧,我看你就断了那个念头吧,那只能是花前月下的事,女人家水性杨花,看你现在的*地方谁愿意嫁到这里来。还是找个土生土长能跟你过日子的实在。你看,尕书记的妹子长得多好多出众,将来民院一毕业,响当当地国家干部多齐整,组个小家庭让人想着都羡慕。反正我已答应了尕书记,今天领你去让人家验货色。”我认真起来了说:“这个笑话开大了吧!”“笑话,哪来那么多笑话?”他板起脸一本正经地说:“我几时跟你开过玩笑,你莫看人家今天招待你的场面,是不一般吧!你知道他妹妹为什么跪在跟前陪你到底,那是人家在相妹夫看女婿。尕达木加讲了,他们藏民讲诚信,咱们汉民也不能失信丢人。”我被他说的一头雾水,急忙说:“你为什么不早说?”“现在说也是一样吗!”“早说,我不会去。”我语气坚定,“不会去,怎么到人家里去啦,去了就表示同意。”“是你叫去的!”“对,是我叫你去相亲。”“我不同意!”我声气斩钉截铁。“不同意,要你去给尕达木加当面说。”“我不去!”“不去,那你说咋办?”“解铃还须系铃人,放心吧,有人会去办!”我哈哈笑起来,他也跟着笑了,说:“好小子还有辩才,不过话说回来,我觉得这是一桩不错亲事,希望你认真地考虑。”几日后,他还真的问及此事,我笑着只摇了摇头。另外一次他又邀我去娄来堡,我再没去过。一个小队的牦牛难产请我出诊,手术结束后,翻译告诉我,明天是藏民的一个节日,他们想让我留下参加他们的节日,真实目的是想借机会招待我。我觉着是个开眼界的机会,就留下有幸目睹了他们为节日庆典准备过程中杀牲和贡用食品的制作。他们宰羊不同于我们,不用刀宰而是用一根皮条绳,一端系上一个小木棒,绳从羊嘴里穿过,让木棒横置嘴的一边,拉紧皮绳在嘴鼻外面绕几圈扎捆拴在木棒上,使羊窒息死亡。这时羊体因憋气而变得圆鼓鼓,会便于剥皮操作。用刀从羊胸腹部中线剖开皮肤,再划破四肢内侧的皮,一手扯皮,一物握拳依肌肉下压撕皮,只几下羊皮便被剥离。再用刀割开胸腹结合处(剑状软骨部),一手从刀口插入,捅破横膈膜进到胸腔,戳裂心脏,让全身血回流到胸腔里,再倒出来(相当于体处放血),然后剖开腹部,摘出心、肺、肝、脾等内脏及胃和肠管。再割头取蹄,剩下胴体挂起来。整个过程只用十几分钟就完成,其熟练的程度让人惊叹!羊肠的清洗衣方法,不像我们先把肠子翻个过,倒出粪便,而是直接向肠内灌上热水,吹上气,让肠子鼓起来,摇晃、倒出……就这样一段又一段地反复多次的冲洗,就把肠内洗净。说着慢,但他们做起非常快。做香肠时,将肠端开口扎紧,把切好的肉加调料调成的肉馅往里塞,在填塞过程完后,羊肠自然翻个过,肠面在外,上锅蒸熟即可。他们做的油果子、馓子、油饼,是用酥油合面,清油炸成,所以香酥可口。第二天祭礼完毕后,队长和几个社员陪同我共进宴席,分享了手抓羊肉、血肠,肉包子及油炸馓子,果子等美味食品,饮了酥油茶,喝了青稞酒。席间一切按藏民礼仪进行,队长还即兴唱了“祝酒歌”。这是一次很高的礼遇。吉卯是这个队的一个女社员,四十多岁,丈夫亡故,家里只有她和婆婆及一个十多岁的男孩。她精明能干,会说一点汉语,加上手势的比划,勉强可作简单的汉语交流。每次我到她们队出诊,队长多派饭到她家吃,家里虽然是简单的土屋,家具也不多,却收拾得很干净整洁。她热情好客,讲礼貌懂礼节,每次去,都很敬重倾其家用盛情款待,令我感动。一次,我把一本塑面日记本忘在了她家。第二次去时,她慎重地由锁着的抽斗里取出还给我,还要我当面点清里面夹放的钱和粮票。我感激之余,想起尕达木加说过的话:在藏民家里存放东西,比保险柜还要安全保险。在场里我没有箱柜,全部的衣服和物品装在一个提包里,装不下的就打包放在床头做枕头,或压在褥子下铺着。场里要补修漏水的棚屋,我得暂时搬到畜牧连睡大铺,考虑到衣物不好存放,就打成一个包送到吉卯家去。对于我的信任,吉卯她特别高兴,欣然地接受了。往后,我索性就长期寄存她家保管。每次取东西,我都看到她把包从柜子里小心取出,罢了又小心地放入加上锁的情景时,心灵被她的忠诚所震撼。为表示感谢,一次去她家时,我给老人买了一斤饼干,给孩子买了些水果糖,这使她很感动,就把一个小瓷碗要送给我。这碗是我一次在她家吃饭时,发现婉的底坐下有“大清乾隆年制”的字样,觉着这是个古董,有收藏的价值,就竖起大拇指表示这碗好,要好好保护。她记下了我看重这只婉,所以这回特地把它赠给我,我再三推辞,她说我不收,就把我的东西拿回去,我知道这是她的一片诚意,只好收下。准备以后用适当的东西回报,因为回原籍的事出突然,我没来得及做到,留下深深的遗憾。我和藏族同胞的接触和交往,虽然是有限的、短暂的,但她们忠厚、纯朴、诚信、勤劳的品质给我留下深刻难忘的印象。多少年过去了,一切恍惚如昨日!别了甘南!别了加尕滩农场!我会永远想着那里的蓝天、白云和净土,记住那里的一切。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